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5, 2007

鞋蹄饼-童年记忆系列

前两天看张爱玲的散文,其中单为“草炉饼”做过一篇,而这人可写衣、写风情、写小说、写人物,确实极少提到“吃”的。又是上海长大,香港念书,殖民文化浸染得多了,即使是写吃的,说起muffin、scone、bacon以及各式的bread远比什么大饼油条更精到些。她说这草炉饼是贴在炉子上烤的,每天都有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在街头巷尾叫卖,成了她久闻大名如雷贯耳的食品。不过真倒买了来,却又被她嗤为脚夫、小贩、下人的便当。毕竟生于豪门,岂能看得上这等低贱的食品呢?想想咱们这些喝米汤水长大,啃上一片奶糕就能欢天喜地的人来,要是遇上了草炉饼,也应当会欣喜的。

我小时候没吃过她提到的草炉饼,倒是吃过一种鞋蹄饼,做法颇有些相似。卖饼的是一大汉,工具是一种铁皮大桶,原来的用处可能是装油的也不一定,以前总在工地上看到很多这样的废旧大铁桶,表面上早已被雨水打得锈迹斑斑。这样的废桶,拣了来,里面用水泥厚厚地糊上一层,干后,下面可以烧煤火,上面用来烤东西。

记得这饼很是便宜,2角钱一个,做小孩子的早餐不多不少,正好一顿。卖饼的大汉从一大砣和好的面里揪下很小的一个剂子,揉搓两下,用面杖赶长,稍抹一丁点油,将胡椒面、盐洒上,卷起,一压,再擀成长椭圆形的一个饼,貌似布鞋的底子,这大概是这饼名字的来源。汉子戴上厚厚的粘着黑煤烟的手套,放进炉里贴着炉壁。烤好一面,还要翻过来再烤另一面。买饼的人围在炉边等待,一炉可以烤个六七个,大家就这样一班一班的轮着。现在看来,这少油烘烤的食物应该算是健康早餐了。

烤好的饼,干干的,两面都黄黑黄黑的,吃在嘴里外脆里韧,有胡椒淡淡的香味,很有嚼头。不过这饼一定要刚烤出来就吃才够味道。

我的母亲是不喜我到外间买东西吃的,认为不干净,但这鞋蹄饼,同上学的孩子天天都吃,我在炉边也巴望着看过许久,母亲终于耐不住,给我买了,以后也常买来吃。突然有一天,母亲郑重的说,从此以后再也不许上那摊上买饼了,因为有人看见那做饼的大汉,一手剃完鼻涕,又接着和了面,足见这饼不干净,想想大有吃人鼻涕之嫌。我虽爱吃,但每每想到此,顿觉恶心,从此,再也没有吃过这鞋蹄饼。

(今天突然查到老北京曾经有过一种街头巷尾的平民烧饼,叫吊炉烧饼,状如马蹄。是典型的清代小食品,寓意让臣民为统治者效“犬马之劳”。马蹄烧饼分“椒盐马蹄”和“水马蹄”两种,前者色红,故称“红马蹄”;后者色白,故称“白马蹄”。因阳用吊炉烤制而成,因此又通称“吊炉烧饼”。 我想着鞋蹄饼的渊源大概可追溯到这里了。)

1 comment:

  1. 哈,这个我巨喜欢吃。小时候我们那里(武汉)就叫它烧饼。你说的做法跟我见过的一模一样。我从小学回家的路上,经常很痴迷地看卖饼的师傅做饼。看了太多次以至于我觉得给我那样的一个炉子我也能做出同样的烧饼来。

    好吃好吃。。。现在已经吃不到那样的美味了。。。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