Monday, December 31, 2007

回顾我的2007

很怕写这样总结性的东西,毕竟浑浑噩噩的一年,收获甚少,年底捡来,羞愧难当,让自己颇有浪费光阴的罪恶感。

美国的生活轻松而贫乏,日子懒洋洋地晒着,一天天过去。人只要放纵起来,就渐渐失去了斗志,而向我这样的人,本来就意志薄弱,知难而退,当慵懒成为习惯,竟然改都改不掉了。

细数一年,最大的收获是即将迎来一个新生命,本以为在年底可以圆满地完成,谁知道小家伙赖在肚子里就是不肯出来,只好把这么大的一件事情拖到明年去了。怀孕是喜悦加艰辛的,生产是痛并快乐着,抚养则是99%的意志与耐心再加1%的运气。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是个好妈妈,但尽力而为,尽到责任,我想也算可以打个及格了。

因为怀孕,提前结束了在美国打黑工的生活。虽说做着蓝领工人的活计,有时想想心有不甘,但是,如果不是在这里,也许我这辈子都不会体会这样的生活,不会对这个社会有深一步的了解;不会接触到更多的人,交上更多的朋友,也看到一些人丑恶的一面,与更多的人生百态。生命是一种体验,层次越多,经历越丰富,也就越能感觉细腻。

在家里悠闲的日子,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口腹之欲,烹饪水平大大提高,相信了人的很多天赋其实是后天培养出来的。

接近年末,老公创建了“亿年书海”,我成为了网站的积极支持与工作者。虽然人气不是很高,但细水长流,相信终有一天,越来越多的人会从中受益。当然,最先受益的人就是我们,因为,我们上书的同时也在拼命地看书,呵呵,书海无涯,读起来却也有趣得紧。

2007年就这样过去了,有遗憾,有收获,有失望,也有希望。生活也许就是这样,平平淡淡的,有时会划过痕迹,有时却什么都没留下。如果心灵能够获得平静,也算是最大的幸福吧。

怀孕日记(二十一)- 看来是个懒儿子

昨天晚上,妈妈感觉到了几次比较频繁的宫缩,而且伴有轻微的疼痛,心下大喜,以为宝宝要发动了。结果去了趟洗手间后,一切恢复了平静,想在07年底把儿子生出来的希望也破灭了。

这懒儿子赖在妈妈肚子里不出来,我们这一年的税也没指望能退回来,真是不替爸妈省钱!既然这样,我们也就少给你买玩具了,谁让你这么不听话呢?好在你爸爸的奖学金也不多,交不了几个税,不然我们亏大了!

昨天妈妈吃了莲须根炖鸡蛋催生,今天爬了十分钟楼梯就双腿酸软了,这么折腾你难道还在肚子里待得下去,真是服了你。希望你生出来后也继续发扬好吃贪睡的“优良”作风,让我们全家人都能轻松点吧。

Saturday, December 29, 2007

怀孕日记(二十)- 生也急,不生也急

别人都说,儿子会早出来,还在怀孕五个月的时候,我看着肚皮速度膨胀超过同期的孕妈妈的时候就坚信,宝宝一定也会早早地往外爬。可如今,明天就39周了,宝宝还待在里面稳稳当当的。因为miss了这周的检查,到底他现在多重,有没有完全入盆则是全然不知。医院又拒绝给妈妈安排检查,从上次检查到下次检查,中间竟然要隔十六天之久,想想美国医院有的时候真的是不重视生孩子。亦或说,俺们没有买上超贵的保险,所以只能享受这样的待遇?nnd,从这点上看,国内医院还表现得有良心一点。现在只能靠宝宝的爸爸一日三次的耳听胎心的办法来确保宝宝平安无事。这可苦了宝宝爸爸,要是找的位置好,一下就听到了;倘若宝宝挪动了身体,宝宝爸爸则俯耳到处搜寻,还得在妈妈叽里咕噜乱叫的肚子中分辨宝宝那细微的心跳,一旦听不到的话,妈妈可就急得不行,张罗着要call医院了。

妈妈请求ob给我做孕末期的b超也被拒绝了。打电话问妈妈的舅妈,她是国内妇产科医生,她说孕末期的b超是应该做的,判断孩子大小跟位置,以及评估母亲的骨盆状况。ob不同意给做,想着都极不舒服。也可能是妈妈多心了,但是哪个初为人母的人不是这样呢?

宝宝这阵子在肚子里倒是动得比较凶,应该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增长,这从他在肚子里拱来拱去的感觉可以判断出来,好像已经不能待在狭小的子宫里了。妈妈的肚皮也越来越紧,真害怕最后晚节不保,生了难看的妊娠纹出来,结果妈妈的大姨说,她是生完孩子,皮肤收缩后长了妊娠吻,妈妈当即倒。

为了让宝宝早日出来,现在妈妈每天早上走两小时,结果回到家累得要死,腿都挪不动了。又向舅妈咨询,她说早出来比晚出来要好些,让妈妈多刺激乳头,可以引发宫缩,但是试了试,好像没多大用处。今天经人指点,要爬楼梯,打算明天开始尝试了。

真是生也着急,不生也着急!

Monday, December 24, 2007

怀孕日记(十九)-show一个全家福



不知道啥时就进医院了,今天抓紧时间拍一张,肚皮一见到阳光,宝宝就踢一踢,感情眼睛真的能感光了。

Wednesday, December 19, 2007

怀孕日记(18)- 盼望着,盼望着

等待的心情是复杂而又甜蜜的。

37周过去了,宝宝已经足月,随时都可能发起冲破温暖子宫的行动。妈妈除了静静地期待与默默的祝福,好像什么劲也使不上了。

你的每一件衣服,被子,围兜都是妈妈亲手给你洗的;你的爸爸已经把car seat给你装好,调整了你的crib;一些阿姨也给你送了尿布跟其它用品;你的奶奶已经成功登陆美国,带了她跟你外婆的心意⋯⋯,这所有的一切都为你的到来而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你应该好幸福啊!

妈妈晚上开始做了生产的恶梦,这对于每一个第一次即将成为妈妈的人来说大概都是必经的吧。妈妈也会恐惧,害怕生产的艰辛与痛苦,但是打心眼里又盼望着你快点出来,好让我们看看你究竟长得什么样子。

就这样盼望着,盼望着,像小鸟盼望着春天的来临;小溪盼望着夏天的雨水;农民盼望着秋天的收获;孩子们盼望着圣诞的欢愉。

我们盼望着你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迈入这个世界。

Wednesday, December 12, 2007

看大长今后遗症外加芝麻威化餅

这两天看《大长今》看得津津有味,每天被那美食折磨得口水直流。昨晚突做一梦,自己成了一美食大赛的评委,乖乖的,一场比赛下来,竟有八十道菜需要品评,直吃得我是满口流油,肚涨难忍。想想这八十道菜,即便每样只尝上一口,肚子也撑不下了。突又觉得肚子憋胀,一下醒来,原来被尿给憋起来了。nnd,梦里只尝了五十样,还有三十盘都没尝呢,大呼亏了亏了,好容易意淫一次,还愣是被打断了。

补个饼干吧,解解谗。

芝麻威化餅

材料:

芝麻1/2杯、一般麵粉1杯、B.P. 1/4茶匙、軟化無鹽奶油8匙(就是一条)、紅糖2/3杯、蛋1個(大的)、香草精1茶匙

做法:

1 中火炒芝麻,炒至金黃色
2 面粉过筛
3 將奶油和紅糖搅匀
4 加入蛋和香草精,搅匀
5 加入粉类,拌勻並加入芝麻
6 用汤勺舀一勺,放入烤盘,轻压成饼干状。165度,烤約15-20分钟,冷卻1分钟,再移至网架冷却。

做法简单,因为烤的时候,饼干延展性很好,所以外形不是很漂亮,但是真的是酥脆鲜香。

Movie List(83)——铁三角

徐克、林岭东、杜琪峰联合导演的名头到是颇有几分大,常言到“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不想这三个诸葛亮,却合成了一个臭皮匠。这个评价也许比较苛刻,我是针对这三个导演单独执导的影片来说的,没有超越,只能批评他们了。没有了徐克的大气,少了杜琪峰的冷峻睿智,只有那段荒原乱战还找得出一些杜琪峰的影子,但那放枪的幼稚编剧,让这段大打折扣。

不过比起那《天堂口》来,《铁三角》还算是不错的了。

看惯了的也有不同

每天从卧室的窗户望出去,乱糟糟的屋檐,参差起伏,完全没有赏心悦目的感觉。

不过天天摆在眼前,不想看也还是会看到。奇怪的是这天天看惯了的东西,突然某一天,在某个情境下,就不同了。

早上开窗户的时候,乌云滚滚从天边涌来,暗沉之下屋檐之上光亮一道,枯叶浮落于屋檐之上,于清冷的冬日,更是萧瑟了。

随手拿起桌上的傻瓜相机,咔嚓了一下,可惜没有Herbert yang的莱卡广角,只好自己裁剪裁剪了。

Monday, December 3, 2007

拥有ice cream cake的生日

怀孕以后,身体跟吹起来的气球一样,哧哧地往上长。Paul天天在耳边叨念,要注意控制自己的口腹之欲,我只好每每流连于ice cream的店边,咽咽口水,转身离去。

俗话说机遇只光临有准备的人。呵呵,生日那天,当Paul问我要什么蛋糕时,我斩钉截铁,连思索都没思索地说:“ice cream cake!"我已经再也不能忍受了!只有这个机会我才可以名正言顺地慰劳一下我那饥渴的肠胃,被每日规定的食物折磨的脆弱心灵,要知道吃得心安理得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

没有吃完所有的蛋糕,还要留着点,在以后的日子慢慢享受。每次吃上一小块,就琢磨着出了月子一定要买上它几大盒,呵呵,让BB看着我吃,谗死他!

Sunday, December 2, 2007

怀孕日记(十七)-小子,你下了重手啊!

宝宝,估计你现在长了肌肉,强了筋骨,开始越来越肆无忌惮了。

有晚,你居然对妈妈下了重手,一脚踹出去,妈妈用手摸肚皮都能摸出你的小脚丫。你是发脾气了?这么用力干什么,好像要把妈妈肚皮都踢破了,你不知道这样很痛吗?

不过你要是真有那么本事,等妈妈生你的时候最好你自己爬出来,给妈妈省省劲。

今年第一场雪

今年第一场雪来得好迟啊!

细细簌簌的,积不起来,反而把天降得沉沉的,让人好没心情。

Thursday, November 29, 2007

琥珀核桃

最近肚子里的谗虫直翻腾,想到宝宝出世后,就再也没时间做零食了,赶紧趁这功夫,满足一下口腹之欲。

cosco买的核桃,光烤着吃,苦了吧唧的,真不是享受,改做琥珀核桃好了。

做法:

1、用80度的水泡核桃仁十分钟左右,拨掉核桃仁的外衣。(这工作太恐怖,拨到手抽
经)
2、锅上放水烧开,加少许苏打(去核桃的涩味),放入核桃煮五分钟左右。
3、把核桃捞出,沥干水分。
4、锅里加少许水(千万不要加多了)烧开,放少许盐,把核桃仁放入,加少许油,加
白糖(量足点),先用中火,再
用小火把水分炒干。
5、把核桃倒出来。
6、锅里放油(多放),开小火,把核桃放入炸酥,当颜色转为琥珀色的时候捞出来。
7、撒上芝麻,拌匀既可。



这是刚挂了糖的



最后成品,光想着琥珀色了,一下子炸焦了,有点郁闷。

Wednesday, November 21, 2007

怀孕日记(十六)-potato鼻子

没怀孕前,妈妈就听说,怀了女宝宝的妈妈会变得越来越漂亮,皮肤好,头发好,整个人精神焕发;而怀了男宝宝的妈妈则走向另一个极端,皮肤变差,色斑直往脸上爬,妊娠纹也要黑的多,最让每个爱美的妈妈不能忍受的是,鼻孔开始向外扩张,变成名副其实的potato鼻子,要是鼻尖再发红胀大,用tomato来形容也不为过。

妈妈洋洋得意了好久,因为妈妈的皮肤一直都还不错,脸上也没有出现恼人的黑斑,除了肚子上长黑毛外,一切几乎都没改变。正美得不得了,突然发现,鼻子正在日新月异地向外扩张,俨然成了potato。望着镜子里的尊容,连门都不想出了。

我可怜的potato鼻子!不知道你出生后是不是能恢复啊!

上菜了—

无锡排骨

材料:猪排1斤、姜片1大片拍松、葱断适量、八角2粒、桂皮1块

做法:
1。(1) 排骨洗净切段,放入锅中加有姜片和酒的开水中烧开汆烫3分钟捞出,用清水洗净;
2。下锅炸黄,捞起,再炸;
3。炒锅放葱姜蒜略煸,下排骨同炒,然后加入浸过面的水、香料、老抽3匙、味精、片糖1条(或砂糖)、酒1匙、镇江醋2-3匙,烧开后改小火。(我没放醋,放了点番茄酱)
4。慢火熬40分钟左右,待汁液浓稠肉质松软熄火。



炒毛豆

以前上学时,夏天大排挡的常菜,好吃啊!

材料:毛豆一磅,葱、姜、蒜、红辣椒、老抽、生抽、糖、香油适量

做法:
1。毛豆洗静,剪去两头(好入味)
2。放开水中汆烫3分钟捞出
3。炒锅下油,下葱、姜、蒜、红辣椒煸香,(蒜要多才好吃)下毛豆,加老抽生抽(或者酱油膏)糖
4。炒熟,淋香油起锅。


烤玉米:

玉米斩块,抹黄油,用锡纸包好,放烤箱450f,烤约四十分钟。

Monday, November 19, 2007

Movie List(82)——密阳vs浮生

密阳

李沧东的作品,全度妍也凭此片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密阳应该是一部让人感觉残酷绝望的电影。夫亡子死,连上帝都在欺骗这个女人,到哪里可以寻求解脱呢?

影片的前半部分,节奏缓慢,让我一度怀疑这是不是李沧东的作品,如果就这么进行下去,我觉得这部电影也不过是平平之作。接着儿子惨遭不幸,给这个悲苦的女人遭受致命的打击,情节急转直下,戏剧冲突逐渐加强,这后半部分着实让观众大吃一惊。

其实李沧东本来就是作家出生,但是每次看他的电影,对这样大胆的编剧总让人耳目一新。这次也不例外,对宗教的怀疑应该算是本片后半部分的主题了。我们其实也得不到一个确定的答案,面对这样一个女人,什么可以让她解脱,找到平静呢?也许宋康昊饰演的修理店小老板才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吧。这个有点粗俗的市斤小人物是唯一的一个始终没有放弃过这个女人的人。看到这里,让人觉得很悲哀,本来就不是同一个层次上的人,但是也只有这样的一个人才能给这个女人带来一丝安慰,老天爷偏偏就是这样戏弄人的。

宋康昊的演技果然惊人,唯妙唯肖不带丝毫痕迹,细数中国的男演员,很难有可与其比肩的了。

韩国的电影近几年算是进步神速,尤其是编剧,让人觉得这个民族的创造力不可谓不强啊!这点,中国的导演似乎更加保守也表现得不够充分。

浮生



盛志民作品,监制陈果。

对于中国导演寻找普通人生活题材,体现时代背景的影片,我还是比较赞同的。一部电影如果不能表达导演想要说的话,表达导演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对人类的思考,我觉得意义就不大。这也是我不喜欢李安< 色戒>的一个原因,为了取巧而拍电影,实在不是一个让人欣赏的理由。

浮生选取了重庆这个相当有特色的中国城市,很可惜我没有去过。选取了一个平凡的家庭,两代人的故事。叙事手法很平实,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夸张情节,不过这样的影片在中国第六代导演身上早就用了很多,倒也不觉得如何了。

浮生给人的感觉是现实残酷但总还有温暖的,每个人做好自己的本份,平平淡淡,无愧于心,就算是圆满了。

比之密阳,浮生的可看性要小些,但还是有惊喜的。觉得这部片子里女主角小红的表演是最到位的。

Saturday, November 17, 2007

昨天,沮丧,欢乐

这个周日兴高采烈地去New Haven唯一的mall里逛。兴冲冲跑去,却发现大门紧锁,枉费了我在家精心打扮一番。仍不死心,mall是没的去了,不如去超市,真是邪了门,所有西人超市都关门,连最popular的加油站,也关门!求之而不能得,我快疯了!
计划好的事情全都泡汤,胸中一股怨气出不来,差点没憋死。突然想起来周日是easter节,nnd,咱国内啥节,商场都开门!paul说,今天就没办法了,你还是不要生气了,不如看樱花去吧?

路上到韩国超市碰运气,家里总不能断粮。呵呵,运气还真好,小小的韩国超市挤满了人,今天可是生意好。看见了传说中的木瓜,不便宜,整个回来,咱也丰丰胸。

步行去Wooster Square看樱花,谁说非要到Washington DC去看来着?


这是黑人区,有点萧条的样子,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事实如此,总觉得没有我们这边好,不过等Wooster Square转入眼里,感觉突然变了,漂亮的东西总是占便宜,正如美女容易受人青睐一样。

樱花全都怒放了,白灿灿,粉嘟嘟的。花还长得结实,虽有风过,少了落英缤纷的浪漫。钟声响起,悠悠的,很古旧的感觉。

开始的不悦,转瞬即逝。鸟儿在草地上啄虫子;松鼠也不甘寂寞,上蹿下跳,身姿灵敏,显然一个冬天把他们都饿瘦了,完全没有秋季里肚大腰圆的笨拙劲。最优雅的当属鸽子,真个是不怕人,自顾自地在草地上闲庭信步,还还咕咕个不停。

转到一雕塑处,居然写着Columbus,Paul说,哥伦布发现美洲时,最先登陆的地方就是New Haven!出乎我意料。哥伦布的塑像,手中握球,不知为何,难道全世界都喜欢顶球?

出了原子,看见很多人家种得花花草草都茁壮成长,郁金香也开了不少,想想我种的那几株,怎么就像营养不良,发育迟缓一样,好在邻居家的也没开,算是给我了心理安慰。

发现有柱子上挂着小玩偶,如果是bunny,倒是不难理解,可怎么还会有青蛙,真是奇了怪了。是不是各个民族风俗不同,反正都是要找动物的,兔子也好,青蛙也罢,都一样可爱。

哈哈,回到家,已经完全忘记刚开始的不快了。再看看我的郁金香,其实也长高了不少呢!





Monday, November 12, 2007

Movie List(81)——色戒

不喜欢这部电影,就写些废话吧。

首先,我们冤枉跑了很远的路赶去看这场电影;

其次,这电影的票价还真不低!

再次,我是越来越不能理解了,尽管我看的是完整版。

梁的演技没得说,不过露面机会太少;汤唯长得的确不够漂亮,尤其是眼睛跟脸型,不符合原著的形象,不过演技还算不错,较之之前大红大紫的巩俐、章子怡强出不少,不过整个电影象是她的个人秀了;王力宏在片里反而成了花瓶,因为他最帅,又最不会演。

个人更喜欢小说一点。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看了电影好几遍,还痛哭流涕的。我就一点共同感都找不到。

国内很多人把看不明白归结为没有了那三段床戏,其实我觉得有没有那三段都不是重要的,除非真让张爱玲说对了,“到女人心里的路通过阴道”,否则没有任何意义。

花了钱,觉得好可惜,不如剩了给俺家宝宝多买包纸尿布了。

怀孕日记(十五)你真的有这么聪明

哈哈,臭小子,到今天为止你已经在妈妈肚子里待了足足32周了。说老实话,妈妈既怕生你时的痛苦,但总还是着急着想见见你,所以这阵子老想着要去做B超,可惜医生没让妈妈做,更不提供三围B超,谜底只好等到你出生的那天再揭晓了。

现在你每天手舞足蹈的力度时大时小,厉害起来居然蹬在妈妈肚皮上不肯放,我都被你蹬疼了,看来你还会发脾气呢!

这个阶段的准妈妈们都会犯过于担心的毛病,你妈妈也一样。你踢少了担心你氧气不足,踢多了又担心你有哪里不舒服,总之,每天恨不得用开谱乐时时刻刻监听你的心跳。但是妈妈条件有限,不可能化那么多钱去买个开谱乐,于是总幻想着自己肚子能变得透明,这样,每天就可以不受限制地看见你了。你爸爸听了以后直摇头,说要是孕妇的肚子变成透明的,那多恶心啊。

不过呢,你现在活动越来越有规律,让妈妈基本上能放心。就算有时候不怎么动,只要妈妈脑子里想着,你动动吧,宝宝,然后再跟你说几句话,轻轻拍拍你,你真的就会动一动了,不过还要看你心情,有时候会回应得很欢;有时候好像就是应付妈妈一下。不管怎么样,你给了妈妈一个信息,你还是好好的待着呢。突然间,妈妈觉得你是不是真的有这么聪明啊?还这么小就知道妈妈想你怎么样了,希望你生出来后能够保持这种精神,做个乖孩子。

Saturday, November 10, 2007

热烈庆祝“亿年书海”成功发布

呵呵,Paul辛苦了好几天终于把这个折腾出来了,当然也少不了我的无私奉献,在此,赞一个!

这个网站的建立让我们深深地体会了凡事就怕“认真”二字,很多东西,你可以用偷懒的方法也说得过去,但是一旦要精益求精就要花上上十倍甚至百倍的精力,而这细微的差别,对于浏览者来说,也许根本都看不出来。想到国内的一些网站,做得乱七八糟,除了IE,你别指望其它浏览器能浏览,不是去方便大家而是要大家不是装插件,就是被动适应它,用来真是超级不爽啊!

Monday, November 5, 2007

怀孕日记(十四)我们全都要打美国人的屁股

你徐辰叔叔到家里来玩,走的时候说,到时候一定要打你的屁股,这叫打美国人的屁股。我们全都大笑,哈哈,不止你徐叔叔,我们全都要打你的屁股,要狠狠地打美国人的屁股!!!

昨天得知你的外婆又被签证官拒了,妈妈很伤心,已经有一年半没见到你外婆了,这全怪美国政府的烂签证政策,人家老老实实来探亲却被拒,每年那么多打着商务签证混来这里,然后无耻的以政治庇护的名义拿到绿卡的人,成千上万,那些签证官研究都瞎了,这些人不拒,倒是要拒合法合理的基本探亲要求,是不是美国人都不用见自己父母了,nnd,妈妈气得打了你好多下,还说,等生你出来,接着打。打烂美国人的屁股!!!

Thursday, November 1, 2007

怀孕日记(十三)你这个臭小子太顽皮了

你现在已经长到30周了,可以在妈妈肚子里眨眨眼睛,伸胳膊踢腿,翻来滚去。

你的活动基本上比较有规律,通常在妈妈躺在床上的时候开始运动,左踢踢右踹踹,力道十足,不知道你在修炼什么武功呢。有时候居然把妈妈的肚子踢得左右摇摆,或是像弹簧一样上上下下,有意思极了。你爸爸到是无暇跟你玩,我被你踢烦了,也会拍拍肚子教训你一下,怎么能老不顾别人的感受呢?晚上兴起你就踢个没完,白天到是很安生,你总得让妈妈睡觉啊。不过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感受到你永欣阿姨说的所谓的打咯,我琢磨着你是不是不需要打咯啊。

前两天晚上妈妈看了别人的生产录像,吓得一身汗,还流了眼泪。你就快要出来了,妈妈也迫不及待地想见见你,但是一想到生产的痛苦,简直难以忍受。今天见了医生,妈妈跟她谈起这个,她对妈妈讲,这么多世纪以来,女人们都是这样生下自己的孩子的,这是上天赋予女人的能力,我们不应该害怕。我想她是对的,妈妈也需要调整心态,不能让这种恐怖的心理变得越来越沉重,妈妈也相信,你一定是个疼人的宝贝,到了关键时刻,一定不会让妈妈受太多苦的,是不是?

Sunday, October 28, 2007

煎素春卷

说起春卷,好像南来北往的人都说是自己的家乡菜,在网上古狗了半天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来,但依我看春卷多半应算是南方的特色小吃,北方吃的不是春卷,而是春饼,也叫春盘。皮厚个大,与南方的完全不同。

因为地域的不同,口味的不同,春卷也就幻化出许多不同的形式,所以,到今天,谁也不敢说自己做的就是最地道的春卷,所剩下的就是拼谁家的春卷口味好了。其实这东西的包容性特别大,一张薄米皮,里面卷什么都可以由制作者任意发挥,然后或蘸酱或煎炸,吃法也比较随意。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才使得春卷能够遍地开花,获得大家一致喜爱。

春卷的馅料总体来说分两种,甜的跟咸的。甜的通常是包了豆沙然后再炸,吃起来比较腻,通常两三个下肚,就再也吃不下去了;而咸的可发挥的地方就很多,可荤可素,吃起来也比甜的要爽口得多。做法通常是把馅料炒熟,放凉后包进春卷皮再炸稣炸脆即可。有猪肉荠菜馅的,韭黄馅的,土豆馅的,多不盛数。我个人比较喜欢素馅的,春卷吃起来不会那么腻。以前工作的地方有个安徽人开的早点摊子,炸制的春卷可以算是附近最好吃的了。里面的馅料大体就是三种:土豆、粉丝跟鸡蛋。我自己后来也尝试了做了几回,用深炸锅,调整好火候,慢慢的炸到酥脆,真是人间美味。

不过近期偷懒,实在是不愿意再洗深炸锅了,又忘不了春卷的香味,就用家里剩的一点萝卜跟土豆,煎了一次春卷,解解谗了。这煎出来的味道也煞是好,还不会上火,呵呵,自我很满意。

材料:

胡箩卜、土豆、鸡蛋两个、五香粉、蒜、葱

做法:

1。胡箩卜、土豆切细丝,这个比较麻烦,要切得越细越好。

2。炒锅放油,加蒜煸香,下胡箩卜,炒到出了点水再下土豆。可以把火调小点,慢慢炒,然后加盐,五香粉。五香粉要多放点,不用害怕放过了。等到两样都炒软了,炒匀了,已经熟了的时候,把鸡蛋打散,浇上去,再大火翻炒。(当然你也可以先炒鸡蛋,盛盘,等罗卜跟土豆炒好后在放入。我偷懒,反正这么烧也挺好吃的)起锅前,加一点点糖跟葱花。

3。把炒好的料放凉,包如春卷皮。

4。不粘锅再起火,加油,放入春卷小火煎一下,换面的时候再倒点油,煎黄另一面即可,记住是小火,要有点耐心。


说完了这些,再谈谈越南春卷。

越南春卷也分炸跟不炸的两种,不炸的那种应该是比较地道的,卷了东东,蘸鱼露、柠檬汁吃,因为馅料里面有九层塔跟薄荷叶,这种味觉组合格外得特别清新。

在网上还看到了水果春卷的做法,大体上是把各种水果切小块,用色拉酱一拌,加糖,包入春卷皮,炸之。没有试过,不知道味道如何。如有兴趣试试的朋友,做完后别忘了汇报一声啊。

Tuesday, October 23, 2007

Movie List(80) The Departed

如果说这部能获奥斯卡,俺以为,港版无间道更应该获奥斯卡。

Saturday, October 20, 2007

Movie List(79) Goya's Ghosts

上回写了半天,还没发,这个网站就crash了,nnd,白写了。今天就简短说吧。

还以为米洛斯·福尔曼拍的是人物传记呢,结果不是,Goya也不是海报中的女主角,而是一位宫廷画家,核心人物应该是那个阴险狡诈的政治投机商。

整部片子拍得中规中矩,故事讲得也流畅自如,这对于福尔曼来说并不是难事。电影中有几个小高潮倒是比这部电影本身更有看头。

还是喜欢他的《飞越疯人院》。

Wednesday, October 10, 2007

怀孕日记(12)-dance, dance, dance

妈妈昨天去见了医生,她还随着你的心跳有节奏的扭动着身体,很enjoy的样子,妈妈就在想,她是多么热爱自己的这份工作啊!

她教妈妈摸了摸你的位置,她告诉妈妈,你现在的脑袋在下面,屁股顶在了上面,背在右边,腿跟手都蜷在左边。我也尝试着摸了摸,不过,我是啥也摸不出来。不过感觉上跟她说锝很像,因为妈妈总是感觉,当你动起来的时候,左边像是在挠痒痒,蟋蟋簌簌的;右边就像在打板子,砰砰的。你爸爸回家后说,看见医生在妈妈肚子上又压又揉,真担心会把你揉下来了。

医生还告诉妈妈,你现在在肚子里可自由了,可以转来转去,伸手蹬腿,能up,还能down,不过再过一个月,你就会老老实实地头冲下,再也没有这么大的空间给你折腾了。想想你要倒立着生活两个月,还真挺难为你的,如果你习惯这种姿势,是不是能你生下来,要是大哭大闹,我们也可以把你倒起来呢?

你现在跳舞的时间开始逐渐有了规律,晚上临睡前,你要手舞足蹈一番,那时是咕咚咕咚的,好像有个大泡泡在肚子里滚来滚去;半夜里,你也会吵醒妈妈,用小脚小手乱划;每次妈妈吃完了饭,你又开始扑腾,常常是很强劲的一个翻身,真牛,差点把我吃进去的东西都给捣斥出来了。有时候我会跟你做游戏,你踢一下,我就拍你一下,然后你又回应,我再拍,不过你好像有点遗传了妈妈,凡事三分热度,玩上几次你就烦了,滚了滚就不再理妈妈了,看来等你出来后,妈妈要好好教育教育你。

Saturday, October 6, 2007

Movie List(78) The magic flute

昨晚去看了Bergman的魔笛,电影其实就是一幕歌剧,因为题材来自莫扎特的歌剧《魔笛》。

我对歌剧是一窍不通,既听不出唱得好坏,也不喜欢漫悠悠的节奏,就像我也不是很喜欢中国的戏剧,跟我是个急性子大有关系。不喜欢听,那就慢慢欣赏镜头吧,反正一个唱腔的镜头都在固定的位置要好久好久呢。诚如我以前提到的,Bergman的镜头真是太精致了,每一张截下来都可以算做一张艺术水准非常高的摄影作品,不知道这位大师在拍每个镜头前都做了怎样的功课。是舞台剧,布景做得也很别致,最后通过地狱之门的舞台设计跟表演让你不得不佩服导演的才华,想想这部戏可是拍在我还没出生前那!

最有意思的是,影片是以看戏的观众的脸部特写开篇,各种各样的人物众生像,随着莫扎特魔笛序曲的音乐,有节奏地剪辑,大概出现了百来十个头像吧,却一点一不沉闷,这样的开头真是闻所未闻。剧中还穿插了观众的表情特写,表现了观影者对剧情的反应。有意思的是,我们作为第三方,是既看到了歌剧,又看到了看歌剧的人,戏剧性急强。到底是谁看谁呢?

剧中还穿插了演员在后台休息的镜头,饰演“夜后”的演员趁空挡在吸烟,男女主人公在嬉笑着下棋,白日之王的演员安于一角静静地看书,其中还有书名的特写,我不知道是什么书,但是场上的人看到这个镜头都大笑起来;在一开幕就死去的饿龙,还穿着戏服,一颠一颠地走过过道,所有的一切,好像一下子把这部歌剧给解枸了,让人觉得妙趣横生。

Bergman真是大师啊!

Thursday, October 4, 2007

交换条件

买了个iphone,因为Paul自己要买个Reader,很不好意思,只好买iphone给我做补偿。

现在只能拿Iphone当ipod,不过有一点好,Paul要想玩的时候,必须经我允许,这是我的。

哈哈。

Sunday, September 30, 2007

烧烤,也抱抱亲爱的Rachel

秋高气爽,正值外出郊游的好时光。有些树叶早知秋,点点红了树梢,满洒的阳光让人心情温暖而满足,秋天真的是New Haven最美的季节了。

架好一切,浓烟过后,铺上食物,这是男人们的事情,我们就自得其乐,跟小Rachel耍开了。小家伙已经三个月了,还不会认生,所以你抱来我抱去都没关系,人家都说小BB最喜欢看漂亮的阿姨了,呵呵,Rachel很喜欢跟我玩哦,自己先暗自得意一番,虽然我的身材已经前凸厉害,自己看着都觉得像怪胎,不过小家伙还是很喜欢我的。突然发现,她其实最喜欢盯着我肚子看,不知道是不是发现我这特别与众不同啊,还是期待着小弟弟能快点出来陪她玩,呵呵。

酒足饭饱,开始了摄影活动,中心目标是Rachel,她既要应付我们,要随时准备笑脸,又要忙着打咯,好像都应接不暇了。我觉得我们都好坏啊,一点一不体谅她的难处。她爸爸把她放在头顶,顶来顶去,她恰到好处地流下了一滴长长的口水,差点滴在她爸爸的脸上,我们都笑疯了。可惜没录像,不然送家庭滑稽录像大赛,肯定能中了奖,还好她的Paul叔叔,快门及时,抢下了这经典的一瞬。

我也顺便秀秀我的大肚子吧,怪怪的。



Thursday, September 27, 2007

车又被拖了

怪paul同学今天太懒,开车去学校,结果车没停在自家的停车场里,又被拖走了。

郁闷得要死!!!

一年没到已经被拖了四次了,拖车费累计快600,够我买两个iphone了。

Tuesday, September 25, 2007

怀孕日记(11)-受刺激了

看到网上有人绘声绘色的教重庆泉水鸡的做法,妈妈我也跃跃欲试,冰箱里正好还有五个肥鸡腿。

重庆泉水鱼中最多的调料就是辣椒了,我还第一次听说,有干红辣椒,有海椒,糍粑海椒还有泡椒。厨房里没有这么多椒,妈妈就把家里所有的各式辣椒都找了出来,什么干辣椒,自己泡的辣椒油,宁记的辣椒酱,凑吧凑吧,想想也够辣的了。

片鸡,削破了我的小手指;热锅,开始烧。豆瓣酱狠狠得挖了三大勺,霎时屋内黑烟滚滚,刺鼻的辣味迸发出来,妈妈手忙脚乱,盖上盖子,把乱七八糟的东西一股脑得投到锅里。此事,妈妈已经是鼻涕与眼泪齐下,喷嚏与汗水相连,而你呢?估计是第一次受这等刺激,开始拳打脚踢,上窜下翻,一点也不体谅妈妈。

直到把爆好的一锅东东转到煲里小火慢炖,终于灰飞烟灭了。妈妈忙着把家里的窗户开到最大,你从那一刻起就开始拼命地踢,拜托,从小让你闻闻辣是好事啊,要不你长大了,连辣都吃不了怎么办?

你爸爸从学校回来,一进门就说,辣味在楼下都能闻到,他还以为家里发生什么事情了呢,怎么弄得这么辣。我们开玩笑说,你一出生脸上都会长青春痘。呵呵,贪辣的结果就是,妈妈有便秘了。

不过真的很好吃哦。

顺便把网上搜的这个菜谱贴上,在美国,清淡而有滋味的菜很难做,只能靠这些口味重的菜来解馋了。

重庆江湖菜泉水鸡

川厨的做法:
主料: 龙岗鸡半只
配料: 鲜笋一两, 香菇四朵, 泉水 (可用矿泉水)
调料: 郫县豆瓣, 花椒, 各种各样的海椒: 干海椒, 糍粑海椒(文后详述), 和泡海椒.
酱油两茶勺,白酒半小盅,冰糖少许,葱段,姜片,蒜几瓣.
龙岗鸡斩成块,以白酒,酱油码味半个小时。裹薄芡。
郫县豆瓣剁碎。

油烧热至四五成热时下花椒,干海椒, 煵炒出香味。下郫县豆瓣,糍粑海椒。炸至豆瓣成棕色,油通红时,下泡海椒末,葱段,姜片,炒出香味。转旺火,下鸡块, 快速翻炒三分钟,加入少许冰糖, 下笋片和发好的香菇, 移入砂锅。(有的做法中, 鸡块要先过一下油. 我个人认为不划油更能保持鸡的鲜嫩, 但此时一定要用旺火.)加入泉水。用小火烧二十分钟,连砂锅上桌。

川厨的糍粑海椒做法:选用完整, 色泽红亮的干海椒在锅中熬煮约八分钟. 捞出海椒, 剁碎. 辣椒水另作它用. 半成品用四五成热的油煸炒至油红亮, 香气四溢时即成.

Saturday, September 22, 2007

Movie List(77) 绝望的呼喊与沉默Il Grido And The Silence

安东尼奥尼跟伯格曼像互相约好的一样,在24小时内相继离世,让世界上众多的影迷叹息不已,大师都绝了,我们还期待什么呢?

周末,Whitney上纪念两位大师在同一晚上放了他们的作品:Il Grido跟The Silence。

对两部作品我的理解都很有限,Il Grido中,男主角与世事的难于融合的孤独与绝望,影片影射了现代化对人造成的残酷影响,不能适应只能死亡。Aldo周围的人都在变,甚至跟了她七年的情人都能在一周的时间内爱上另一个人,而他却在经历了离乡-公路生活-返乡后,依然接受不了爱人已为他人妇的现实。面对自己熟悉的故乡,在他短暂的离开后竟然变得面目全非,让他如何接受呢?安东尼奥尼不止在这部电影里探讨过这个主题,《红色沙漠》中的女主角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他们的不适应让个体与整个社会更加格格不入,也更增加了个体内心的恐惧,孤独与绝望。



(ZZ)

Il Grido:
Modernising the Po
by James Brown


James Brown is a post-graduate Screen Studies student at Flinders University in South Australia.
Il Grido (1957 Italy 106 mins)

Source: ACMI/NLA Prod Co: Cei-Incom/SPA Cinematografica-Robert Alexander Productions Prod: Franco Cancellieri Dir: Michelangelo Antonioni Scr: Michelangelo Antonioni, Elio Bartolini, Ennio De Concini Phot: Gianni Di Venanzo Ed: Eraldo Da Roma Art Dir: Franco Fontana Mus: Giovanni Fusco

Cast: Steve Cochran, Alida Valli, Betsy Blair, Gabriella Pallotta, Dorian Gray, Lynn Shaw, Mirna Girardi


Critical responses to the early films of Michelangelo Antonioni remain relatively scarce. In contrast to the films that brought him to international prominence in the 1960s (L'Avventura [1960] through Blow-Up [1966]) – which are each liberally seen, regarded and discussed – Antonioni's first five features are still often neglected as inferior aesthetic and/or less satisfactorily auteurist works. (1)

As the film marking the end of this early phase, Il Grido has tempted a reductive critical inclination to position it as a locus of transition. Specific qualities evident in Il Grido are sometimes subordinated to the general task of inferring meaning from Antonioni's subsequent meta-text. Probably the two most common symptoms of this methodology are confluent interpretations of Il Grido that stress the symbolic and psychological functions of its (a) accentuated bleak landscape and (b) narration of a protagonist's physical journey. (2) Understood in this way, Il Grido might be treated as simply reflective of a more complex, opaque and profound system of expression evident in, especially, Antonioni's middle period.

The two pages that Peter Bondanella allocates to Il Grido in his conventional text, Italian Cinema, exemplifies this broad and predictable approach:

The emotional impact of this work is achieved by completely understated methods. Very little musical accompaniment is employed and dialogue is often sparse or elliptical; silence rather than words accompanies the director's stark images of alienation…. The result is an existential portrait of despair buttressed by a poetic evocation of the Po landscape always so important to Antonioni's view of the world…. Little occurs in the film, but the viewer comes away from it with unforgettable memories of the flat, misty landscapes Antonioni photographs, where people alone stand out in sharp relief – solitary and sad figures whose tragedies seem reflected by their environment. (3) Bondanella's account perhaps sustains the imagination, but I wonder if his impression of "stark images of alienation" is experienced by other spectators? What can be grasped from his unfocused statements i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some kind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physical space is one of Antonioni's dominant strategic intentions. By comprehending this dialectical arrangement in primarily a symptomatic fashion, however, tangible aspects of representation are overlooked in favour of other putative ideological, symbolic and psychological concerns. I consider this a prime factor in the lack of observation regarding Il Grido as first and foremost a depiction of a working class rural milieu experiencing the rapid encroachment of modernisation.
Aldo (Steve Cochran) is presented as a distraught man with three interrelated social burdens: he is powerless to sustain an unrequited heterosexual love affair; as a single father, he is erratic and lacking in affection; and, significantly, he displays extreme job dissatisfaction and hesitation. (4) If the narration of Il Grido is structured as a journey, it is principally for the sake of organising a sequence of separations concerning Aldo as he tries to escape from his problems. He flees the town of Goriano where his ex-lover, Irma (Alida Valli), resides. In one of the film's most distressing moments, he severs paternal relations with his daughter, Rosina (Mirna Girardi), since she reminds him of Irma and impedes both his sexual autonomy and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ldo's major liability, however, is his fundamental resistance to steady labour. No less than five separations of Aldo from the workforce are enacted in varied ways throughout Il Grido, implying that the subject of itinerant labour to a large extent generates and shapes its form. Two moments in particular highlight his irrational behaviour and indicate his frustration. First, he attentively consults a guidebook and learns a few Spanish words ("Welder is soldador") for a potential job in Venezuela. Pondering the situation mere seconds later, he flings the material onto the embankment of the river Po and strides away. Second, when Aldo sends Rosina back to Goriano he professes to her that "Papa can't explain why he doesn't want to work," thus devaluing his recent efforts (he's been pulling gas at a remote station). These small moments seem to intimate Aldo's confusion with the elusive forces of change inflicted by modernity.

In this context, the oft-mentioned flatness and desolation of Il Grido's landscape obtains a different type of purpose. Over-exposed backgrounds, high horizon lines and 180º cuts and pans that reverse the field of vision contribute to an effect of enclosing characters within a barren space. What may then stand out in contrast are objects that breach the emptiness: the petrol station, speedboats, the dredger, the bus to Goriano, expensive cars ("What make is that car?" asks Rosina, "What's it to you?" Aldo replies; later she is nearly run over on the highway) and various other trucks, motorbikes, cranes and so forth. Interestingly, all of these examples convey a locomotive utility; for Antonioni mechanical movement in and between spaces (with all its self-reflexive irony surely intentional) is a prime signifier of the modern. (5)

Aldo is incapable of adjusting to a new mobile lifestyle. The nomadic escape he seeks is ultimately unrewarding since he longs to return home and resume a traditional, family-centred, existence. Everywhere he turns in his search for a new job, and a new place to settle with a new soulmate, he discovers that modernity has ruptured and eclipsed his traditional principles. The petrol station only exists because its owner, Virginia (Dorian Gray), asked her father to sell their family farm. The brazen foreman of the dredger explains that money is easily made not through hard labour but simply by subordinating one's self to financial superiors (or "by bowing" as he puts it). Andreina (Lynn Shaw) hits Aldo hardest of all. By showing him that she is willing to sell her body, he is faced with the rather naïve, but to him foreign, proposition that love alone is not enough to sustain life ("I'm hungry … and so are you!"). It is these kinds of revelations that affect Aldo's sensibilities. I would argue that their expression in the mise-en-scene is tangible rather than ambiguous. Interpretative accounts that stress the metaphysical properties of space in order to grasp essential anthropocentric social and cultural meanings fail to properly acknowledge that Antonioni's films, especially his early features, also question the functions of industry, institutions and the economy. In this respect, his work engages with myriad elusive and palpable discourses – its obviousness heightening its mysteriousness.

The Silence就更加让人难以理解了,我就不谈了。但是爱死了伯格曼的镜头语言,我只看过他的三部作品,但是每一部的镜头语言,无论从构图,到光线,到黑白对比或是色彩对比,都让我惊叹不已,以至于,懂不懂都不重要了,光是看每个镜头的处理都能让我的瞳孔放大三圈,缩不回去了。

Wednesday, September 19, 2007

Movie List(76) 天堂口 VS 喋血街头



冲着《天堂口》成了威尼斯电影节的闭幕影片,加之吴宇森的特别监制,我赶忙当了下来,谁知道,对这部电影的阅读不是享受,简直是遭罪,Paul同学中途退场,死活不肯看完,俺的忍受力比他强了那么一点点,好歹也要有始有终啊。

吴宇森在我印象里应该算是还可以的导演了,怎么会监制这样的一部影片,骗了我们大家,最让Paul不能理解的是,演员阵容还算强大,会聚了电影圈当红小生刘烨、吴彦祖、张震、孙红雷,这些演员混到今天的份上,应该是可以挑选自己喜爱的电影来拍了,却聚在一起折腾了这么一部 WS的玩意,让人实在不好想。

有评论说《天堂口》套用了《喋血街头》,强化了里面的女性角色,我却一点也感觉不到这样做的优点来。编剧其烂,影片节奏控制得非常不到位,该紧张的不紧张,该放松的又放得不到位,整个片子拖拖拉拉,好像混够了钟点,讲完了这个无聊的故事就算完了。想想它在威尼斯上放,都觉得丢中国人的脸。

本来是黑帮枪战片,镜头却处理得跟MTV似的,没有粗糙感,连杀人都仿佛优美起来,不知道导演要追求什么效果。三个中心人物,超级平面化,刘烨这个角色的设计,让人感觉变化太突兀,完全是为了完成这个故事而弄出来的,吴彦祖反复问的那句话“这就是天堂吗?”,让我觉得导演跟编剧的幼稚可笑,用得着这么点题吗?你把观众都当傻子啊?

因为对这部片子的极度不满,我把《喋血街头》又翻出来重温了一遍,这部当年票房惨败的电影,其实还是可圈可点的,经过了近二十年,吴宇森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好坏都觉不出来了吗?那部《喋血街头》虽然是部中规中矩的故事片,却颇有点《猎鹿人》的味道,兴许当年吴导受了影响吧,情节很紧凑,故事也耐看。对比刘烨跟李子雄这两个角色,就会觉得后者比前者在前后变化上处理得要强得多,也自然得多。

想到网络上铺天盖地地为《天堂口》叫好,让人怀疑那些写手到底收了多少好处费啊!这年头,越来越没有是非观念了。

Tuesday, September 11, 2007

怀孕日记(十)- 疯抢

昨天我跟你爸爸杀到Target去给你买东西。你可不知道,你们这些小朋友的东西有多贵!爸爸妈妈平时省吃俭用的钱都不够给你买那些奢侈品了。

我们看见有deal,吃完饭就迫不及待地去疯抢。Target里卖baby用品的地方已经有几个大肚妈妈在寻摸了,我们找到了那款打折的stroller,你爸爸让妈妈站在东西前面,自己跑去推车子,我们都怕一离开,好不容易抢到的东东又被别的爸爸妈妈抢走了。真像回到了国内的感觉,还好美国人不多啊!

还准备给你买个crib,可惜,附近的Target我们都去了,这个小木床已经被抢光了,现在就是你们这帮小人的钱好转了。

妈妈又要成天盯在网上,看deal了。

晚上做了个梦,梦见给你买的这款stroller又降价了$20,妈妈在梦里后悔得不行,准备退了再买,你爸爸说又要重装,真麻烦。醒了后觉得好好笑哦。

Sunday, September 9, 2007

孕期日记(九)- 别样胎教

在你刚刚来到妈妈的肚子里的时候,妈妈正迷恋NintendoDS,天天玩得晕乎乎的,妈妈的朋友们都戏称你一出生就会是个game boy or game girl。你爸爸还鼓励妈妈玩,说从小开始训练你的反应能力,天下像我们这样做父母的恐怕不多啊!

现在你已经五个月了,你的爸爸懒得给你胎教说这些都是无稽之谈,每天把易中天品三国,易中天评汉代风云人物一放就算了事。这下可好,只要一听到易中天的声音,你就开始踢妈妈的肚子,欢快得不得了。妈妈暗自担心啊,你不是把易中天的声音当成你爸爸的声音了吧。以后的等你出生,我不是得让你爸爸学易中天说话的腔调来对你说话啊!

可惜不在厦门,不然,找个机会就让你认易中天作干爸爸算了。

BBC最伟大的50部纪录片

毕加索的秘密]The Mystery of Picasso

  导演:亨利-乔治·克鲁佐Henri-Georges Clouzot

  出品:1956 法国

  片长:78分钟

  1956年夏天,法国着名导演亨利-乔治·克鲁佐获得了毕加索的同意,拍摄了纪录片[毕加索的秘密],影片忠实纪录了毕加索创作20余幅绘画作品的详细过程。影片采用黑白胶片拍摄,这使吸烟和手持画笔的毕加索显得更加神秘莫测。《华盛顿邮报》曾撰文惊叹——“不可思议!试想,你正与这样一位大师共处同一画室!”这也是我们大多数观众在看着部纪录片时的一个简单的共鸣。毕加索曾说过:“就我个人而言,一幅画乃是破坏的结果。”在观看这部影片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这种破坏,这部电影在今天,恐怕是我们近距离接触这位大师最有效的途径了。更为邪门的是,在拍完这部纪录片后,毕加索将拍片过程中所画的20余幅画悉数毁弃,这使本片更显珍贵。本片获得第九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1984年法国政府甚至正式宣布,将这部影片纳入国家宝藏之列。

  [三里冢] 1967-1972 (日本)

  导演:小川绅介

  片长:共6部,总长16小时

  [三里冢]是日本纪录片大师小川绅介,记录三里冢地区的农地被政府征收去兴建成田机场时,农民与政府抗争的经过。在日本,纪录片拍摄者基本上都站在反抗权力的立场,甚至纪录片本身就是一种反抗的形式。小川绅介导演生前最后的谈话是这样的:“我不承认‘国家’这个名词,‘国家’这个名词是可以不要的。”

  1967年三里冢地区开始要兴建机场,当地村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土地而与警察抗争,抵抗坚持了五年一直到1972年,这五年期间小川绅介带着剧组成员一直住在村里,他坚持“尽可能呆在现场”,通过时间的流变来展现示威斗争中真实动人的一面,当几年来一直抗争的农妇用铁链将自己和孩子锁在一起,面对警察面露坚毅之色时,它所表现出的震撼力量无法用语言描述,因此[三里冢]被称为“达到了古典武士戏剧的水平”。

  [特写] Close-Up 1990 (伊朗)

  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片长:100分钟

  形态:彩色

  获得1990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魁北克影评人协会奖

  [特写]一片的问世缘于阿巴斯在报纸上看到萨布其假称自己是着名导演穆赫辛·马克马尔巴夫骗钱拍电影的报道,阿巴斯被这个青年对电影的爱所打动,就此案展开了纪录片式的跟踪调查,他采访了警察、阿汉卡赫全家及萨布齐恩本人,于是产生了这部影片。

  “本片主要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尊重与承认的需要。”阿巴斯对拍摄[特写]的用意做了这样的解释。此片的拍摄手法颇有意思,采取了跟踪纪录的形式,在假想与现实之间讲故事,交迭着电影的真实与现实的真实。自[特写]开始,导演沿用并发展了这一手法,有意识地模糊纪录与虚构之间的界限,拍出了几部闻名于世的作品,但[特写]仍然是阿巴斯本人最钟爱的影片之一。

  [雨] The Rain 1928 (荷兰)

  导演:尤里斯·伊文斯

  片长:12分钟

  形态:黑白 无声

  有“先锋电影诗人”之美誉的纪录片大师尤里斯·伊文思,20世纪的世界风云变幻几乎都在他的摄影机镜头里定格。1928年他用3个月在阿姆斯特丹市完成了充满诗意的短纪录片[雨],是“城市电影”中最富诗意的一部作品,伊文思用镜头捕捉了雨的性格和神韵,表现了阿姆斯特丹这座美丽城市在雨中的风貌。[雨]和[桥]以其深邃的诗意和清新的风格被公认为欧洲先锋电影的代表作,是这个时期实验电影中最具持久生命力的纪录片。

  [愚公移山] How Yukong Moved The Mountains 1976 (法国)

  导演:尤里斯·伊文思

  片长:763分钟

  形态:彩色

  从1938年的[四万万人民]开始,伊文思就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愚公移山]是伊文思于70年代在中国拍摄的大型纪录片。为了拍摄这部影片,伊文思走遍了中国的土地,他先后到大庆、上海、南京、青岛、新疆等地。[愚公移山]共由12个部分组成,放映长度为12小时。整部纪录片涉及了当时中国的各个行业,如[手工艺人]表现了中国传统工艺技术的继承和发展;[球的故事]纪录了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围绕一次学生向老师掷球的事件而进行的一场辩论;[上海第三药店]纪录了上海第三药店职工的服务精神,与顾客的关系以及召开服务质量检查座谈会的情况。拍摄[愚公移山]的过程中,伊文思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陷入了一个理想乌托邦式的中国,一切都有人为安排,为了避开政治旋涡,伊文思只能选择日常生活的普通人,尝试着剥离虚假接近真实。

  [风的故事] A Tale of the Wind 1988 (法国、英国、德国、荷兰)

  导演:尤里斯·伊文思

  片长:80分钟

  形态:彩色

  [风的故事]是伊文思的最后一部作品,虽然在他青年时代就已经有拍“风”的想法,但一直到他90高龄才完成了这部作品。影片拍摄的几乎是被认为无法拍摄的事物,这是伊文思对自己几十年艺术生涯总结式的表述,融合了他早期的抒情性电影语言、“直接电影”的手法,以及超现实主义的表达方法。伊文思在[风的故事]中抛弃了以前那种“表现真实”的方式,在影片中罗列了多种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猴王、射日、嫦娥奔月、李白醉酒、兵马俑,从开始到结束,差不多所有重要场景都是被排演的,在生命的最后作品中,伊文思获得了完全的自由,御风而行,留下了对自身命运的探索、对东方文化的解读,留给世人无尽的想象和思索。

  [墨西哥万岁] Que Viva Mexico! 苏联 1934-1979

  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

  片长:85分钟

  默片 黑白

  [墨西哥万岁]是俄国电影之父、世界电影的先驱——谢尔盖·爱森斯坦拍摄的关于墨西哥历史与文化的纪录片。1934年即结束拍摄,却直到爱森斯坦死后30多年(1979年)才由他的助手亚历山德洛夫剪辑完成。

  墨西哥在20世纪初期就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这片充满新鲜感和生机的土地令爱森斯坦对她满怀好奇与激情。在拍摄预算只有两万五千美元的情况下,爱森斯坦却拍摄了大量素材。79年亚历山德洛夫根据爱森斯坦生前的剧本把[墨西哥万岁]剪辑成了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墨西哥某一时期在某个地区的生活。其中,爱森斯坦对自己开创的蒙太奇理论进行了技巧上的大胆实践,并在构图上刻意追求形式感和隐喻性。影片对墨西哥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形成了独特的爱森斯坦风格。

  生活三部曲 Qatsi Trilogy 美国 1983-2002

  导演:高夫瑞·雷吉奥

  片长:237分钟

  彩色

  Qatsi是美国印第安土着Hopi语,意思是生活。1983年,受美国IRS(地域研究学院)委托,雷吉奥拍出了一部非叙事性的电视片,在此基础之上,第一部惊世之作[失去平衡的生活]应运而生。此后,[变形生活]和[战争生活]的完成组成了影史上不容遗忘的“Qatsi三部曲”。导演高夫瑞·雷吉奥在三部曲中采用了创新的电影语言,放弃情节、角色及对白,完全依靠影像及配乐。其中,[失去平衡的生活]突出的是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中现代科技与环境的冲突;[变形生活]则展现了现代科技和全球一体化对自然、对古代文化、对第三世界国家文化的影响和蚕食;到了[战争生活],镜头聚焦到现代社会的暴力性。这里的暴力不只是侵略与战争,而是指一切残酷的、带有暴力性质的侵略,甚至包括数字社会、媒体对于人类的侵害等。生活三部曲通过巧妙的剪接手段组成了一首由动态影像和交响音乐构成的叙事诗,带来异乎寻常的震撼。

  [失去平衡的生活] Koyaanisqatsi 1983

  片长:87分钟

  片名Koyaanisqatsi意指失去平衡的生活。这部耗时8年的惊世之作在当年轰动一时。但诞生过程却遭遇严重的资金危机,幸而得到包括卢卡斯、科波拉等着名电影人的大力支持。为完成影片的拍摄工作,身为天主教牧师的导演雷吉奥还亲自兼职出租车司机长达5年之久。这部非叙事性纪录片以全新的手法,将优美的自然影像、都市风景和快慢动作处理、双重曝光以及人类破坏环境的镜头并置剪接在一起,将自然的景物与工业社会所创造的人工景物进行鲜明的对比。导演以宗教式的关怀和纯粹画面蒙太奇的形式,揭示了工业文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表达对人类现代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忧虑。影片没有对主题进行任何说教,而是采取了舒缓的、散文化的方式进行表达,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纪录片制作风格。

  [变形生活] Powaqqatsi 1988

  片长:73分钟

  这是Qatsi三部曲的第二部。尽管没有在第一部的基础上取得大的突破,但也不失为水准之作。风格上延续[失去平衡的生活]的音画蒙太奇手法,画面内容指向中亚、非洲等贫穷的第三世界国家。音响音乐与采矿工人、劳动少女、渔民、村民、北非部落、沐浴的信徒、朝圣者、罢工的人群以及大海、梯田、矗立的烟囱、超载的渡轮和列车、行进的军乐队等等拍摄对象连接并置,将目光聚焦于世界上发展剧烈但问题重重的地带,反思现代化进程中带来的人类生存困境。与国内普遍把Powaqqatsi译作机械生活或变形生活,把Koyaanisqatsi译作失衡生活,而将Naqoyqatsi译作战争生活不同,实际上,雷吉奥本意是将Powaqqatsi指向贫穷的南半球,Koyaanisqatsi代表北半球,而Naqoyqatsi则象征着全球生活中的战争与冲突。

  [战争生活] Naqoyqatsi 2002

  片长:77分钟

  尽管[失去平衡的生活]与[变形生活]都取得了相当好的评价,但在[战争生活]拍摄期间,导演仍然面临严重的资金问题。最后在米拉迈克斯公司的支持下,由着名导演斯蒂芬·索德伯格出任执行制片,历经10余年,终于完成了这部作品。影片中充斥着各种含义宽泛的暴力镜头,冲天的蘑菇云、飘忽的世界地图、股票市场、数字、游行的人、警察、挥舞的棍棒、呼啸的子弹、快餐、网络……最后出现的是死亡、爆炸、哭泣等等……流动着的噪音和各种内容冲突的画面激起对人类社会广泛存在的暴力冲突和生活方式入侵的焦虑情感。

  [意志的胜利] Triumph Of The Will 德国 1934

  导演:莱妮·里芬斯塔尔

  片长:114分钟

  黑白

  获奖:纳粹国家奖 威尼斯电影节金奖 巴黎电影节法国政府大奖

  1934年,在拍摄纪录片方面已崭露天才的里芬斯塔尔被希特勒选中拍摄一部表现纽伦堡阅兵典礼的纪录片。纳粹党为她提供了任何一个导演都会为之咋舌的工作条件,希特勒想把纳粹党变成银幕上最美和最有力量的形象的意图被里芬斯塔尔完美的实现了。[意志的胜利]以希特勒的专机从茫茫大雾中显现为开端,充满了游行、集会、震耳欲聋的呐喊以及如林的举手礼,最后在瓦格纳恢宏的史诗音乐里告终。里芬斯塔尔在影片中创造性地使用了多种表现手法,甚至打破一直被奉为金科玉律的完整构图原则,如希特勒的头部在画面中被切去三分之一,使他的背影占据了整个画面的一大半,而游行队伍则变得相对渺小,仿佛是从希特勒举起的手臂下面鱼贯而过。影片赋予希特勒神一般的心理假象,强大的宗教般神圣意味使此后观看此片的德国人禁不住热泪盈眶,但本片集艺术上的成功和拍摄对象的法西斯本质于一体的身份也使里芬斯塔尔饱受争议,但其革命性的蒙太奇剪辑、广角特写无疑大大影响了日后的电影创作。

  [奥林匹亚] Olympia 德国 1936

  导演:莱妮·里芬斯塔尔

  片长:215分钟、

  黑白

  获奖:威尼斯电影节金奖

  无论里芬斯塔尔愿意与否,从1934年开始,她已经被公认为是纳粹党最有力量的宣传机器了。1936年柏林奥运会举办之际,她受国际奥委会之托为奥运会拍摄纪录片。这部名为[奥林匹亚]的纪录片,几乎成了所有体育纪录片的圣经。里芬斯塔尔在其中创造的许多拍摄技法被无数后人所效仿,例如使用同步器拍摄百米赛跑场面,在地上挖深坑,以低机位拍摄跳远运动等。与此同时,这部影片在画面审美方面同样达到了极致,影片开头的古希腊奥运会比赛场景,让人感觉每一块石头都具有着惊人的能量;继而,几个裸体男女手持各种运动器械的镜头和“掷铁饼者”等着名雕塑交替出现。戈培尔把这组镜头阐释为“优等种族”理论的图解,但是它所纪录的人体之美和仪式之美,又的确让以后的电影人叹为观止。

  [我们为何而战] Why We Fight 美国 1942-1945

  导演:弗兰克·卡普拉

  片长:427分钟

  黑白

  好莱坞电影大师卡普拉算是最早移民美国实现自己梦想的成功者。20世纪初,他从意大利到美国,一部[一夜风流]使他登上了奥斯卡的梦想之颠。二战时期,他息影从戎,马歇尔将军亲自委任他拍摄一部能够激励美国青年参军的大型纪录影片。卡普拉率领他的分队自1942年起用资料片和缴获的敌方影片制作出了7集大型系列纪录电影[我们为何而战]。影片中,他用“光明世界与黑暗世界的决战”来形容战争,把美国的制度和生活方式作为“光明世界”的代表,国会山、石碑等镜头被赋予国家意义,用以为“美国精神”大唱颂歌。[我们为何而战]表达了他对民主制的一种牧歌式的自信。直到越战开始,这种至高无上的“山巅之国”信仰才逐渐被打落尘埃。

  这套纪录片包括:

  [战争序幕] Prelude To War 1942 54分钟

  [纳粹的进攻] The Nazis Strike 1942 41分钟

  [分割与征服] Divide And Conquer 1943 60分钟

  [不列颠之战] The Battle Of Britain 1943 55分钟

  [苏联之战] The Battle Of Russia 1943 83分钟

  [中国之战] The Battle Of China 1944 67分钟

  [战火燃烧到美国] War Comes To America 1945 67分钟

  [活在死亡线上] The Last Days 美国 1998

  导演:詹姆斯·穆尔

  片长:88分钟

  彩色

  获奖:1999年71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

  [活在死亡线上]由斯皮尔伯格监制。影片以多位匈牙利籍犹太人对1944年奥斯维辛集中营遭遇的回忆,和珍贵历史镜头交织在一起,让人不经意间陷入叙述者的情感中去体验那段活在死亡线上的日子。五位大屠杀幸存者,祖母、教师、商人、艺术家、美国国会议员,捱过了一段非常人能够支撑的艰苦岁月,现在于美国过着安定的生活,当他们再度回首50年前的恐怖经历时,一切都像梦境。影片以平静的基调讲述着惨绝人寰的人间地狱故事,以骇人的历史揭示了人性中极度丑恶的一面,令观众难以保持麻木,启发现今人类对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包容,避免再发生同样的惨剧。

  [柏林,一个大都市的交响乐]Berlin,Die Sinfonie der GroBstadt 1927

  导演:瓦尔特·鲁特曼

  形态:黑白片(无声)

  国别:德国

  片长:52分钟(24格/秒) 69分钟(18格/秒)

  1927年9月23日,本片首映于柏林,影片作曲艾德蒙特·迈泽尔亲自指挥一支由75人组成的大型乐队为影片伴奏,盛况空前。影片是新客观派电影的重要产物,将摄影机的纪录本能,在当时而言,也算推到了极致。影片事无巨细地展现了柏林各色人等的日常起居及其工作、生活的繁密状貌。也是“横断面电影”的典范之作,也就是说,它表现的是某一部分现实的横断面的电影,不以个人,而是以群体为描写的中心,并且排除了对所表现人物的好恶情感。影片记录了春末之际,柏林某一个工作日从早至晚的生活情景。鲁特曼用一台摄影机和烂熟于胸的蒙太奇手法,奏响了一曲自然流露却宏大森严的视觉交响。当时的评论给这部辉煌的影片寄予高度评价。称其为“迄今为止与电影所展现的一切决裂的作品”。同时,这也是部高度形式化的影片,它的意义也不止于纪录片的范畴,而上升到“电影作为动作艺术”的高度上来。后人虽诟病此片只是自然主义的简单外露,但它对电影技术和艺术的双重贡献,无疑是巨大的。同时,也为后来的纪录片提供了绝佳的样本。

  [普通的法西斯]Ordinary Fascism 1965

  导演:米哈依尔·罗姆

  形态:黑白片

  国别:前苏联

  片长:133分钟

  罗姆是前苏联着名电影大师和电影教育家,曾执导过我们非常熟悉的[列宁在10月]和[列宁在1918]。本片是这位电影大师的掩卷之作。影片运用了大量新闻资料,并作出极富智慧和人道力量的撷取。按罗姆所说,他要探讨的是为什么20世纪中期竟会出现法西斯这种可耻的现象,并考量普通人如何会变成“普通的法西斯主义者”这一历史根源。影片很容易拍成政论性的纪录片,但罗姆却赋予这部影片罕见的思考力度和且深且痛的诗意表达。纪录片的解说词在这部影片里得到近乎完美的绽放。幽默、机智,并流溢着朴素而深遂的哲理。影片临近结尾时,伴随着一张张富有思想的面孔,人们听到了这样富有哲理而又有力的声音:“毕竟有一些对希特勒说‘不’字的青少年。毕竟有一些人年复一年坚持不懈地对‘纳粹’主义说‘不同意’。牺牲固然需要很大勇气,但是在周围人都说‘是’时敢于说‘不’……在严禁思考的情况下依旧思考,这样做也和牺牲所需要的勇气一样大。”

  本片在前苏联被称为人类必看的一部电影。

  [无粮的土地]Unpromised Land1933

  导演:路易斯·布努艾尔

  形态:黑白片

  国别:西班牙

  片长:27分钟

  作为超现实主义电影大师,布努艾尔这一次目光对准西班牙一个最穷困的名叫犹尔德的地方,在动物片和旅游片的客观样式下隐藏着作者对社会严厉的控诉,并对西班牙内战的即将爆发作出了大胆的预示。布努艾尔对电影纪实特征进行了极致化的探索,冷漠的犹如科教片的解说员声音,极度真实以致于凸显魔幻色彩的取景让这部影片在纪实的形式中仍然贯穿着超现实主义的基本方法。和布努艾尔的大部分影片一样,[无粮的土地》又犯了众怒。这一次连他的工作人员都拒绝将名字写入演职表。第二年,西班牙第二共和国禁演了本片。

  [中国]China 1972

  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里

  形态:彩色片

  国别:意大利

  片长:134分钟

  作为关注学生运动的一名左翼意共导演,安东尼奥尼被中国政府邀请到文化大革命中的中国拍摄了这部纪录片。安东尼奥里说拍摄本片的意图:是让意大利观众看一看带有各种缺陷的安东尼奥尼式的中国。他还说:这是一部不带教育意图的政治片,我是个观众,一个带着摄影机的旅游者。这一纪录片观点上可追溯到前苏联的维尔托夫的“摄影机眼睛”学派。影片非全然的纪实,虽然对文革时期,中国人的民生常态有着较为细腻的纪录,但导演本人的态度却异常模糊,致使有极广泛人群脱离历史的嫌疑。本片在文革时的中国曾遭受到强烈批判。时至今日,人们仍然很难读解安东尼奥里的东方态度。

  [初恋]First Love 1974

  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形态:彩色片

  国别:波兰

  片长:51分钟

  这是基耶斯洛夫斯基个人最喜欢的一部电影,这部清新怡人的纪录短片,全然没有基氏黄金期那般充满道德焦虑。他跟踪一对波兰青年男女从相识、相爱直至结婚生子的全过程。虽为纪录片,却有着剧情片所特有的情节脉胳和专属基氏的极微妙的情绪跳动,赋予了纪录片别样的光彩。这对青年男女在婚前订住宾馆时,基氏派其工作人员伪装成民警,前去查房,给这对情侣带来了一场极生动的有惊无险。由此,基氏模糊了真实与虚拟的界限,使我们看待这场庸常而美好的爱情之时,也产生了犹疑。基氏顽皮而机智地洞穿了“真实”的缺口,使电影和人生成为一种既尴尬又无可奈何的互补。

  [带摄影机的人]Man with the Movie Camera 1929

  导演:吉加·维尔托夫

  形态:黑白片(无声)

  国别:前苏联

  片长:80分钟

  音乐家出身的维尔托夫,是“电影眼睛派”的创始人,他倡导影像绝非对生活的机械还原,而是对生活的重新注解,他声称“为了摄制革命电影,首先应该对电影进行革命”。在此学派最具代表意义的这部作品里,维尔托夫带着他的弟弟和妻子,以一种几乎下意识的举动营造出一种古怪的诗意来。他自己亲自出现在银幕上,登上大桥的顶端,爬上烟筒、塔和屋顶,躺在地面上仰视火车、其他车辆和行人。把被一般人视为没有什么捕捉价值的睡眠、醒来、上班、游乐等生活琐事记录下来时。全片没有事件的波动,只是零散地将生活琐事作一看似无意图的重筛取。影片强调生活的基础是由无数个无意义的碎片拼接而成。并指出不完善、不规整,不具有明确意义的现实,同样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活。本片具有着极为动人的音乐感,精美的镜头组接使电影初步确立了“节奏”的概念。但维尔托夫并不美化生活的优越和懒散,而以一种相对奇特的漠然强化了人与物之间的,颇具神秘色彩的关联。如鲜花般盛开的蒙太奇手法,在今天看来,仍相当前卫。

Tuesday, September 4, 2007

Movie List(75) 武士三部曲

看完了山田洋次的武士三部曲:

黄昏清兵卫

隐剑鬼爪

武士的一分

三部都还是挺好看的
觉得还是清兵卫拍得最好,最平实的东西最能打动人。

Movie list(74) 跟踪

我对此片的评论是: just so so.

没有期待中的那么好,开头的十分钟感觉还不错,一个小trick,把我给耍了。

Movie list(73) Bourne Ultimatum

在去影院前,把1跟2都看了,然后很连贯地接上了3,感觉很有劲到,算是看过的类似影片中感觉比较棒的。

情节环环相扣,故事也讲得很流畅,剪辑很利落,视觉语言始终很冷峻,节奏感控制得也不错。

当天电影院里坐着的居然是头发花白的老头老太,大概都是小说的fans吧。我觉得很好笑,这么老了还来看动作片。

Sunday, September 2, 2007

鞋儿破

用家里的废布,缠吧缠吧,做了这只破烂拖鞋,打算做另一只,却没布了,只好拿来当装饰品挂墙了。

为了这只拖鞋,耗去我整整两天时间,剪钝了一把剪刀,崩断了一根钢针,nnd,好辛苦。

Saturday, August 25, 2007

摘果子去了

在康州还是第一次摘果子呢。

我们没有找对梨子的采摘地点,摘回来的梨子不够熟。

却无意间问到了苹果跟桃子的成熟区,那种边摘边吃的爽劲就别提多棒了。

结果是,回家后我有轻微的拉肚子,太贪嘴了!

遇到的不好的事情是,在blueberry的采摘地,被农场主下了逐客令,像我这样脸皮薄的人还真觉得难为情啊!其实问题也不全在我们身上,要说做批评的话,那个主人也该好好批评一下他自己。

Wednesday, August 22, 2007

怀孕日记(八)- 有动静了

就在今天下午三点钟的光景,妈妈坐在椅子上,突然感觉到你在妈妈右边的肚子里调皮地挑逗了三下,就无声无息了。

妈妈好兴奋啊,一直以为男宝宝该动得很早啊,结果你很沉的住气,愣是拖到了20周才开始伸了伸腿,让妈妈担心了好一阵子。由此看来,你的性格大概遗传了你爸爸,比较老实,要是遗传了妈妈,没准早就闹翻天了。

这以后,妈妈天天盼着你动,你却瞒耐得住性子,每次总在妈妈压着你的时候才不情愿的蹬两下,你爸爸说你需要睡眠,但是妈妈总想跟你玩啊,于是总是拍着肚子叫你动动,你还真够厉害,没有一次赏脸的,弄得妈妈无趣得狠,也就不再打你了。那就听你爸爸的,让你好好睡吧。不过你有时候也很淘气,白天不折腾,晚上倒是兴奋了起来,有几个晚上弄得妈妈都睡不好觉,这么小就开始做坏事,真是该打!

Boston Harbor Island

说真的,那天真是困死了,加上来回坐船,在船里摇得更是大脑发昏。

忘了在脖子上摸防晒霜,又sunburn了一次。

不过风景的确不错。





Thursday, August 16, 2007

怀孕日记(七)- 你的模样

B超都做了好久了,才想到要写写当时看到你的感受。

你在妈妈肚子里的头三个月,妈妈对你的感情好像都还没什么,直到那天在屏幕上看见你,突然有种说不出的高兴,好像一下子跟你联得好紧密。

给你照照的是个老爷爷,他一边熟练地操作机器,一边告诉妈妈哪里是你的头,哪里是你的肚肚,手跟脚。你的爸爸在一边拿着录像机给你纪录了第一段影像,虽然你还没能看看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其实妈妈很聪明,不用医生解释,我就知道你哪里是哪里。后来妈妈把你的录像发给一些叔叔阿姨看,他们都说一塌糊涂,什么也看不明白,呵呵,大概妈妈真的是跟你母子连心吧。

你的小手并着放在脑袋的一边,好像不喜欢老爷爷用探头压你,一个劲地往上抓,趁这个功夫,我们要看看你的手发育的如何。你总是乱动,妈妈竟然把你看成了六指,着实吓了一跳。医生爷爷说,一切正常,妈妈还是很狐疑,回家后愣是把录像看了好几遍,终于在一个镜头前确信,你跟我们都一样,只有五个指头。

你的小肥腿蹬得欢快得不得了,一轮一轮的,有劲而有节奏,看来乐感不错,可惜妈妈什么都感觉不到。医生爷爷根据你头的size,根据你手臂跟腿骨的size,判断你有9 ounce。妈妈回去查了数据,发现你竟然比同期的婴儿多了100克。你这个臭小子也太能长了吧!把妈妈吓得不轻,要是你按照这个速度长下去,妈妈就只有接受剖腹的安排了。

最后,医生爷爷问妈妈想不想知道你是男宝还是女宝。其实,妈妈早在两周前就开始琢磨你的名字了,妈妈跟你爸爸都坚信不疑地认为,你应该是个乖巧的小公主,于是妈妈就天天寻摸着美丽女孩的名字,还优选了一百来个名字以备筛选,结果,医生爷爷的一句: It's a boy。粉碎了妈妈所有的梦想。妈妈脱口而出的是: That's impossible!把医生爷爷弄得莫名其妙,还一位妈妈认为他看错了,然后把你的关键部位放大了好多倍,足足拍了两张照片才肯罢休。

你的外婆给你寄来了衣服,也是照着女孩子来买的,还有一个粉红色的西瓜肚兜。妈妈告诉你外婆,你是个男宝,你外婆也小小失望了一下,呵呵,说老实话,我们希望你是个小女宝哦。

Saturday, August 4, 2007

韩式炒年糕


一提韩国菜,张口就是泡菜了。韩国泡菜的确味道精美,我试着做过几次辣白菜,味道都不如店里买的好吃。到一韩国朋友家做客,看见她家除了一个大冰箱,还有一个小的,她说这个小的是专门用来做泡菜的,还说超市里卖的韩国泡菜其实都不算好的,我听了吐吐舌头,,干脆就放弃做辣白菜了。

在她家吃了正宗的石锅拌饭,对用做调料的韩国辣椒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看上去很辣的东西,怎么吃起来并不是这样,细细品味还带着点甜味呢。回来后我也去韩国超市买了瓶正宗的韩国辣椒酱。上网找方子,看看能做些什么。第一眼就让我选了韩式炒年糕。

家里以前的韩国年糕吃完了,只好用中国年糕代替。结果证明味道也不错。

做法:

1。干年糕片泡水隔夜。如果买到韩国的年糕就不需要泡水了,韩国那种年糕是条状的,放在冰柜里出售。

2。准备配菜。我觉得这个没有什么定法,不一定非要照原方子的料来做,我的基本原则是荤素搭配就好。

这次选用的配菜是:水发香菇(这种香菇比新鲜的要香很多,味道更好)、大白菜、胡箩卜、熏制的五花肉(在New Haven买不到好的 五花肉,有时我也用火腿肠代替)。

3。香菇切丁,白菜切丝(不用太细)、胡箩卜跟五花肉切片。

4。锅内倒油,放如香菇丁、五花肉煸炒,闻到香味后加胡箩卜片,盖上盖子片刻;待以上配料快熟时,倒入白菜丝继续炒一会。

5。放入年糕片,加两勺韩国辣酱,少许盐继续炒一下,然后把泡香菇的水(这个用来烧菜很香的)倒入锅中,这时酱料都化开了,颜色也变得红红的,把火要调小,除非你家用的是高品质的不沾锅,盖上盖子慢慢焖。等到汁水快收干的时候,开锅翻炒几下,就可以熄火装盘了。

再配上海带牙清汤,吃起来很舒服的。

Saturday, July 28, 2007

孕期日记(五)— 是男是女?

每个做妈妈的都会有这么个时候,天天琢磨着肚子里的宝宝是男是女。我当然希望你是个女宝宝,那样我就多了个洋娃娃,将来长大也跟妈妈亲。可某天突然又想到,万一你长得像你爸爸怎么办?女孩子还是要长漂亮点好,如果像妈妈就没问题了。嘿嘿,是不是觉得妈妈特自以为是?大家都说第一胎是女的像爸爸,哦,如此说来,你还不如是个男宝宝呢!

于是大家忙着猜测了。翻清宫表,算日子,你是女宝;听心跳,你的在140左右,是男宝;按脉搏,右手比左手强,是女宝;看腰围,已经长得没了形,是女宝;肚子上长毛,是男宝;只差没有用酒精测晨尿了,你给的迹象太不明显,让妈妈也无从判断。还好接到医院的通知,下周四就要做大B超,到时,是男是女就会揭晓。不过医生又说,只有90%的准确率,anyway,妈妈就全信他们了,至少可以只用给你想一个名字。

Tuesday, July 24, 2007

家里就不需要公德了吗?

以前宿舍里有个女同学,也是来自大城市的孩子,就是懒得出奇,还自有一番为自己辩解的道理。比如,她一年下来,除了碰到卫生大检查,从来都不曾叠过一次被子。这是她个人的私事,我们旁里人也不好多说。但是她毕竟还是做了很多干涉到别人的事情,举不胜举。什么乱扔果皮纸削,随地磕瓜子,往寝室墙角的拖布上随口吐痰等等,在寝室里待了四年,扫把都没摸过,你要是出来说说她,她可是道理一大堆,什么寝室就要象个家了,最重要的是随意,哪有这么多讲究呢?你见谁天天在家都像在办公室似的,这才叫温暖。此女后来也嫁了人,不知道是不是把自己的家弄得连猪窝都不如。

我们现在家庭中类似此女者也为数不少吧。自己剃了胡子,把洗练池弄的一片狼籍,细碎的胡子茬子落了满水池,还连带水池外围的地方也遭了秧,然后就可以视而不见地走出来,好像不是自己做的一样。上完了厕所,尿液溅得座便器外围都是,干了后,黄黄的印迹留在上面,怎么看了都让人不舒服,然后也可以若无其事地飘走。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也许在很多家庭都上演着。而当另一方对此不满,责问起来,却也能振振有词,把一切推得干干净静。理由无外乎是,这里是自己的家,要的是随便,哪有这么多讲头,你若是把这些拎出来跟我说,就是小题大做,无理取闹。

天下间还有这样ws的人吗?明明是自己的错,反而倒打一杷,道貌岸然得让人恶心。想想这些人在公共场合应该不至于此吧,上个厕所好歹也会抽个一次性的坐垫垫上,洗个脸也不至于弄的脏水乱溅吧,毕竟这是公共空间,不是自己专用的,要积点德,免得被后来的人骂个半死。那家里就可以这样随便了吗?洗脸池,坐便器,浴缸,这些都算是家里的公共用具吧,如果没有客人专用的洗漱间,这些个东西就更公共了,难道就不该有点公德吗?你可以忍受自己的尿液留在坐便器上几个星期,就不应该考虑考虑对方的感受吗?那是你的尿不是别人的尿!留在洗脸池里的是你的胡子碴。不是别人的胡子碴!不要老说对方吹毛求疵,自己做了这样没有公德的事情,自己应该好好想想,为什么在公共场所,或是在别人的家里,你可以注意自己的言行,到了自己家就可以随意到连起码的公德都没有了的地步,这是什么样的心态!是不是因为有老婆天天在后面给擦,就可以这样心安理得地用下去!是不是自己可以忍受,就认为老婆也应该能够忍受你留下的东西!

这样的做法,这样的为自己开脱,只能说是对对方强烈地不尊重!!!而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不尊重发生得何其多也!

Friday, July 20, 2007

孕期日记(四)— 你压得我好痛

突然从某天起,妈妈的尾巴骨附近就痛得不行,最痛的时候,连裤子都穿不上,完全走不了路,只好整天躺在床上静养。稍微好点的时候可以一瘸一拐的外出散会步,弄得好像半个残疾人。

这疼痛一会是左边,过几天就转到右边,然后可能又会转回左边。起见了医生,她解释了原因,是你这个捣蛋鬼压住了妈妈的坐骨神经,压左边就疼左边,你转到右边,妈妈就疼右边,压得重了,就连路也走不了。最要命的是,医生说,妈妈是多么得到unlucky,因为这种情况发生在头四个月的妈妈身上很少,而偏偏让我撞上了。她还说,情况会反复,如果是后期还这样的话,就比较糟糕了。

晚上回来,妈妈就左边睡睡,右边睡睡,希望你也动动身子骨,这样好让那跟被你压着的神经松口气。奇怪的是,你好像也知道这样不对,两个星期后,妈妈就不痛了,真希望你往后老实点,规规矩矩地待在那。

Movie List(73) Transformers


既然票房这么好,没有不看的理由。

周六下午的影院里居然空空荡荡,旁边坐着的小孩子唧唧喳喳,被父母制止了好几次,我就在想,这些孩子看过当年的动画片吗?而我的记忆里,有蓝紫色的擎天柱,耳熟的大黄蜂,傻冒的红蜘蛛,就剩下那一句“汽车人变形”了。说老实话,那时并不喜欢动画片《变形金刚》,就像我不喜欢《恐龙特急克塞号》一样,觉得故事重复,简直浪费时间。倒是后来的变形金刚玩具让我羡慕了好久,可惜太贵,也太少,只好到别人家去过过瘾。不过穷人的孩子也有玩法,住我家楼下的一位男生,用粉笔头愣是雕了汽车人的整体阵营,在当时的学校里引起了小小的轰动,也许《变形金刚》真的是男孩子的最爱吧。

Paul就是这样,早早就吵着要看了,圆儿时的梦?还是要找找回忆呢?从这点来说,Transformers还带着浓重的怀旧色彩呢。电影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好莱芜做这样的票房炸弹的套路早就烂熟了,我们看看热闹,娱乐一下脑神经即可。不过导演为了节省成本,末了的大战可是拍得让人看得晕忽忽的,打的乱七八糟,都不知道谁跟谁了。

看完电影最大的后遗症是,看见停车场里静静躺着的车子,觉得它们好像都会变形似的,一刹间觉得它们好像都有了生命,倍感亲切。尤其是SUV,给我变形的感觉最强烈。坐上俺们家那辆破车,老琢磨着他也能像大黄蜂那样自己开起来。高速上堵车,还是觉着一排排的车子都要立马变形,开过来一辆崭新的大卡,Paul说,“擎天柱来了”。我忍不住大笑。这种感觉持续到第二天就正常了。

网上碰到国内的朋友说看了Transformers,竟然在最后二十分钟睡过去了。还说影片在国内上映一周了,还是场场爆满,他们因为去吃了个饭,回到影院居然说票售光,只好等下一场。我问他影院里的情况,她说,大都是三四十岁的人带着孩子来看的,我猜也是这样。呵呵。

Friday, July 13, 2007

酱菜咸豆浆-童年记忆系列

第一次去上海玩,午餐就近找了家中式快餐店“新亚大包”解决问题。看了菜单发现有咸豆浆卖,好生奇怪,怎么豆浆可以吃咸的吗?从小到大都没试过呢。于是赶紧点了一碗。服务生端上来一大碗豆浆,里面泡有撕碎的油条,喝一口,鲜咸滋味,再加上吸饱了汁水的油条,还真蛮好吃的。

回到家里跟母亲吹嘘在上海吃到的绝美豆浆,嗔怪怎么湖北人就没有想到这种吃法呢?母亲大笑,说自己小时候吃的豆浆比我在新亚大包吃的豆浆不知道要精致多少倍呢!我更加惊奇,忙不跌地追问。母亲生在江苏,却长在浙江,浙南的每一种风味小吃都是从小吃到大的,只是母亲不知道怎么把浙江话叫的这些小吃翻成普通话来说,因为很多根本也就没有普通话的名字。所以每次跟我说什么什么好吃的,就只能连比划带咂嘴,我从来也没见过,更无从想象了。

听母亲说,她们那时吃的豆浆都是咸的,早点摊子上,豆浆装在木桶里,热腾腾的,吃饭的桌子上用小碟子排上几排,不多不少,正好十八种酱菜,什么小黄瓜,螺丝菜,咸菜心,宝塔菜,大头菜⋯⋯,喝豆浆时除了泡上油条,还可以自己选择加上这些个小酱菜,再洒上点葱花跟香油,那个香啊,就甭提了。我听的简直就神往了,谁让咱打小就嘴谗呢。

后来有机会回故乡浙江给爷爷上坟,真的在不起眼的小摊子上买到了这种咸浆,味道自是不错,只是没了母亲说的那般排场,有十八种酱菜做阵了。我吃到的也不过就是六种而已,但心已知足,毕竟吃到地道的咸豆浆了。

当然浙江的美味小吃真是绝了,好多都是我从来没见过的,叔公告诉我,不是每种小吃天天都有的,很多小吃只在那个季节才能吃到,我是清明节回的浙江农村的,只吃到了清明团子,其它的只能听他们唾沫横飞地讲,我哈喇子直流地听了。叔公说,现在大家都到外面买了吃,自己很少做了,其实外面的东西,偷工减料居多,味道大体都变了,只有农村人,有时会在亲友来时亲自做上一点,所以我算是有口福的,因为那清明团子是一家人花了整整一天做给我吃的,完全手工,没有减一道程序,我第一次吃,都吃撑了。后来带了一大包回武汉,刚拿进寝室,就叫姐妹们抢光了,至今我还念着呢!

Tuesday, July 10, 2007

Movie List(72) Happy Feet-每一种特质都是上天给你的珍贵礼物

在超市里看到了小企鹅的第二集才想起好久前看的这部片子来。

一直很喜欢动画片,天马行空的想象,动物世界里的冷暖温情,让地球上自诩独一无二的智慧生灵不会感到孤单。每次看动画片都有那么一种冲动,如果现实世界的动物真的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世界该有多美妙啊!

Happy Feet的开头与纪录片《企鹅的迁徙》简直如出一辙,让我竟然忘掉了这是一部电脑制作的虚拟影片。直到小企鹅笨拙地出生,操着公鸭般的嗓子开始说话才打破了我头脑中的真实映像。

由于先天的缺陷,小企鹅被排斥在企鹅大家族之外,但是父母的爱却并不因为他没有美妙的嗓音而有丝毫减少。上天没有给他高昂优雅的嗓音,却给了他一双与生俱来会跳舞的feet。于是小家伙用他的feet谱写了他自己的美丽人生。故事很简单,但情节设计得有声有色,说好这样一个故事对一个导演来说并非难事,但是能让人感动并投入其中却也非易事。

小家伙有过自暴自弃的时候,有过被人误解的时候,有过伤心失望,自卑也时时敲打着他。幸好他碰上了一帮朋友,还有爱他的父母以及给她鼓励的女朋友,最终他勇敢的完成了心中的使命,并将自己的舞蹈传遍天下。看着都让人激动。

我想我们每个人也都会遇到跟他一样的境况,被人误解,自卑作祟,完全不了解自己。一个人想成熟并非易事,经历过了,如果能成长当然是好事,如果就此陷入低谷,只怕再难翻身了。一个人要能认识清楚自己,这一辈子也就明白得差不多了。我想起自己教书时遇到的很多孩子。他们一个个都那么朝气蓬勃的来到大学,却因为很多杂乱的东西蒙上了眼睛,他们看不见自己的优点,无法树立信心,在自卑与失落中徘徊不前,让你看了都心焦。如果那个时候能有这样的一部电影,我一定会组织他们一起去看看,我希望他们能知道他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都具有不同的特质,而每一种特质都是上天送给他们的珍贵礼物,懂得去最大地发挥,就能够实现自身最大的价值。

Happy feet让我满意的地方不仅仅是动画设计跟剧情,其中各种人物所具有的抽象特指也很有意思。领头的企鹅,老气横秋,永远无法正视新鲜事物,保守落后,顽固甚至残忍,影片为他们设计了一口British English;小企鹅的好朋友们,个头没有帝企鹅高,皮毛没有他们华丽,在那些贵族眼力,他们简直是不入眼的贫下中农,而正是这些外来户,有着善良包容的心,乐观上进的生活态度,有着接受新鲜事物的勇气与热情,而这群家伙竟然是说西班牙语的。看到这些细节,我简直快笑疯了,电影对于现实的嘲弄带着幽默与诙谐,只有深入其中的人才能会意啊!



孕期日记(三)— 长毛了

今天去看望你永欣阿姨刚出世的宝宝,小宝宝全身红通通的,眉眼却长得很好。

妈妈也顺便秀了秀肚子,只听Jenny阿姨突然大叫,你肚子上怎么这么多毛啊!哇,妈妈的痛处又被人挖出来了。从两个多月起,妈妈就发现肚子上开始长毛,先是从下面看是往上爬,一条主线,像爬山虎一样直直地爬到了肚脐眼,连带周边也枝繁叶茂起来。再后来,这支藤又顺肚脐眼往上爬,现在都快爬到胸口了,你让妈妈怎么见人啊,简直就有男性化的趋势。大概都是你导致妈妈荷尔蒙分泌失调,现在弄得妈妈长了难看的黑毛,也不知道你出生后会不会退掉。

这个秘密除了爸爸,妈妈谁也没说,谁知不小心给露出来了。几天后看到网上也有准妈妈很害羞地问了长毛问题,妈妈才放了心,嘿嘿暗笑,受此苦的人不唯独是我啊!

Friday, July 6, 2007

烟花

我算是很幸运的了,在八十年代初并不富裕的中国就看过一两个小时的焰火表演,而且几乎是年年有的看,以致于并不希罕夜幕下那重彩绚烂的烟花了。

进入九十年代,随着厂子效益的变差,放烟花也成了一项奢侈的活动,并不是年年有的看,反而让人珍惜起那难得的美丽了。记起99年武汉的那场烟花,几乎万人空巷的盛况。我们的车远远堵在烟花开放的路上,过往的司机充着我们说,”回去吧,根本都过不去。“。不死心的我们仍旧等待着车子如蜗牛般的挪动。终于前方想起轰轰的炮响,天幕绚烂一片,烟花冲天了。司机无奈的说,”回去吧,今晚是看不见了,只怕还没到就结束了。“。我们的车掉转了头,我转过头,赤橙黄绿的每一刹那都揪动着我的心,但是看不见就是看不见。

去年的此时,我们的车孤独地奔驰在加州广袤的原野上。国庆日的晚上,夜幕降临时,四面八方突然闪现了美丽的烟花,距离太远,一个个的烟花遥遥闪上天际,像朵小小的蒲公英,绽开,散落四方。那个孤独的夜晚于是变得兴奋而有诗意。

今年,New Haven的烟火因为国庆日突如其来的大雨而改期,就在昨夜,我又见到了许久没有见到的那短暂而又绚烂的美丽。

烟花因为它的短暂绚丽而让人备觉珍惜,这世界上有很多人也像烟花一样在这凡间走过一遭,试问,你愿意有像烟花一样的人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