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30, 2006

ICO、Shadow of the Colossus与Chirico的比较阅读

没想到Ico也跟电影似的,在世界上发售不同版本的海报。我手里的是美国版,在网上找到了日版跟欧洲版。美国版的海抱弄得像star war, 直白易懂;而另一个版本的封面,让人一眼看去就不忍放开。最令人惊异的是,这张海报竟跟De Chirico(基里科)的一幅Melancholy and Mystery of a Street 1913画如出一辙,线条利落,色彩鲜明,光线柔和,形式感极强,一时间对插画师大赞不已,因为他学得真是很到位。

不仅是视觉上的借用,甚至整个游戏的精神都借用了Chirico的东西。Chirico很多作品都呈现出一种孤独、异样的感觉,本该人潮汹涌的广场、车站,在他的画里都是空旷寂寥,只有一个雕塑静躺或是一两个怪异的人影。很多透视不合常规。这些因素让他画中的场景充满着奇怪、忧伤、隔绝甚至有点恐惧的超现实主义味道。回味ICO跟Shadow of the Colossus(ICO的续,俺正在奋斗的一个)两款游戏,精妙之处是二者都借用了Chirico画中的精神气质——孤独、忧伤而神秘。当然,就这两个游戏而言,我以为Shadow of the Colossus给人的感觉更游戏一些,找怪杀怪;ICO则更接近Chirico画中的气质,更接近超现实主义的精神内涵。整个游戏都是牛角小人孤军奋战,没有交流,人物置身在一个陌生的巨大空间,似乎永远也不会结束地寻找逃出的方法。

超现实主义很重视梦境的经验,他们的画往往不合逻辑,给人异化、失落的感觉。而ICO中两个孩子的相遇也源于一场梦境,如果最后结局如我前文说述一般就再恰当不过了。好像庄周梦碟一般,不知身在梦境还是梦境便是真实。可惜呀可惜,ICO有了个我不喜欢的尾巴。

Anyway, 对这两款游戏还是比较推崇的,在此把Chirico的画跟ICO的日欧版海报一同贴上以供比较。不知道在国内发的是哪个版本,有知道的朋友请告诉一声。(为什么在美国发行的是个如此平庸的版本?是不是说美国人没文化啊?哈哈)

Friday, December 22, 2006

马来西亚肉骨茶

Paul同学不止一次提到过这道赞不绝口的南洋菜,据说狮城最著名的肉骨茶老字号店的一个普通员工还坚决拒绝香港特首曾荫权要求晚间品尝该店肉骨茶的要求,引起了一场不小的“肉骨茶”风波。Paul还创造性地发表了这样一个论断,要是有人在Yale外卖午餐的摊点卖正宗的肉骨茶,保管挤跑那里所有的小推车。

在加州的大华超市买到了肉骨茶的料包,回来便也试了一试。中午炖上去的,到了两三点钟的时候,奇香扑鼻而来,忍不住瞅了一眼,隔壁住的老外也忙不叠地跑出来,问我做的是什么,他说闻起来味道好极了。过了一会,他要跑出来问了几句,然后说他实在受不了,这味道把他谗虫全勾出来,他要出去吃东西了。

晚饭当然是享用这道美食,把喷香的排骨取出,蘸了酱油跟红辣椒吃,那味道就甭提多美了。

我不知道酱料包里的料究竟是什么,在网上搜到这个谱,可能各地的做法稍有不同。(当时没拍照,甚是可惜)



用料: 排骨 水 蒜头 蘑菇 油豆腐 青江菜 香菜

做法:

排骨2公斤 水4000cc 蒜头3粒 蘑菇(或冬菇)1罐 油豆腐10个 青江菜2棵 香菜适量

香料:

党蔘25公克 杞子10公克 川芎5公克 黑枣5粒 甘草3公克 陈皮2片 桂皮(长约5cm)1片 八角2粒 罗汉果1/4粒 当归1片 大茴香1/2小匙 花椒1/2小匙 胡椒粒1/2小匙 桂枝1/2小匙 甘蔗(长约10cm)2枝

调味料:

上等酱油1/2杯 盐 适量

作法:

1.将香料中的胡椒粒拍碎,甘蔗拍扁,与其余香料一起做成香料包备用。

2.将排骨切成5cm长段,汆烫备用;蒜头拍扁,青江菜汆烫备用。

3.将香料包、调味料与水放入锅内煮滚,加入排骨段、材料B,转小火熬煮约1小时至肉软。

4.食用时再放入青江菜及香菜即可。

精华好汤

肉骨茶可分为两种,分别为新加坡或马来西亚式,台湾一般较为熟知的为马来西亚式,两者除香料不一样之外,中药的浓厚度也是主要影响口味不一的地方。

波士顿印象



去波士顿的当天暴雨狂风,高速上奔驰的都是匆忙赶回家过Thanksgiving的人。不到两小时,车子就堵得动弹不得,瓢泼的大雨更是把人心撩拨得焦躁不安。而我则焦急不安,想找个卫生间,因为从早上八点出门,到中午十二点我们都没能停顿一下,现在更是不知何时才能蹭到高速出口。

比原定计划晚了两个多小时到达波士顿,差点没打电话找朋友来接,因为我们似乎转错了方向,完全不知道怎么绕了。大城市非比我们居住的穷乡僻壤,长期待在乡下,都傻了。 其后的几天,波士顿艳阳高照,倒也没辜负了我们。

最早听到波士顿这个城市,来源于中学英语课本里那篇关于泰坦尼克的故事,那位舍己救人的女孩子把生的机会留给了别人,那艘船正是从波士顿起航的。后来的历史课本也讲到了很多关于波士顿的内容,最能令波士顿人自豪跟骄傲的当属那艘“五月花”号,正是这些最早的流亡清教徒迈出了一个新国家诞生的第一步,在此后引爆的独立战争又为美国的建国吹响了号角,波士顿身上打着美国独立发展不可磨灭的印记,相比之花花世界的纽约,波士顿好像一个成熟而敦厚的长者,他自身透出的阅历丝丝缕缕渗出的魅力含蓄而有力道,好比中国的北京与上海,上海再摩登,始终不能拥有北京的那股绵厚劲。

wikipedia上说,波士顿还有个别称叫做Beantown,豆豆城,盖因殖民地時期,波士顿这个地方,有一種著名的佳肴:糖漿(molasses)烤豆子。就是將豆子裹在糖漿裡,烤上几個小時。满城飘香的烤豆子,使得這個城市获得了豆豆城的昵称。听起来很可爱亲切的样子。

这次是应杨昆、惠凌夫妇相邀,他们的家就在波士顿著名的Cambridge区,紧邻Harvard跟MIT。Harvard Square里Harvard先生的神秘左脚已经被游人们摸得锃锃发亮,我想我应该默念她那句著名的校訓,Amicus Plato, Amicus Aristotle, sed Magis Amicus VERITAS.(“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然后仔细摸摸那脚,没准能借来学业好运呢,可惜很多人摸着就不肯走,让我没了机会,咱也不好意思上去跟人抢啊。还是回了Yale,找找校园里有没有什么神秘左手之类的雕像,一次摸个够。


MIT的垃圾大楼是早早就安排在行程计划中的。盖里的这个建筑,读书时就满心向往了,如今实物矗立眼前,还真有做梦的感觉。这个垃圾楼建得有声有色,关键一点是,从任何角度,任何方向去看,她都给你不一样的景观,你无法猜到下一个位置看到的会是什么样的形式。一个死的建筑就这样突然活了起来,而且给你出人意料的惊喜。尤其是走到某入口前,变幻的光影效果仿佛让你有置身舞台的荣耀感,小孩子兴奋地在这里欢呼,每个人的心都雀跃起来。




波士顿有一些I.M.Pei建筑事务所的作品,主设计师可能不是I.M.Pei本人,但走近John Hancock Tower,贝氏烙印显而易见,几张照片过后,突然对他的设计意图心领神会了。这座当年备受争议的“高塔”遭受过贝氏设计的Louvre Pyramid一样的命运,起初的漫骂与其后的称赞,可惜的是,以前对公众开放的60层自世贸倒塌后,出于安全原因而关闭。我们还看了贝氏几个其他作品,我倒是没想到老贝同学原来这么多产啊!

驱车围着查尔斯河转转,很舒畅的感觉,想象着深秋时节,满树红叶的新英格兰地区特有的景观,一定会把查尔斯河装点得犹如印象派的画布一样绚丽斑斓。

我们幸运地赶上了波士顿Duck Tour的末班车,在一个晴朗略带微寒的早上坐上了鸭子车,呱呱地驶向前方。一个披着黑风衣,穿着大短裤的司机,装扮成Superman的样子,领着我们进行了一次环城之旅。Duck车果然名不虚传,在水里比所有汽车都跑得快,最陆上比所有船只都行得快。Superman先生风趣幽默的解说让我们的旅行无比快乐起来。我看见政府大楼金色的穹顶,看见著名的shopping街,看见金融中心,看见古老的或是现代的建筑,看见很有年头的小餐馆长.........,看见人来人往,冬季里的波士顿。

一个城市因为有了水而有了灵性,因为有了人而有了灵魂。

(在此感谢杨昆、惠凌夫妇给我们带来的一个美好的感恩节)

Sunday, December 17, 2006

这个游戏结局很耐人寻味

花了两周时间打完了PS2的经典游戏——ICO,如果我在看到“Fin”的时候就恰当的关机,这个游戏将会给我留下淡淡的忧伤以及难以磨灭的记忆。但是,我没有关机,而后看到了另一段动画,虽然这段动画给了我打通关后的满足,但却让我万分遗憾起来。

ICO 的主人公是一个长着牛角的小孩,他被人视为不详之人而送到一个神秘的古堡里作为祭祀的人选,小孩逃脱了绳索,却发现一个关在笼子里的白衣少女,他救下少女,因为语言不通,竟然无法交流。两个人准备逃出城堡,牛角小孩可以攀爬跳跃,而白衣少女则只能走正常人的路,不过她却可以打开每一个关着的门,游戏就在小孩不停找寻办法,破除机关,以便让白衣少女能够走到每一扇门前,途中会有很多smoke men试图抢走少女,小孩就必须挥舞木棍将他们打死。漫长的游戏里,小孩几乎一步都不能离开女孩,不然她随时都有被夺走的危险,两个人就这样建立了稳定的依赖关系,当然,对于玩游戏的人来说,实际上建立的是游戏者跟白衣女孩的依赖关系。

我就是建立了这样的关系,在打死boss以后,却听见她说,你永远也解救不了白衣少女,她必须留在城堡里。果然,镜头一转,被困在台上的少女被来自祭祀的头像发出的强光照射,已经由白转黑了,这意味着她已经变得跟她的妈妈一样了。紧接着城堡开始倒塌,刚刚打死boss的牛角小孩此刻正昏在大殿中,因为战斗过于激烈,他的两个牛角已经打断。变成黑人的女孩,走到他跟前,抱起他送到船上,小船顺着海水漂向远方,直到消失在远方。忧伤的主题音乐响起,后面是逐渐崩塌的古堡,我知道我再也救不出她了。屏幕上开始播字幕,图像是两个孩子彼此曾有过的经历回放,很是煽情,此时,我就像看了一部悲剧一样,心里怪难受的,然后突然有了种奇妙的感觉,不是每个游戏都可以皆大欢喜,打通关也不意味着你就是赢家。

可惜的是,在一切都结束了以后,居然又补了个动画,小男孩的船漂到了岸边,醒了后的他四处奔跑(由游戏者操控),终于在海边一角发现了昏在岸边的白衣少女。嘻嘻,这到变成喜剧了。不过怎么说呢,还是喜欢那个悲剧的结局,让人回味很久。



Tuesday, December 12, 2006

纪念爱德华·蒙克


今天是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的诞辰。去年大概这个时候看了一部关于Munch的长达三个小时的传记电影,由于听力不是太好,看得一知半解,只能对Munch的生平做初步了解。

读书时看过不少Munch的画,尤其是那幅scream,红得有些发焦的色调,扭曲的线条,僵尸般的头颅,惊恐的表情,透着焦灼不安、动荡恐惧的味道,谁知道画家当时想什么,又有什么样的事情令他产生这样的情绪,他的恐惧是什么?在看了Munch的生平后大致可知一二。一个从小到大都被死亡包围,生长在有着精神病家史的环境中的人,怎么能不倍感压抑、恐惧与彻底悲观呢?


“为什么我与别人不一样?为什么我生来受到诅咒?为什么一定要来到这个世界?”——爱德华·蒙克

Munch的一生是孤独的,自身的病痛加之精神上的压抑与折磨,让Munch的身心遭受了巨大的折蒙,Munch后来
说: “病魔、疯狂和死亡是围绕我摇篮的天使并且他们伴随我一生。”也许正是这种精神上的巨大创伤与心灵的崇高力量才使得Munch选择拿起画笔,用做画的方式表达自我,更确切的说,只有通过这种表达方式,孤独痛苦恐惧的Munch才能获得精神上的释放,或者说是一种治疗。悲也好,喜也罢,这样的命定的安排成就了一位伟大的画家,让我们体验Munch心灵深处悲痛绝望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他画作的震撼力量!


相关链接:
http://www.qqread.com/shufa/p272610.html

Saturday, November 18, 2006

movie list(55) Crank

刚开始看觉得镜头语言很象猜火车,感觉上很英国式的片子,后来发现导演是美国人,呵呵。

比较另类的黑帮片,料抖得比较足,很有看头。

海报有三个版本,呵呵,美国版的最俗喽。





movie list(56) Underworld

又是一部根据漫画改编的电影,开头的镜头象极了漫画。

故事就象殖民时期,美国白人跟黑人的故事,呵呵,主子与仆人,身份与血统,压迫与反抗,效忠与背叛,还有无休止的杀戮⋯⋯,不过最后,还是让爱情超越了一切。

故事显得老套了,不过说是漫画就可以理解,总是把简单的事情故弄玄虚一番,再加点魔幻色彩就可以整出个某一类的什么漫画了。

这回当的是个高清版,我觉得在电脑上看不出什么差别,Paul同学说还是有的。 @%&*~

Friday, November 17, 2006

视觉谎言

上周跑到加州的Mystery Spot,见识了一下球爬高处,人立墙壁的奇境。
自己是一路上忍不住的笑,大家都以一种不可思议的角度立在地面上,各子越高,奇怪的样子越得到彰显,就这样,大家你看我笑,我看你笑,觉得不可思议又没办法解释,加上导游眉飞色舞地解说,弄得神乎其神,更觉得此地深不可测。

我当时居然深信,地球的重力场一定出了问题,难道我们不只是有唯一的磁极吗?导游的水平仪在眼前晃,神秘房子里头晕目眩的感觉是那么真实,如果说这一切不是因为重力场改变了的缘故还能因为什么呢?

Paul一口咬定是个视觉玩笑,纯属骗人,我同他争了半天,他说自己去wiki吧,我不服气,结果wiki给了解释,同时提供的链接里居然画出了mystery神秘秘密的解释图,哇!难道真的是视觉谎言,难道人对视觉的依赖竟有这么大?

如果我再去一次,最想带上两样东西:其一,一个水平仪;其二,一个盲人。

女人一生追逐的30个梦想之地

无意间撞进的网站中载了这本书,没有时间扫完细节,这是编者为小资们营造的一个世界,这些城市或来自大家耳熟能详的烂漫的代表;或来自一部哀婉的电影;或来自曾经辉煌的文化遗址;或来自纸醉金迷的繁华世界⋯⋯。

我是个喜欢行走的人,如果有机会跟闲钱,最大的愿望就是Travel,用老话讲就是出去见识见识,古人有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然后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圆满。可惜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路可以走,我们穷其一生又能行多远呢?因为我们胆小,因为我们不能有所舍弃,因为我们不够纯粹,因为我们不够理想,所以我们的旅行只能是最浅层意义上的行走。

我也很敬仰徐霞客,家里有本《徐霞客游记》,凡有准备去书中提到的地方,必先看徐霞客的游记。我很难体会一个孤独的行者不停”在路上“的感受,越过千山万水,走遍大江南北,终究是要去寻求什么呢?是他的精神家园吗?相比之于他,我们现在意义上的旅游显得多么微不足道,当一个人把一件事情当作一项毕生的事业去做时,他连带他的事业就成为一件很伟大的事情。

·1.威尼斯 ·2.布拉格 ·3.加德满都 ·4.北京 ·5.奥斯陆 ·6.开罗 ·7.西藏 ·8.海德堡 ·9.京都 ·10.巴黎 ·11.西安 ·12.开普敦 ·13.香港 ·14.旧金山 ·15.敦煌 ·16.雅典 ·17.大堡礁 ·18.马丘比丘 ·19.夏威夷 ·20.丽江古城 ·21.复活岛 ·22.罗马 ·23.纽约 ·24.九寨沟 ·25.卡萨布兰卡 ·26.喀什 ·27.维也纳 ·28.马尔代夫 ·29.卢塞恩 ·30.苏格兰高地

显然,我对他的列表是不满意的,就像我前文说的,这只是为小资们营造的附庸风雅的世界,大家有兴趣不妨也列列你们认为值得去的地方,如果是我的话,还会有这几个地方:

南美洲的亚马逊 非洲的 尼罗河 黄河源头 陕西的彬县 美国乌德塞得 撒哈拉 安第斯山脉 佛罗伦萨 诺曼底

Sunday, November 12, 2006

不速之客

Paul同学在客厅打电脑,突然听见厨房的塑料袋发出“簌簌”的声音,定睛一看,一只长长的尾巴摆来摆去,前面连了个滚滚圆的身体,深灰色的有极好柔韧性的东东。 Paul慌忙讲给我听,还用说吗?我准确地得出结论------mouse。

吃惊之余,我竟然问出这样的问题:“美国还有老鼠吗?”。呵呵,事实证明:美国不是天堂,中国有老鼠,美国也少不了,而且就前次看过的Over the hedge来说,美国除了有普通的灰老鼠外,还有更狡猾的负鼠,会装死的那种。

以前只把松树当老鼠,如今老鼠真的跑进门来反倒不相信起来。在家里四处找找,想找到老鼠进出的洞口,除了前天刚修的管道口处有些缝隙,没有什么新发现,可是这么小的一个缝,老鼠也能钻进来?这老鼠功力还真不错。打电话给房东,他说要找pest control,就是over the hedge里的那个壮家伙,呵呵,我倒是有机会看看美国的杀虫队有多厉害了。

Friday, November 10, 2006

说说我在美国的几次考试

从小到大,好像都被考试包围着,以为上了班后可以跟考试say bye bye了,哪想到还有普通话考试,教师上岗考试,职业培训考试,职称英语考试⋯⋯,总之不让人消停。

在这边,俺没上学,不知道学校的考试是个什么东东,但Paul说,一般情况都是作业难,考试简单。虽然没有考过学校的试,别的几样也试了试,一个是驾照,一个是英文班的考试。先说说考驾照吧,跟国内一样,先笔试再路考。笔试形式很简单,在New Haven是机考,当场知道成绩;在加洲是笔考,需要人工给出成绩。考起来也很随意,按照工作时间,随去随考,可以选择英语或是中文试卷。我是在加州洲考的,排队领试卷,到大厅里一个隔开的区域,每格像办公间一样,不同的是桌子更小更窄,人只能站着,桌上有笔,没人监考,大家做完送给评分的人即可知道成绩。这就完全靠自觉,如果我把交规的小册子带进去,或者跟旁边的人打打哈哈,一点问题都没有。试题会更换,但在一段时间内都是一样的,共有四套,随机抽取,所以有人事先搞到了四套题目的答案,进去只要知道前两道题的答案就可以猜出自己做的是哪套题,很容易就搞个满分。

路考相对来说难一些,而且也有运气好坏的问题,我认为这项考试在美国并不是很规范,我经历过两次路考,深有体会。考试的人都希望自己的考官nice,否则重考几回的可能性都是有的,这点在加州很明显,很难一次考过,有的人考了四五回都过不了,可能因为加州公路太好了,动不动就是 highway, express way,连local的路都找不到,如果不卡严点,小命很容易送掉。我的第一次路考是个亚洲考官,不知道是不是中国人,但英语很地道。考前已经在这个 DMV附近转过,我当时的房东也带我走过一次考试路线,所以当出了门,考官说左传,我就清清楚楚知道这次该怎么走了,所以开起来异常轻松,得意洋洋地开回 DMV,考官问我扒车的时候为什么先停了一下,我说看见有个车要直行,我让他,考官说,“你为什么要让他,你应该直接趴进去。”(当时想到paul同学教的,他说趴车前停车没任何问题,康州不care这个,可是加州care这个)就只差这一分,我就拿到照了。回家后仔细看了评分卷,他居然扣了我十几分的转弯时没有左右看,我想想就冤,房东说,你一定是动作不到位,在加州考试,左右看的动作一定要做得夸张才行。

吸取这次教训,五天后又去应考,这回没有那么幸运,换了另外一个城市的DMV,不知道路线,拇指还被蜘蛛咬了个大金包,就害怕拉手闸,使不上劲。考官是个大个子,看相貌分不出是哪里人,比黑人白点,有比黄种人黑很多,说话叽里咕噜的,吐字很不清楚。我刚发动车子,人家嘴里就发出“咂咂” 的声音,说什么,“你开成这个样子,怎么还敢来考驾照?”,我心里纳闷,俺刚刚开,还没出Dmv,怎么就差了呢?一出Dmv他就让我pull over,我琢磨着不会这就fail了吧,太夸张了。停好后,他让我倒车,我倒了还没半米,他就狂喊“stop!”,我自认为自己这回倒得好极了,速度控制得很好,(以前倒车总是太快)结果人家还是不满意。考试继续,他老人家嘴里总是叽叽歪歪,说我开得不好,车子老抖,nnd,俺开手动诶,以为无极变速啊!我当时气得不行,想想他是考官就忍了。这个老几下指令很晚,每次都是车到当口了,突然跟你说左传,右转,马上到红绿灯了跟你说换lane,nnd,大爷我过了红绿灯再换的时候就被他大骂一顿,我跟他说,请他发音清楚点,人家来火了,问我哪个音没发对,还说,上车前不是问过我听不听得懂英语。我也不是好惹的,开到此,想到今天反正也fail了,姑奶奶我就跟你理论理论。我说我听得懂别人的,就是听不懂他的,他也气急了,说他说了几十年了,还没有人听不懂他的。总之一路开一路吵,后来我烦了,干脆把车开到一边停下来,说我没法开了,说他让我紧张,而且俺还在这句话中加了个“ do”,并且重读。这个老几开始还跟我理论,看我很硬到是软了,说了句,“then go back to DMV”。我一听高兴了,求之不得,赶紧发动车子往外开,他还冷嘲热讽说,“我不给你指路,你知道怎么开回去,你还挺行的”。我懒得理他,自顾自开车。没想到后来他突然来了180度大转弯,nice得像换了一个人。此时他已经不像考官,到像教官,每开到一个路口前,就会问我,看见前面有stop sign没?我说看见了,他指挥在此牌前停,然后指挥我左看右看,然后转弯,就这样,几乎每个路口都是这样开过来的,如果我死火了,他也不再说我,而是叫我relax,弄得我很不好意思。最后开回Dmv,我也没指望拿到驾照,谁知这老几竟然说,我知道你今天很紧张,你平时开车应该比这个好很多,虽然你今天发挥得不好,但我还是把照给你。天哪!我头都晕了,真的假的?这考试太滑稽了。我上回开得那么好,考官fail我了,这回开得一塌糊涂,居然pass,这未免太戏剧了。他后来解释说,他一看我开个手动车来考试就紧张起来,甚至比我还紧张,所以说话就重了点,但是他不是故意的,还说他也害怕丢命,当然我也应该save my life,等等,我当然也顺着话茬说,说我平时开得还是可以的,上回是动作没到位,考官fail我了,今天是实在太紧张,而且手还肿得亮晶晶的,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反正两个人客气了半天,我还象征性地问了几个问题,他也耐心解答了,我就高高兴兴领我的临时驾照了。想想这次拿照,一定是因为考官怕我complain他,他为了保饭碗才给我的,哼哼,美国考驾照也不是很科学的。我们房东就是因为要告考官种族歧视才拿了照的,嘿嘿,这招在美国真管用。

这是考驾照,还考过英文班的课程。一次是分级考试,报名后根据考试分班级,那考题很是容易,我的感觉是,我们从国内考场一路拼杀过来,这些题目,如果用国内老师教的做题技巧,根本不需要读文章都能搞对。考完后,老师说你直接上高2班吧,这班是收钱的。去了才发现,高2班里几乎全是f2, j2,大家的英语测试水平根本不需要再来学日常英文,ESL根据这个需求办了高2班,也就是高于advace1的另一个班,因为不在计划之内,所以要收学费。但想想也很惭愧,竟然可以上advace 2班,为什么连英文都说不chen tou.

现在上了个New Haven volunteer的一个英文班,刚上两次课,老师就说有个测验,还跟我们说,考试没什么,希望大家不要因为这个就不来了。他还说这个考试很 stupid,是政府要求的,否则就拿不到这个项目的经费。呵呵,美国人有些真是真实得可爱,什么都跟我们说。考试也很随意,大家都坐在一个大桌子上,静静做题,没有任何人交头接耳,分数不重要,自己掌握没掌握才重要,这种考试,你考起来会觉得很舒服。

人生处处是考场,在美国考试,总觉得压力不是那么大,当然,我经历在这边经历的考试屈指可数,不具备说服力哦。

Thursday, November 2, 2006

迷信害死猫

Halloween日子将近时,各个报纸都报道了shelter都发布了禁止在节前领养黑猫的通告。原来西方社会是很忌讳black cat的,有说法讲,如果你看见黑猫从你面前穿过,你就要倒霉了,所以黑猫过街,人人喊打。可怜的黑猫,平时就不能有安生日子过,到了Halloween Day, 还会被一些人故意领养走了,以血腥的方法杀掉,或烧死来完成某些迷信活动。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美国各地禁止节前领养黑猫,即使是这样,许多无家可归的黑猫还是不能得到善待,一些teenages把抓来的黑猫,剃光了毛,刷上orange的颜色,Halloween Day是孩子的节日,却变成了黑猫的受难日。就在上周末,还看了《cat people》,里面的那个动物就是全黑的。

细细想来,在美国还真没看见过黑猫呢!咱们亚裔文化倒是没有黑猫带厄运这一说,在英文课上,我说,将来我就去领养可怜的黑猫,结果有同学反对,道理很明显,即使你不忌讳黑猫,你的邻居也会很忌讳,这样关系很可能会因为一只黑猫的缘故而变得很糟糕。这话倒是提醒了我,而所有在座的非亚裔的同学都表示绝不会养黑猫。很难想像,几千年前的迷信在现在社会还根深蒂固。最另我想笑的是,班上的几个中国学生非要跟老外攀什么近乎,愣说咱们中国也有忌讳黑猫一说,还拿出《黑猫警长》做例子,我当时差点没晕过去。

他们还说咱中国也过Halloween Day,好像把咱们说说得很国际化似的,而明明就在上课的当天是我们传统的重阳节,却没有一人说起,我真是气死了。干嘛老弄得我们很崇洋媚外的样子,咱中国人就该把自己的节日好好过过,过不好才是我们应该感到羞耻的事情。在Yale,每年各个国家的学生都会搞自己新年的庆祝会,搞得最差最不像样子的就是咱们中国的。去年我去参加了日本的新年会,整个Yale日本学生能有几个?看看别人的新年会搞得有声有色,难怪西方人都认为日本是东方艺术的起源呢?不过也是,人家日本就是做得好,继承得好,保留得也好,创造发展得更好。想想这些,有时都会很惭愧。

Thursday, October 26, 2006

movie list(52)The Weeping Meadow

The Weeping Meadow

(Theo Angelopoulos, Greece 2004)

这次 Whitney上放的是希腊导演Angelopoulos的新作,The Weeping Meadow。这学期去Whitney看电影比较少了,不过这部可是早早就勾上了。看完后,感觉就像拣了宝一样,要是没看就太可惜了。影片结束,影院中很多人还坐在凳上,一只等待片尾乐曲结束才起身,这种油然而生的对此片的尊敬,让我不得不佩服,大师就是大师。

故事并不复杂,一个逃亡的女孩,被希腊移民带回希腊,女孩长大后,他的继父欲娶其为妻,但女孩已经爱上了继父的儿子,于是在结婚当天与男孩私奔,从此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女孩的丈夫靠拉手风琴为生,曾与女孩有过一对私生的双胞胎儿子。丈夫后来为了自己的音乐理想只身去了美国,渴望有一天能把妻儿接回身边。妻子在希腊辛苦抚养着孩子。二战开始,妻子被逮捕,忍受天窗生涯的折磨,失去了丈夫,儿子的音训。多年后,释放的妻子找到的却是战争中分属敌对两方的儿子的尸体,与一封四年前丈夫写的信,(丈夫为了能见到妻儿,在美参军,希望能回到希腊,却死于太平洋战争),“⋯⋯梦见你弯下身体,伸手触碰这片湿漉漉的草地。抬起手时,几颗露珠,竟如泪光般地落下⋯⋯”,点出全题。

看这片时,有些细节导演处理手段之高明,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吴清源》,怎么田壮壮没学来呢,把个电影拍得稀里糊涂。我对希腊的历史了解甚少,可是看The Weeping Meadow,我就猜出希腊在二战后一定经历了内战,回来google了一下,果然如此。女主角在监狱中的生活没有拍,但从她出狱昏倒后,最里痛苦呢喃的话语,“I have no water. I have no soap. I have no paper to write to my sons. Are you English?⋯⋯ ”,我们对她忍受的恶劣条件,思念亲人,以及监狱不停更换不同部队的管制等这些情况,一下明了,简单的一个细节,传达了如此丰富的信息,而面对昏死过去的母亲,无人不动容。这样的手法,比拍她在监狱如何忍受非人的待遇,如何思念亲人,到达的效果要强之百倍。所以说,吴清源没拍好,是田壮壮功力不够。

该片的电影原声也相当出彩,在此不多说,Eleni Karaindrou在某种意义上也许真的是Angelopoulos的知音。下面的网站可以视听该片原声,不过每首都只能听一分半钟,如果喜欢,就请买碟吧。或者谁有,跟大家共享一下。

http://www.jazzecho.de/product.jsp?eanPrefix=06024&articleNo=9813327&mode=productDetails&details=true&name=The+Weeping+Meadow

Monday, October 23, 2006

Sunday, October 22, 2006

movie list(51)The Banquet

夜宴

冯小刚同学就这样跟莎士比亚做了一次爱,看得我们狂笑不已,完全没了悲剧气氛。

自打李安凭《卧虎藏龙》问鼎奥斯卡后,中国的这几个电影大腕纷纷上马拉弓功,大有不射个奖就不罢休的气势。张艺谋连上几个大制作,陈凯歌也毫不示弱,还要加上故弄玄虚,如今冯小刚也迷恋此术,为自己转型大造烟幕。可惜的是,人人都画虎不成反类犬,偷鸡不成反惹一身骚。

冯的野心更大,第一部大片就直冲莎士比亚而去,不过拍之前也应该好好看看黑泽明前辈的《蜘蛛巢城》跟《乱》,揣摩清楚了再搬个中国式的哈姆雷特也行,怎么就弄了个如此糟糕的东东出来,外国人看了不知作何感想,不过俺中国人看了,悲剧就成闹剧了。

此片中最不着边际的就是台词,张艺谋的十面埋伏已经让我们笑够了,冯小刚又出来凑热闹。还有那些刻意夸张的杀戮镜头,是想学李安武侠电影中的优雅吗?还是要让我们欣赏他的美感?怎么看怎么觉得好笑,冯导自己大概都不明白自己要表现什么吧?该紧张的紧张不起来,该放松的又没松了去,我看,他还是老老实实去拍贺岁片好了。

这个夜宴吃得真的不怎么样!

Friday, October 20, 2006

发两张旅途中的照片

摄与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彩虹:已经很多年没有看见过这么大的彩虹了。



人间仙境:





静谧:本来有白鹭飞过,可惜不在这个角度。

我的观影记忆(七)--毕业生 The Graduate

Are you going to Scarborough Fair
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

Remember me to one who lives there
She once was a true love of mine…….

我听英文歌起步很晚,入大学前嘴里会哼的就只有两首,happy birthday to you跟ten Little Idian Boyes,后者还是初中英文课本上必学的一首。一个偶然的机会,却让我疯狂的找寻那些八十年代的口水英文歌喽。

那是一次美好的邂逅,无意经过某个宿舍窗下,一阵轻柔的木吉它飘入耳里,带着一丝丝幽怨的潜吟清唱,反复吟咏的旋律,主歌副歌完美的糅合在一起,那么美妙的和声,让我驻足了许久。后来听有人提起这是一部电影的插曲,我就向往起来,什么样的电影才会有这样美丽的音乐呢?

终于有一天,“西宫”的节目单上排了这部影片《毕业生》,我欣喜若狂,拿着红笔早早打上了勾。有这样一首忧伤的民谣,我胡乱猜想着故事情节,八成是讲述很感伤的离情别绪的。那时侯的我实在是好那口,最喜欢的就是那种“为赋新词新词强说愁”的调调,好像很blue的样子,感觉上这部电影实在是对上了胃口。

那时毕业之于我还是遥遥无期的事情,我异想天开的认为这部电影可以让提前感受一下毕业的气氛。

节目单上赫然印着Dustin Hoffman的名字,就冲着这名字已经让我垂涎欲滴了。那是中学时在看《成长的烦恼》中留下的映像,玛姬在跟自己的孩子谈到自己意外见到Dustin Hoffman时,双眸立时双奕奕闪光,眼角爬满了陶醉的笑纹,可见玛姬对这位演员的钟爱有加。这个身高只有1.63米,小眼睛,大鼻子的人就这样留在我记忆里了。经过我的一番大肆渲染,再加上亲自对这首歌地悲情演绎,宿舍里的姐妹们对这部影片的热情空前高涨,接下来就是等待放映的日子了。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我们欢天喜地准备去看毕业生时,却遇见狂风暴雨。武汉是个多雨潮湿的城市,尤其到了夏天,暴雨经常不期而至,打乱生活。本以为这场雨会使观影活动受到影响,未曾料到,大家的意见却恰恰相反:《毕业生》就该这样的天气去看啊!大概我们对这部片子的共识都是一个关于离别忧伤的故事了。于是乎,六个女生,三把雨伞,顶风冒雨地出门了。

雨太猛了,风也太大了,伞被吹地翻过来好几次,踉踉跄跄地终于到达西宫影厅,精神可嘉。当我们浑身湿漉漉地走进大厅时,居然看见上届建筑学的师兄们已经安然坐在位置上,人数之多,差不多占了影厅的1/4,而他们每个人几乎在同一时刻,用同样诧异的眼光注视着我们六个女生,好像我们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一样,一时间倒是把我们先镇住了。有个师兄发话了:“你们几个,居然冒这么大的雨来看这部片子!”我们很不解,心里琢磨着,我们怎么就不能来看了?好在灯光很快暗下来,故事要开始了。

原来毕业生讲述了一个刚毕业却又对未来感到迷茫的大学生,经不住他家来客中的一位成熟女性的勾引,与她发生了暧昧关系,但同时他又爱上了这位太太的女儿。当事件暴露后,影片的矛盾冲突更加激烈。最后的结局当然是美好的,毕业生坦诚自己的过错,并向心爱的人表达爱意。在片子的结尾处,本恩冲进教堂“抢婚”的那场戏将全剧推向高潮。也成为后来很多电影竞相模仿的浪漫爱情的典型范式,简直都类型化了。但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简直浪漫得不行(武汉话:意思是很浪漫很浪漫,用上海话来讲就是,不要太浪漫)啊!甚至幻想着自己将来也会有这么一番遭遇才好。至于后来两人会不会像所有童话书的结尾那样“从此以后,王子跟公主过着幸福的生活”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看完后终于明白师兄们看我们的眼光了,想想还真尴尬啊。

查阅了有关这部影片的简短评论,称这部影片是使好莱坞电影从纯粹的“逃避现实”消遣品逐渐变成“反映现实”的艺术品中的一部重要作品。我对这些都不怎么感冒,只是钟爱片中的音乐和Dustin Hoffman的表演,多年后能萦绕我心头的还是那首如泣如诉的哀婉的歌曲,以及对这首歌无限地玩味与揣测。后来看见有人把她翻成了诗体格式,觉得甚好。


问尔所之,是否如适
蕙兰芫荽,郁郁香芷
彼方淑女,凭君寄辞
伊人曾在,与我相知

嘱彼佳人,备我衣缁
蕙兰芫荽,郁郁香芷
勿用针砧,无隙无疵
伊人何在,慰我相思

彼山之阴,深林荒址
冬寻毡毯,老雀燕子
雪覆四野,高山迟滞
眠而不觉,寒笳清嘶

嘱彼佳人,收我秋实
蕙兰芫荽,郁郁香芷
敛之集之,勿弃勿失
伊人犹在,唯我相誓

烽火印啸,浴血之师
将帅有令,勤王之事
争斗缘何,久忘其旨
痴而不觉,寒笳悲嘶

当然片中还有大家很熟悉的歌曲Sound Of Silence,以及Mrs. Robinson,也让我认识了Paul Simon,和Simon & Garfunkel乐队,现在回想起来,我对西方流行音乐产生兴趣大概最早是由这部片子开始,由Paul Simon领航的。以后找了很多这个乐队的歌曲,果然经典得了得。像什么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My Little Town等,都被许多电影电视引用过,至今传唱不衰。

注:关于这首歌
1966年底,又一张主要以西蒙在英国期间创作的歌曲为主的专辑出版了。专辑的名称《欧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是专辑主打歌《斯卡布罗集市/颂歌》(Scarborough Fair/ Canticle)中的一句歌词。此歌原是一首古老的英国民歌,其起源可一直追溯到中世纪。它曾被英国民歌之父麦考选进他编辑的一本介绍英国民歌的书中。后来英国民歌手马汀·卡西(Martin Carthy)在原歌的基础上加进了自己的再创造(尤其是里面那优美的吉它伴奏),把它变成了一首非常优美的爱情歌曲。西蒙在英国时从卡西那里学会了这首歌。他又再创造性地把自己写的一首反战歌曲《山坡上》(The Side Of A Hill)作为副歌和这首歌混在一起,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加芬克尔为副歌作了曲,成为歌中的“颂歌”部分。两人在录音时利用多轨技术把多个声部叠加在一起,使人声显得特别丰富。当年崔健在“七合板乐队”出版的一张专辑里曾翻唱过这首动听的歌曲(括号内是同时唱出的《颂歌》的歌词):

  斯卡布罗集市/颂歌

  你要去斯卡布罗集市吗?
  那里有醉人的香草和鲜花
  那香味让我想起一位住在那里的姑娘
  我曾经是那么地爱她

  请让她为我做一件麻布的衣裳
  (山坡上那片绿色的丛林中)
  欧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
  (顺着麻雀在雪地上留下的一行脚印)
  没有接缝也找不到针脚
  (在毯子下面找到一个山的孩子)
  那才是我心爱的姑娘
  (他睡得正香听不到山下进军的号角)

  请她为我找到一亩土地
  (山坡上落叶稀疏)
  欧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
  (汹涌的泪水冲洗着大地)
  座落在海水和海滩之间
  (一个士兵正在擦拭手中的枪)
  那才是我心爱的姑娘

  请她用皮做的镰刀收割庄稼
  (战斗激烈,红衣士兵冲向敌阵)
  欧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
  (将军命令士兵杀死敌人)
  再用石南草札成一堆
  (战争的目的早已被遗忘)
  那才是我心爱的姑娘

  你要去斯卡布罗集市吗?
  那里有醉人的香草和鲜花
  那香味让我想起一位住在那里的姑娘
  我曾经是那么地爱她

  对于歌曲的意义我曾见过许多种解释,以前在国内曾有人认为欧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这四种植物都具有很浓的香味,这种香味让歌者联想到了斯卡布罗集市,而歌中作者提出的那些要求其实是在考验那个姑娘的能力。崔健的那首翻唱就是这么认为的。而卡西则在他自己的版本中指出,这四种草药在英国传统中都和死亡有着某种的联系,它们都被认为是能抵抗死神的草药。联想到歌中演唱者要求心爱的姑娘做的那三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似乎是在暗示那位姑娘已经死去了,歌者正虔诚地祈祷,让死神把她还回来。

  最近有人经过研究,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解释。歌里的那个斯卡布罗集市其实是暗指那个姑娘毫无原由地离开了这位歌者,而歌者对姑娘提出的这些完全不可能实现的要求是在向她表明,爱情有时必须要求双方做出在常人看来不可能的事情才会持久。当一个人为了爱情去尝试明知不可能的事情,才最能表明他(她)对爱情的忠贞。而欧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这四种植物则在中世纪时的欧洲分别代表善良、力量、温柔和勇气,这也是歌者对姑娘的期望。不管当初歌者的动机是什么,此歌那独特的词句和优美的旋律使得她永远地和爱情联系在了一起。这首歌的出版曾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本来谁都有权翻唱一首属于民歌范畴的歌曲,可西蒙和加芬克尔的唱片内没有按惯例表明这是首改编歌曲,结果大多数听众都以为这是首西蒙的原创作品。其实西蒙根本没有必要这样做,他们两人出色的改编和演唱早已使这首歌成为西蒙和加芬克尔的标志性歌曲之一,别人想学也学不象了。
加丰克尔与保罗·西蒙组成的“西蒙和加丰克尔”乐队,在上世纪60 年代因主唱达斯廷·霍夫曼代表作《毕业生》插曲《寂静之声》和《毕业生》而走红,此后乐队解散达20 年,2003 年获得“格莱美终身成就奖”后,二人重组乐队,并举行巡演。

该片导演迈克.尼科尔斯(Mike Nichols) 今天(二月八日)获得美国电影导演协会终身成就奖。


写于二零零五年二月八日

Friday, October 13, 2006

movie list(49)Izabella

伊莎贝拉

伊莎貝拉是另一個常見的女性名字伊莉莎白的異體。它起源於希伯來語名字אֱלִישֶׁבַע,字面意思為「向上帝起誓」。摘自wikipedia.org。

影片的名字已经暗含了电影想要揭示的主题。

在加州就看了,一直没时间写,网上当的海报躺在桌面上好久了,今天翻出来,赶紧完工吧。

总的感觉还是不错的,音乐部分也很不错,要不然也拿不了柏林银熊。故事实在很简单,私生女在母亲去世后找到自己的父亲,而父亲此时也深陷困境,自身难保,两人之间的故事由此展开,一点点忧伤,一点点温暖,一点点浪漫,彭浩翔不愧有鬼才之称,如此简单的剧情可以演绎出丰富的内涵,细腻的变化,很文艺的感觉。

虽然这回的风格很不彭浩翔,但也有不少桥段流露出了“彭式幽默”:如碧欣赶走父亲几个情人的对话;酒吧小k要追碧欣的那些陶瓷;碧欣父亲上司(黄秋生)总挂在嘴边的葡国论调,在缓慢的节奏中,让人突然忍俊不禁。

梁洛施在片中的表现极好,很难想像这是个刚出道的小女孩能把人物演得如此活灵活现,以至于盖过了杜汶泽的表现,如果章子怡看了的话,应该会羞红脸吧。

片中最出彩的两段为摔啤酒瓶,跟碧欣在餐馆内唱梅艳芳的《梦伴》。

好处说了,不好的地方还是要提一提,就是关于这部电影的影像问题。应该说该片是部很不错的文艺片,比起张艺谋的那部反映父子关系的要强出很多,但是怎么看怎么都觉得影像都太王家卫了些,破旧的澳门老街,连墙上斑驳的色彩都让我忍不住想到《花样年华》;室内的墙壁刷上绿色,红色的椅子摆在客厅里,长沙发后的一展落地灯,与《花样年华》中的两个对称的台灯不同,这回是一高一矮,总让我觉得导演是在有意暗射两人的父女关系。总之,澎在这方面的处理太过模仿的痕迹,如果能够有所突破,则整体就会更好些。

Tuesday, October 10, 2006

movie list(48)women on the beach

晚上来看Hong Sang-soo的women on the beach的人显然比下午的那场要多多了,可见这位韩国导演在美国的知名度。

Hong Sang-soo的电影我只看过三部,上一次电影节的Tale of Cinema,跟前年的Woman is the Future of Man。说老实话,Paul喜欢他喜欢得不得了,我对他的片子简直是受不了,看他的片子我宁愿到朴赞郁的电影里血腥一把。

所以进场前我就跟几个朋友说,看他的电影需要极大的耐心,弄的其中的两位女士差点决定现场退票,去逛纽约大街。我们进场后迟迟不见他们三,我猜没准真的退票了。

每次影片播放前会有一个短片,这个短片让我们大家笑得前仰后合,短短的十分钟,剪辑十分老道、精准、利落。

而这次Hong Sang-soo的电影让我大吃了一惊。影片才开始,片中的导演接了个电话就把大家乐得前仰后合了。再接着往下看,有趣的事情一件接一件发生,似乎在情理之中,每次的结果又恰恰在情理之外,让人觉得真实得不得了又荒诞得可以,我突然想起一句话,“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等到灯光亮起,影片结束,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两个多小时,却是意犹未尽,只能报以热烈的掌声回应。那三位朋友走到我们这边来,我终于放心,他们没有错过,不然我可真是会不好意思到极点了。

Hong Sang-soo的电影总是讲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这部也不例外。
男人与女人——爱与被爱;

男人与男人(面对同一个喜欢的女人);
女人与女人(面对同一个喜欢的男人)。——后两个关系——嫉妒与占有

Paul同学还为这个电影提炼了Hong Sang-soo在电影中经常重复的主题——谎言与背叛。

仔细想想,人与人之间,经历最多,最微妙的也就是这几对关系了。

Hong Sang-soo同学通过一部生动有趣的影片将这些关系一一呈现在观众眼前,好像我们放大的生活,唯妙唯肖。

影片的对白实在是精彩,让你不得不佩服导演的睿智与创造力。

镜头语言这次也有了小小变化,当然仍少不了,一台摄影机架在桌侧边,两人对坐吃饭的定点镜头,这次还增加了zoom,比之前的几部变化要多不少,但个人风格仍旧明显。

(发现一个很奇怪的问题,问韩国人知不知道Hong Sang-soo同学,都知道,而且还有人告诉我说他在韩国很populpar,但不拍商业电影,所以挣不到钱。而我问很多认识的中国人,没有一个知道田壮壮的,我很纳闷,也很郁闷。

Sunday, October 8, 2006

movie list(47)The Go Master

吴清源

也是专为捧田壮壮的场去纽约电影节看此片,怎么说呢,不是很满意,尤其是跟后一个韩国片比起来,田壮壮显然弱了。

我对传记不是很了解,首先,传记书读得少,除了一本博格曼的《魔灯》耐心读完以外,充其量再加上一本《李叔同画传》,图多字少的那种,连从前宿舍女生强力推荐过无数次的《伟人周恩来》,我都没有那个心去看上几眼,干脆让她讲好了。至于传记电影,数数也没几步,《拿破伦》,很小的时候看过,印象模糊,就记得拿破伦是个小矮子;一直想看《莫扎特》,也找不到片源;看了采访关锦鹏关于《阮玲玉》的电视节目,也没看着阮玲玉;如果《焦裕禄》算是传记电影的话,那我倒是完完整整地看了这部。由此可见,我对传记电影不具备什么评判力,没有可资比较的东西,充其量就是胡诌几句罢了。

说说这部吴清源,说老实话,对田壮壮处理的开头还着实欣赏了一番,说不上什么道道,但很喜欢这个开头,吴清源本人说着“山上还有猴子”等等,他夫人的笑容,几乎全是特写镜头,随意但亲切,纪实感强。

张震出来了,知道这是年轻时的吴清源,据说吴年轻时很帅,跟张震也很像。但是影片至此开始就拍得越来越不知所云,虽然我们看到了吴清源一生颠沛流离的生活,但是整部电影结束,如果要我说从电影中看到吴清源的什么什么,我觉得只能是两个字——“挣扎”。如果说这是田壮壮要表达的东西,那我倒是很高兴,我好歹得其要领了,可是影片完毕后田壮壮的表述却跟我的体会有很大差别,要么是我太愚钝,要么是他真的拍得就不好。

影片中多处让人很 confused的地方,以至出现影片放映完毕,观众针对片中不明白的情节向导演提问的情况,最令我诧异的是,导演的解答竟与我的理解相差十万八千里,我想paul大概跟我的感觉差不多。paul说,没有看过这个人的传记,对吴清源不了解。但是我想问的问题是:是不是你在看传记电影前一定要对此人有所了解呢?如果答案是肯定,我想我就更不能评论这部电影了。

当然这部影片的摄影还是可圈可点的,有几处像极了中国的写意水墨画,不知道是不是日本真的是风景太优美的缘故。

还要说的几个问题:

1。影片中除了两三句中文外,其他全为日语对白;
2。整部影片给不了解中日文化的外国人一个概念就是——围棋是日本发明的;
3。有洋人问,你拍这部影片,你们中国人民会怎么想,会接受吗?田壮壮的回答是,“吴清源的自传《中的精神》在中国很畅销,连版五次。”。我觉得这个回答极不妥当。
4。田壮壮当天的着装实在是让我等不敢恭维。

田壮壮虽说想表现吴清源的超然物外,含蓄等等特点,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却在这部影片中看到他的野心,反而让我很失望。

备注:关于吴清源

阿城的说法,“阿城:所以,比如说,在壮壮拍的电影《吴清源》里,我在剧本里提供了我的想法,吴清源的家境就是这样。他父亲到日本学法律,回来在平政院做个科员。家里用着七八个人,典型的北京中产阶级一亩二分地的四合院儿,天棚鱼缸石榴树,肥狗白猫胖丫头,喜欢写字了,买一大堆帖来,好帖当时不便宜啊。又喜欢小说了,哗,去买小说,买很多,成箱的,也不便宜啊。吴清源兄弟三人,私塾在家背四书五经,背不出来打手心板儿,不去外面上新学堂。我们在吴清源的回忆录里看不清晰“五四”的影响,他们家当时就在北京。我们可以想象,父亲在衙门里上班,回来后会说:哎哟,这两天学生挺乱的。嗨,也就这两天,说过去就过去。接着就说别的了。那个东西在他的生活里,不算是主要的,吴清源是在这样的家庭里出来的。后来焦虑了,父亲死了,家败了,穷了,焦虑了,段祺瑞给钱,就去陪段祺瑞下棋吧,日本人给钱,就去日本下棋吧,结果杀得日本人大败,二十五年无敌手,棋圣。”。

 
以下摘自http://book.sina.com.cn/zhongdejingshen/2003-10-21/3/20999.shtml

吴清源,姓吴名泉字清源,今年88岁,1914年生于福建,同年移居北京。7岁那年,吴清源从留日的父亲那里学会了围棋,年仅13岁时,已隐然有中国顶尖高手之势。1928年,吴清源东渡日本继续学弈。

  1939年到1956年,被称为“吴清源时代”。二战初期,在日军铁蹄横扫中国和东亚大陆的同时,棋士吴清源在日本本土上孤军奋战,仅凭个人之力,在震古铄今、空前绝后的
十次十番棋中,战胜了全日本最顶尖的七位超级棋士,并把所有的对手打到降级,迫使败者改变交手身份以表示弱者不具备和强者公平竞争的能力——吴清源成为当之无愧的棋坛第一人,被誉为“昭和棋圣”。


Tuesday, August 29, 2006

毒蜘蛛

经过几天的资料搜寻,我至少80%地确信,我是被这种毒蜘蛛咬伤的。(这两天可把毒蜘蛛的知识给普及了一遍,连带其它毒物。昨晚睡觉跟各种毒虫作战了整整一晚上,现在还头昏脑胀。)

毒蜘蛛咬伤须知 世界上的蜘蛛千百种,若不小心,被蜘蛛咬伤是有可能,一般的蜘蛛咬伤多可不药而愈,但有些蜘蛛却比较毒,若不妥善处理,有时会有生命危险之虞。在此我们先介绍两种常见的毒蜘蛛,让读者知道如何作初步的处理: 1. 褐色蜘蛛(Brown recluse spider) 又叫隐士蜘蛛(Recluse spider)或提琴蜘蛛(Violin spider),因为它身体的形状像小提琴的琴身,它主要分布在美国南部的大草原区,它的近亲则在美国西南沙漠地区可见到。

褐色蜘蛛身体大小约1到5公分(公蜘蛛体积一般较母蜘蛛体积小很多) ,特征包括头上有6对眼睛,这与一般蜘蛛不同。当蜘蛛咬人时,通常当事人多感觉不到,褐色蜘蛛也是一样,当事人可能只会感觉到针稍微刺一下的疼痛或完全没感觉。约2个小时以后,被咬伤处会出现红色肿胀,同时中间出现蓝紫色的突起,患者开始感觉到疼痛,再过一段时间,中间突起处开始溃烂塌陷,形成如火山口的伤口;全身性的症状并不多见,但若产生时,患者会在咬伤后24-48小时内出现如发烧、冷颤、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有溶血,血小板降低,败血等病变发生。

褐色蜘蛛咬伤的治疗基本上是根据皮肤伤口的严重性而决定,以下是一般常用的分类法:

第一级咬伤:皮肤出现轻微的红肿,但没有溃烂的伤口。此时当事人只需将伤口消毒,冰敷,抬高受伤部位和休息即可;如果已有一段时间没有打破伤风疫苗(Tetanus),也应考虑追加注射。

第二级咬伤:皮肤伤口出现中度的红肿,四周也有一些水肿现象,过一段时间后,伤口中央有溃烂情形产生,但伤口小于一公分。此时患者除了作初步处理外,也要去看医生,由于伤口出现溃疡,最好服用抗生素来帮助治疗,对付褐色蜘蛛最常用的抗生素是Erythromycin(红霉素)或 Dapsone。但如果患者有蚕豆症(G-6-PD Deficiency) 的病史,则Dapsone是不能使用的。

第三级咬伤:皮肤伤口出现大块红肿,除了水肿外也可能有水泡产生,中央溃疡处也超过一公分以上,此时全身性感染的危险性也大幅提升。此时治疗的抗生素首选是Dapsone(50-200mg/day),另外在伤口久久无法愈合时也要考虑以外科手术将溃疡部分切除;如果患者出现全身性的症状,则医师可以考虑用类固醇(Prednisone)治疗。

我应该算是二级咬伤了。

昨天复诊,医生说抗生素起作用了,让我继续服用,继续观察。谈话通共不到五分钟,要花了$64大洋,人家最后还跟我说,要是去大的hospital的emergency room, 至少要花掉两千刀,不知道他是不是危言耸听。

Saturday, August 26, 2006

看了医生

到今天中午,我的拇指没有任何转好的迹象,为了以防毒发,只好到就近的医疗中心去看看。

大夫说得很是可怕,如果继续肿下去,我就必须立即进医院,一边说还一边比划着我那个红肿的地方,从指间一直比划到了手掌,再到手臂,我脑子里全是武侠小说中的中毒场景,突然觉得一股凉气顺着指头一点点向上蔓延,头也跟着眩晕起来。

医生开了药,嘱咐该手要休息,连车子都不要开了,可是想到下周二的考试,我就着急。

目前我的手又红又肿,吹弹欲破,还不断的发热,碰上去感觉更疼了。

就这一下就花了$96,还不算药钱,真是贵啊!

Friday, August 25, 2006

拇指肿得亮晶晶的

不知道被什么毒虫子给咬了指头,现在肿得亮晶晶的,昨天半夜还把我给疼醒了。

上网查了查被各种毒虫咬伤的临床表现,居然没有一个跟我一样的,nnd,到底是什么老毒物给下的毒?

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头晕、恶心、发烧的症状,估计中毒尚浅,只等自行愈合了。

一想起接下去的长途旅行,崇山峻岭,要是再碰上毒物可怎么办啊?

Thursday, August 24, 2006

我的观影记忆(六)--Somewhere in Time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虽说“澳发”投影厅的名字听起来像个暴发户,却是偶在大学里观看第一部影片的地方。

那是个三八节,隔壁学校的高中同学突然打来电话说,过节她们学院给女生发了投影厅的票,可一同去看。于是欣欣然前往。电影的名字很一般,《时光倒流七十年》,时光怎么可能倒流七十年呢?科幻片?可同学说是关于爱情的,那无非是穿越时空的爱恋了,大概是部惆怅的片子吧。

“Come back to me。”,应着这句话,Richard千辛万苦回到了七十年前的那天。1912年,在碧波荡漾的湖边,Richard遇见了女主人公Elise,“Is It You?”只是这一句,似曾相识的感觉扑面而来。纯净到极点的爱情,就在一见钟情间。

幸福的爱情各个相似。Elise烦躁不安地准备拍剧照,可是怎么都静不下心来,突然Richard悄悄经过,美丽的公主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只在一刻间就露出了恬静的微笑,铸就了那张经典的海报,也成为Rechard开始时光之旅的序曲,仿佛冥冥之中一切早已注定。我相信很多爱情也许就是这样妙不可言的。

相爱的时光永远是美好的,如果故事就这样消逝在1912年中,留给我们的会是多么温暖、甜美的色彩啊!然而,不幸的结局却各有各的不同。Richard无意间掏出的硬币,就那样旋转着,罩着晃乎的光晕落到地上,没有声音,只有那首哀婉的乐曲,一对如意鸳鸯就这样硬生生地分开了。我永远记得两人欲拉而不能的双手,看见Elise渐渐消失在镜头中那双绝望的眼睛,我明白,悲剧已注定,泪水滑落。。。

为了再见恋人,Elise苦苦等了七十年,将那只怀表送给他;为了见到照片中的女子,Rechard最后连生命都不要了,只管让自己沉浸在1912年。为什么世界上的事永远不会圆满呢?为什么造物要这样捉弄人呢?既然相遇又为什么要分开呢?我突然读出其中那难以承受的沉痛来,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也许只是一瞬间,却会永远烙印在心中,当吹开时间之尘后又将与我们遥相呼应起来,那么的刻骨铭心。

Richard后来仍想如法炮制,回到从前,可惜老天爷总是对有情人很吝啬,当医生来到他的房间里,看到的却是因为长久没有进食而早已死去的Richard。他的那双眼睛就这样睁着,仿佛看见Elise在前面微笑地等待著,跟他一起。

故事伤感地结束,惆怅的我久久不能恢复平静,那首《似曾相识》还在耳边若隐若现。

走出澳发,竟是漫天飞雪,大地早已白茫茫一片。谁能想到三月的武汉竟会下了如此大雪,我举着透明的小伞,一脚深一脚浅,回头一望,身后排了一长队看完电影的人,都借着我的伞挡雪呢。白茫茫一片大地上,就是这一排孤独的人在行走,大家都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走着,空气里凝固着整齐的脚步声。

我记得那是1996年的三月八日,距这部片子的出品时间已经整整16年。

后记:

很长一段日子后,我才知道影片的男主角就是演超人的Christopher Reeve,演员本人后来也残疾,却以坚忍不拔的毅志战胜病魔,成为了生活中的超人。而女主角Jane Seymour也曾出演过神秘的邦德女郎。

影片的主题音乐,是在偶小时候便能朗朗上口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此曲是俄罗斯作曲家拉赫马尼诺夫于1934年完成的一首钢琴与管弦乐作品,根据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第24首小提琴随想曲的主题而作,故称“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编号43。经过作曲家约翰.巴里(John Barry)的巧妙运用成为电影音乐世界中流传最广、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注:帕格尼尼,小提琴家,因为拉琴技艺高超,被誉为小提琴界的鬼才,至今无人能与其匹敌。)

写于2004.2.24

Wednesday, August 23, 2006

随便射了一张

在google里转的时候,发现building外的休闲区里,每张桌子上都摆着这样两个调味瓶,背后恰巧是绿色的植物墙,衬着鲜红的盖子,很生动的颜色,就赶紧打下来了。算是入P家的第一张作品吧。

(还给他起了个有趣的名字,可惜不知道怎么用文字表达,就写在相片的右下角了)

Tuesday, August 22, 2006

我要把脖子向右歪到落枕

昨天在DMV惨败,没有通过路考,气得回家的路上哭了个眼泪鼻涕横流。

要知道我昨天发挥得有多好啊,洋洋自得地开回DMV,满以为胜券在握,哪想到考官在原来扣掉的四分上又给我加了一分,合计扣掉19分,然后很优雅地跟我说,如果是18分,你就可以拿照了,回去练习,准备第二次考试吧。

我当时就愣了。坐在回来的车上仔细看了看分数单子,他竟然说我右拐没有看右边,换lane没有看右边,总之,因为没有看左右给我扣了12分,我当时眼泪就掉下来了,这不是冤枉人嘛,明明有一次,我看右边时他也把头回过去看右边,根本没看见我看右边,他怎么就这么打分呢!Paul说,这是他的问题,我们考下次好了。可我就是不高兴,nnd,难道要把脖子扭到落枕才算看了右边吗?再说我不看右边我敢随便拐吗?万一出来个行人怎么办?还说我启动太慢,nnd,俺们开的手动车也,换到三档不还得几秒的时间吗?何况还是新手,要是我开得都跟老油条似的,我得在加州的大马路上横冲直撞多久才能去考照啊?我觉得自己好冤好冤,白练了那么久。

想想自己在关键的考试上还从来没有fail的经历,这简直是打击我的自信心,而且还是这种方式。气得我快要告他种族歧视!

下次考试我准备右看时先说句“I am looking right, watch me!”看他还说不说我不右看。

今天心情平静了,我的驾驶技术的确还不到家,为了让自己不做马路杀手,考官严格点也是应该的,但是我其实不是很喜欢开车,关键是想弄个照,省得天天出门要揣着个护照,好麻烦的。

贴一张考前一天在DMV附近踩点时拍的照片,看我那天多高兴地憧憬着第二天的考试啊!

Monday, August 14, 2006

Movie List (45)-----Lock Stock and Two Smoking Barrels

两杆老烟枪

当了这个片子起码有一年多了,还是没看,倒是疯狂石头促我产生巨大兴趣,为了比较鉴别扫完了这部黑色片。

一边赞叹盖李齐的才华一边乐着宁浩的聪明,果然学得精髓。石头跟烟枪相似的地方很多,如果盖李齐算是大师,我们可以说宁浩是向他致敬,不过李齐同学还算不得大师级人物,尤其是娶了歌坛大姐大麦当娜后,让娇妻忽悠得找不到北,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才子一定要特立独行,且不可受人左右。这样宁浩同学免不了被别人嘲讽几句,不过嘲讽也分水平高下,那个某某权威的发言简直是让人笑破肚皮,连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老百姓的欣赏水平都达不到,他大概只能拍八大样板戏吧。

虽然石头像烟枪学了很多,宁浩把一个英国的黑色电影搬演成了中国的黑色电影,我要说的是他搬演得很成功。即使把两个片子放在一起比较,还是得承认,两位导演都不逊色,只是李齐同学应该算原创,价值更大些。

几个重要的相同点:

1。首先片名,李齐的同学的那部长点,但大家都译作两杆大烟枪,跟石头一样,都是物品,而且是珍宝。不过李齐玩得更出人意料点,这个东西的价值直到最后才显现,当价值最终揭示时,全篇达到高潮。宁浩玩得也不算弱,虽然打一开始大家都知道这个石头的珍贵,但直到最后,这颗珍贵的石头换来换去,始终是个假的,而拥有真石头的人却怎么也不知道自己拿的就是那颗真的。

2。两片都是多线索同时进行,环环相扣,互相牵制,戏剧性极强,也很有看头。

烟枪里有五伙人:a要烟枪的幕后大老板及其两个重要爪牙;b欠赌债的四个小混混;c两个傻杀手;d一个小黑帮;e种大麻的幕后老板。

石头里也有五伙人:a保护石头的临时保安队;b想要圈地的地产老板及其爪牙;c香港大盗;d内地三个小贼;e厂长的花花公子。

两厢比较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两部片子内在的结构是基本相似的。就连角色的设置上两片都整了两个傻乎乎的小喽罗来一博大家笑颜。枪片中是那两个傻瓜杀手,石头中是道哥手下的两个小贼。

3。镜头的运用。对切,慢镜,手法都及其相似。

4。音乐的运用。两片一看就很明了了,节奏紧张的摇滚乐,间错出现。我对英国摇滚乐不甚了解,不知道李齐同学都用了什么音乐,不过宁浩的俺是知道一点的。主体音乐不说了,那是专门为电影作的,里面的一些小乐章也把我乐死了。可乐这瓶水惹祸时,背景音乐是刘德华的忘情水;当道哥发现自己老婆跟人偷情放的也是忘情水;小贼逃跑时是变了调的四小天鹅曲;还时不时插上交响乐。宁浩还在电影中运用了不少中国音乐元素,琵琶、古筝、笛子、京剧等等,让片子洋溢出很浓的市井味。

现在正在当snatch,嘿嘿,有时间就再比较一次。







Sunday, August 13, 2006

另一种圈钱——最高权利下的红色本本

继《论三个代表》后,《江ze min文选》又问世,且销量势头劲猛,全国数十家大型骨干印刷厂将从11号起进行紧急加印。据估计,此次销量将是天文数字,江的稿费至少在1.44亿圆以上。数据来源于《论三个代表》的统计,当时该书每册标价12.00,发行按5000万册计(中共党员人手一册),稿酬按15%计,该次的稿费就达1.44亿圆,更何况今次的文选,从价格到发行量都不次于三个代表。

领导人出书,稿酬到底是多少,从来也没公开过,不过这书的发行量绝对有保障,不管是公家买,还是私人出,每个党员一册是要保证的,这样下来5000万册的发行量绝对没问题,再加上其他的入党积极分子了,民主党派了,还有一些在考研,考博路上奋战的学生们,究竟在国内能卖出多少册,就不得而之了,反正至少5000万的发行量是肯定的。

邓小平在位时1993年曾出版《邓小平文选》三卷,普及版定价合计为37.40,稿费按15%计算,发行量按咱们刚才说的最少的5000万册计算,这一次的稿酬收益就是2.6505亿,比个好莱坞大片的超高票房神话还要神话得多。截止至2001年5月底,毛泽东的稿酬已达1.3121亿元,多来自文化大革命那十年中毛选的发行。

不是说领导人不能出书,那么多名人还利用自己的明星效应找枪手代写自传啊,他传的,捞上一桶金,所区别的就是,名人还要付出些隐私代价,花些炒作心思,才能挣得点眼球,搞得不好还会起了官司,销得好坏,人家自己还是要承担风险的。但咱们国家领导人就不一样了,出的书那就是精神,这样的象党内文件的东西在中国,自上而下,都必须融会贯通,共产党员要学,积极分子要学,民主党派要学,在校学生要学,企事业单位要学,外资,私营的也还是要学,总之全民都得好好学。虽然及不上当年像毛选一样人手一份,但中国就是抗不住人多啊。

这也算是有中国特色的一项事业吧。只是不知道他们把挣了的这些钱都如何处置了,哦,老百姓当然无权过问,这是人家的稿费,人家有自主支配的权利,不过我们也从没听说过,某某领导捐出了自己稿费的百分之多少用于希望工程等等别的公益事业,也许人家做了好事不留名吧。只是这钱圈得太易。

最近国内双规的厉害,翻翻报纸,一下下揭出好多机构的会长了,董事了都是名门之后,不过好像再怎么规也没规到他们头上,也不知道他们都何德何能坐上现今的宝座。随便举几例,国家贸促会(这可是个超肥的部门)的会长是万里之子;李鹏的儿子姑娘目前都在中国电力部门任要职,李小鹏任中国上市公司“华能国际”董事长,该公司去年收益400亿元;李小琳则在香港上市的“中国电力”任副董事长;还有江ze min的儿子咱就不用说了吧。真是老子英雄儿好汉啊!

(nnd,把老子屏蔽了,只好换了个书写方式。这msn也受共产党控制?)

Saturday, August 12, 2006

换行头喽!



终于可以淘汰俺那小小的数码相机了。

本打算入N家的,可这老家伙就是不降价,且D50的镜头实在水得没法用,最终还是成了P家人,其实以前也是,那款拍着玩的就是P家的。在数码单反相机中,俺义无返顾地走入丐帮,希望哪天也能练就丐帮的好武艺。

Thursday, August 10, 2006

big surprise!

今早看到的新闻:“Greatest terrorist threat' since 9/11 blocked”,吓了一跳。这年头还有安生日子吗?

Monday, August 7, 2006

Movie List (44)-----The Descent

昨晚我亲自开车(不容易啊!赞一下)去影院看了这部英国去年的小成本制作恐怖片。

没想到在美热映,连星星都给到了四颗,本来准备看lady in the water的,后来还是选了这部。

观片直接后果:昨晚睡觉,半夜醒来,脑海里还在盘算着这些镜头,竟然吓得无法再睡。早上得出结论:那些怪物是以前留在洞里的人慢慢进化的,他们视觉退化是因为长期在黑暗中生活,这个功能已经不需要了。后来Paul 查到资料说,美国影院的这个版本被剪了,实际上,这些怪物只是Sarah脑海中的幻像,nnd,我一夜未免的所有成果就此报废。

你说人怪不怪,本来很害怕恐怖的东西,可是偏偏爱找些个恐怖片来刺激刺激,可是吓来吓去也没把我担子吓大点,失败!

很喜欢这个片子的美国版海报,若要讲讲,可是大有传承的哦。

Friday, August 4, 2006

翻云覆手,老子最大

近闻中国从八月一号起对业主持有未达五年的二手楼交易,强制征收交易个人所得税,税费高达20%。

八月一号之前,北京、上海、杭州多个大城市的房地产交易办证服务大厅频频爆棚,而与之相对的八月一号以后,则出现“零成交”的冰点。

中央政府的解释是:征收重税是防止房屋炒作,稳定楼市价格。

我们可以再分析一下:

第一,究竟是谁把楼市价格炒起来?

第二,这个法令是否真能起到调控楼价的作用?

对于第一个问题,简单的把房价飞涨归到那些“房虫”身上,未免太不负责。谁是这些“房虫”背后的支持者与推波助澜的人,谁心里最清楚,哪个房地产公司背后没有滔天的黑幕?

网上曾经流行一个段子,在此也zz一下,自娱自乐。


中国现代房屋情况改革史ZT


以前,有个地主有很多地,找了很多长工干活,地主给长工们盖了一批团结楼住着,一天,地主的谋士对地主说:东家,长工们这几年手上有点钱了,他们住你的房子,每月交租子,不划算,反正他们永远住下去,你干脆把房子卖给他们起个名堂叫做-----公房出售!

告诉他们房子永远归他们了,可以把他们这几年攒的钱收回来,地主说:不错,那租金怎么办?谋士说:照收不误,起个日本名儿,叫物业费!地主很快实行了,赚了好多钱,长工们那个高兴啊!   

过了几年,地主的村子发展成城镇了,有钱人越来越多,没地方住,谋士对地主说:东家,长工们这几年手上又有钱了,咱们给他们盖新房子,起个名堂叫做旧城改造,他们把手上的钱给我们,我们拆了房子盖新的,叫他们再买回去,可以多盖一些卖给别人,地主又实行了,这次,有些长工们不高兴了,地主的家丁派上用途了,长工们打掉牙只好往肚子里咽,地主又赚了好多钱。

又过了几年,地主的村子发展成大城市了,有钱人更多了,地主的土地更值钱了,谋士对地主说:东家,咱们把这些长工的房子拆了,在这个地方建别墅,拆出来的地盖好房子卖。给那些有钱的大款还能赚一笔,地主说:长工们不干怎么办?谋士说:咱给他们钱多点儿,起个名堂叫货币化安置,咱再到咱们的猪圈旁边建房子,起个名堂叫经济适用房,给他们修个马车道让他们到那边买房住,地主说:他们钱不够怎么办?谋士说:从咱家的钱庄借钱给他们,一年6分利,咱这钱还能生钱崽,又没风险,地主又实行了,长工们拿到钱,地主的经济适用房到现在才建了一间,长工们只好排队等房子,直到现在,还等着呢------ 于是,长工们开始闹事了,地主有点慌,忙问谋士怎么办?谋士说:赶紧通知长工们,房子要跌价了,别买了,租房住吧,正好把我们的猪圈租给他们,结果,这么多年后,长工们的钱全没了,还在租房住,直到永远。

政府的过度调控与干涉才是导致房价虚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第二个问题,加收个税真的能控制房价吗?


老百姓买二手房的原因还是因为他比新房要便宜,不然谁愿意买个旧的呢?


对二手房交易争高税,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1。这笔钱转嫁到了买房的人头上,使得二手房价格上涨。
2。因为二手房价格上涨,买房的人考虑与其这样,不如咬咬牙买新房,可能会导致新房价格继续升高。
3。无论二手或新房都买不起的人,会转向房屋租赁市场,导致房租上涨。

怎么看来看去都是老百姓遭殃,至少近期内遭殃,长远看是不是会收到好的效果也不一定,加收的这些房税究竟用到何处去也不得而知,中央政府的腐败已是人尽皆知,近一段时间的双规搞得热闹,从政治角度说,恐怕是政党中领导更替,派系斗争的结果,被归了的倒霉蛋,无非是撤了职,据说还将保留原干部水平的离休待遇,要是撞上毛泽东时代,不早毙了。说是为解决普通老百姓住房难的问题,政府兴建经济适用房,可是就在皇帝眼皮下的北京,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早就让老百姓寒了心,泄了气。照中国目前女士们出嫁的要求,小伙子最好出身富贵人家,不然为了新房,饿死自己不说,还要逼死爹妈,望房兴叹,苦日无边。

辛辛苦苦有了房的普通百姓成了“房奴”,每月要拿出收入的50%用来还贷, 而且一还就是30年,天天担心自己被公司炒鱿鱼,度日如履薄冰。

这几年的改革,套用网上另一句流传颇广,却一针见血的顺口溜就是“教育改革是要你二老的命,房屋改革是掏空你的腰包,医疗改革是要你慢性自杀!”
再来看看这个政策的出台,我不知道是经过了一个怎样的程序他就这么出来了,是经过听证会了吗?还是有什么立法机构投票通过了?怎么突然间说执行就执行了?果然是翻云覆手,老子最大。难怪中国投机倒把的人那么多,问问那些炒股的,有没有一个不钻研国家政策的,要是有了关于国家重大政策的内线消息,准的话,再有点闲钱,发上一笔并不难。市场规律是假,国家政策跟动向才是真。中国股市再过十年都不会正常。回头看看房市,跟股市何其像也!

中国的税收制度也极其不合理,什么都是一刀切,没有细则,不考虑众多的情况,法官最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因还没有这方面的相关法律”。

老百姓就悲吧!

Tuesday, August 1, 2006

银耳莲子红枣汤

好久没有写写吃的东东了,最近常常煲这个汤,拿来充充数。

是个中国人,大概都喝过银耳莲子红枣汤,尤其是女孩子,妈妈最喜欢煲这汤给自己女儿喝了,滋阴补血,养颜美容,难得的好东东。

这个汤简单得无需任何厨艺,听着名字,大脑都不用转一转就会做了。令人想不到的是,如此简单的烧法,发挥了原材料各自最好的特性,并使其互相补充,相得益彰,竟能得到又上口又滋补的好汤,实在难能可贵,与其它繁复烧法的菜肴相比,银耳莲子红枣汤有种反朴归真的美,照我说,是中国吃品中极具禅味的一样。

不仅做法简单,连颜色都娇人。大多数汤啊煲啊的,由于材料的缘故,难以呈现赏心悦目的色彩,比如咱们湖北人最喜欢的莲藕排骨汤,炖出来是略为偏红的熟肉色;冬瓜排骨汤,颜色清淡,非要在汤成后加些枸杞点缀才爽人眼目;至于乌鸡汤,黑糊糊的一片,更没有看相;新加坡的肉骨茶,也非要加些额外的香菜来映衬骨头的新鲜⋯⋯,这些汤味道虽好,在色泽方面都略显差了一些。

炖银耳莲子红枣汤则不同,银耳色泽清透,炖熟后晶莹透亮;莲子乳白,配上枣子的暗红,两厢映衬,倘若装在白沙锅中,那颜色漂亮得让你都舍不得挪开眼睛,天下间还有这么般配的色彩吗?

银耳、莲子、红枣是三份主材,中国人讲究养生食疗,这款汤也有很多变换了的熬法。如要补脾益气,则再增一味枸杞;如要润肺安神,则添些百合最妙;想增加香气,汤好后撒些桂花;如要清凉降火,则别忘了加上几克冰糖。

最简单的银耳莲子红枣汤就是扔进这些配料直接煮,如果你有新鲜的莲子跟百合,则可以隔水蒸之,色泽更加清澈漂亮。如果要放枸杞,在其锅前二十分钟再放,如果一开始就丢进去,最后的成汤就全染红了,不过自家饮用,倒也无妨。

银耳莲子红枣汤真是味品,色品俱佳的人间绝品。

Wednesday, July 26, 2006

我的观影记忆(五)——群“厅"争霸

除了令人头疼的考试跟恶心的让人反胃的课程作业以及时不时要去见见那些个久违了的所谓老师的人,大学的日子几乎都是美地冒泡的。没有了高中变态班主任的铁血统治,父母也山高水远,堕落的生活从此开始。


读了个令自己都瞧不上的大学,念了个连老师自己都搞不清楚的专业,我的大学跟胡闹也差不了多少,反正一个学期真正能坐在教师里听听专业老师讲课的时间掰着指头数得出来。这也难怪,我们的老师在外面各个开着公司忙着赚钱,哪有功夫来讲课呢?


不过大学的环境坡令我满意,以东、南、西、北四个门为界,向外辐射开来的就是全武汉市高校最NB的娱乐、餐饮积聚地,与地大、胡医相比,前者无疑是人间天堂,后者连十八层地狱都不如。对面的大学眼红了,说我们抢了他们的风水,象我们这么烂的大学都能跻身211百所大学之列,而他们只能忍气吞声地屈居第二,实在是老天瞎眼。


在众多的娱乐项目里,俺最喜欢的是投影厅,谁让高中那会俺没机会呢。四个门中除了西门要找乐子远点外,其它的几个门,随便出哪个都能找到像模像样的投影厅,大大小小有十几家之多。经过我海选、普选加PK后,基本上就剩下下面几家了。


学校南门外是我去的最多的地方,光大投影厅就有三家——康乐、新世界、新时代。“康乐”就在南门外的边边上,地理位置最具优势,名字听起来倒是像个健身中心,分上下两层,很简陋的条凳,效果一般,不过每日六点后就爆棚,往往是上层的人看着不爽,纷纷抖动双脚,下层就灰飞烟灭了。“新世界”和“新时代”距离主校区稍远,在南校区的大门外,面积具有绝对优势,两家挨着,仿佛是同胞兄弟,场子格局装修基本一致,全是两个大厅,一个小厅,座位也都是两人座(我们管这个叫情侣座),三面用高高的木板全围上了,做点小动作没人会发现。因为是有坡道下去的,所以不至于挡住后面人的视线。影片安排上也很类似,一个厅是用来放连续剧的,大都是日剧和港剧,另两个一个放稍老点的片子,以历届奥斯卡片子为主,第三个厅放新片。每天从中午开始,三厅同映,只要你能坚持住,可以看完这个厅的接着换到另一个厅,不另收票,而且每票只需3元,也就是说,你可以只花上三块钱看到六部片子,实惠得很那。音响效果还凑合,怎么都比对着电脑看爽。那时带着零食一坐就是六部片子的大有人在,我曾经也这样了几回,全拜日剧所赐,看完了,腿麻得连站都站不起来了。


学校东门也就是正大门也有好几家,最近的要属“澳发”了,听起来像个暴发户,只去过一回。再往前走是“大炮筒”,这名字更是滑稽得可以,很大很大的厅用来放投影,银幕却小得可怜,效果极差,简直是侮辱我们这些看电影的人,所以只被侮辱了一回就打住了。“大炮筒”旁就是武汉洪山区电影院,那时影票很贵,既然有那么多投影可看也没想到要去瞅瞅电影。除了放电影外,洪山影院有自己的投影厅,感觉是这一带条件最好的了,他有个听起来很武侠的名字——西宫。西宫里都是茶座,一人一把软椅,几个椅子间还有桌子,让人疑心这里是咖啡厅。西宫的效果超好,能听出声音的前后来,这个优势也体现在票价上,四块钱只能看一场,所以不是我们常去的地方。过了西宫,再往前是“大亨”,牛了牛气的名字,让人想起三十年代的上海滩的腥风血雨。“大亨”可不是投影厅,而是而是地地道道的电影院啊,票价四元,简直优惠到骨子里了,这里曾一度是我最钟爱的地方,我在这里完成了对好莱坞早期大片的原始积累。后来不知何故,这家影院居然被政府封掉了,据我所知,他从未放过什么不良影片。“大亨”的楼上则是个投影厅,想不起名字了,但却记得那个三伏天的中午,我们宿舍三个人曾冒着似火骄阳在这里看了一部让大家差点笑背过气的片片《亚飞与亚基》。那天中午本来没有一个人来看的,因为我们三个疯子的到来,放映员不得不按照节目单的安排极不情愿地放了这部片子,影毕还开玩笑地问:“你们三的专场,看得爽不爽?”。


除此之外,学校大礼堂每周末也会放点电影丰富一下大家苦闷的生活,我去过三次,三次都因为他临时换片让我大为光火。最后一次我实在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直接冲向放映厅找到学生会干部就大干了一仗,质问他们为什么不按照预告放片,他理亏气短,哀求我说,“你看大家一个劲地跺脚,要求换片,我们哪能不换呢?”我大怒,骂出了我一生中用过的最恶毒的词“SB”,从此再不去校礼堂。


读研期间我仍不遗余力地挖掘出更远一点的几个地方,“艺海”影厅,名字有品味多了吧,这个影厅我后面还会再提到;省图书馆的投影厅,这也是绝对值得一谈的地方。


这些“厅”们不管周末还是上课,天天有影,而且还提前印好一周的影片预告单发到各个宿。"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商人们就是有经营头脑,不搞恶性竞争,这个行业大家各谋其利,反正多的是学生。不像北京这里的服务,一派大爷作风,让你只能说:“习惯就好了。”这也是我不喜欢北方的原因之一,粗陋得很。当时的宣传单大体是这种格式,首先是影厅标题,然后是一张大表,按照星期排列出各个厅要放映的影片名字,其后是影片简短的介绍,最后通常是本周主推的几部影片的详细介绍,从内容到演员再到获得的奖项,不一而足,对我进行了最初的电影扫盲。只是不知道这宣传单是老板自己写的还是雇了学生写的,如果是老板,会不会也出个什么昆汀这样的人来。


每个影厅的宣传单颜色也不一样,“新**”二兄弟的是湖蓝色,康乐的是黑色,澳发是红色。我们那时最高兴的事就是拿着下周的各式宣传单,用红笔画出准备去看的影片,有时太多了,就只能权衡着选择最优方案,于是下周的娱乐项目基本搞定。当然你还可以去预约片子,老板们总会把客户的要求放在心上,一般在下周就会安排你需要的影片,让你再次体会他们春风般的热情服务,你说你忍心抛弃这样的商家吗?


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投影厅曾谋杀了我多少宝贵的学习时间啊!难怪俺一辈子想学好英语的伟大理想直到今日还无法实现。


上班两年后又再回去时,那些如此熟悉的影厅、娱乐场所都被肃清了,突然想起东邪西毒中的一句话来:“当你不能够再拥有,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虽然沉重了点,但我却真的十分十分怀念那段有投影的日子,所以趁着记忆还没散去的时候记下这些来。


写于2004.1.14

Monday, July 24, 2006

我的观影记忆(四)——夹缝中的观影

跌跌撞撞进了高中,我的观影回忆几乎是空白的。众所周知,要想挤过那跟独木桥,不做出点牺牲哪能行呢?

我就读的高中是省重点,大多数学生都住校,半封闭的军事化管理,有点摧残人性,即使想看点什么也必须等到周末回家的时候。从小俺妈就定了规矩,晚上八点中准时睡觉,周六可以想看多久看多久,不过节目必须经过她批准。那时的我已经对港台片耳熟能详,所有的明星无一不知,只差八卦了。

九十年代的港台片不过是些类型电影,警匪片,打打杀杀;惊悚片,不是僵尸就是撞鬼,弄得我晚上在自家上厕所都还要妈妈陪着,生怕从哪里会蹦出个僵尸来;星星也展露才华,那时却没想到他日后会如此星运亨通,正所谓十年磨一剑。

那时候离学校不远有个地方叫“大市场”,一些胆子壮的男生总是偷偷溜到那边打电子游戏或是玩桌球,据他们说那里还有录像厅呢。我那时大抵来说还是很守规矩的好学生,天天被班主任的淫威震慑,哪敢想这种偷跑出校敢胆大妄为的行动,每每看到有男生要去那边看录像,心里总是痒痒的。而所有从“大市场”回来的男生各个都像打了胜仗一般历兴奋不已,卜楞着脑袋,总爱在女生面前口沫横飞,添油加醋地炫耀个不停,外加讲讲看到的录象内容,可惜的是,一旦被班主任老师抓住,自然少不了一番斗智斗勇的过程,简直比电影还好看。

那时学校也组织过看电影来着,印象最深的是93年,应该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00周年的时候,当时全国正火爆地放着一部纪念毛主席诞辰100周年的记录片,有十几集的样子,这么重要的事件当然值得大家好好学习,于是学校也组织我们看过几次,是用电视放的。那时多高兴啊,虽然是记录片,可是离开令人窒息的作业,不用面对冷冰冰的黑板了,突然发觉毛主席是那么的可爱,只要不用写观后感,我会坚定不移地认定他老人家就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

记得是那年“五四”,那时我们已经不过“六一”儿童节了,转而接过“五四”青年前进的接力棒,在我们学校被称作做 “文艺周”,也就是要折腾一台晚会,娱乐老师也娱乐自己。文艺汇演完,有时会放电影,那次本来计划好放的片子因为拷贝有问题不能放映,全校学生在电影院里炸开了锅,突然听到二楼放映厅有人喊:“现在正好有《青蛇》,我看就换青蛇算了吧?”哇!我们简直高兴坏了,立马鼓起掌来,满心欢喜地等着大美女王姐姐上场,谁知,教务处主任大喝到:“这成何体统!不能放!”又是骚动,我记得当时教务处主任就站在离我不远的位置,我能看见她那张因为紧张、气愤而变得铁青进而有些失衡了的脸。在一阵骚动不安中,我们原以为会取消这次观影,后来还是放了,可惜换成了我上文提到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的记录片之一。《青蛇》果然如洪水猛兽,咱们的师长们将我们保护得比春天的花儿还娇贵。

记得学校还专门组织大家去看过一部电影——《新中国第一大案》,当时这部片子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党中央一声令下,各个单位必需接受教育,那个年代,连看电影都那么滑稽可笑。内容已经记不太清楚,但两个大贪官的名字,刘青山、张子善却深深地印在脑海里,想想他们当时也不过就贪了几万块,竟成了第一大案,要是与今天的这些个贪官污吏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那把他俩毙了,要按这个要求,今天该毙掉的贪官都能把护城河填满了,呵呵,时代不同了啊。

高中的日子像流水一样过去了,那时欠下的很多影债,没想到要到大学时才慢慢地还了。


写于2003.12.22

Sunday, July 23, 2006

这烤猪一样的日子

都说加州四季气候宜人,旅游资源丰富,想着这个夏季就这样舒坦坦过来了,很是心满意足。



天有不测风云,从前天开始,这里的气温就像窑炉的火,越烧越旺,到昨天已经达到华氏110度。加州好几个城市的气温破掉历史最高纪录,而且遥遥领先。Cupertino不临海,气温更是恶劣一些。有几个不幸的人没有没有盯住高温天气,先去见了上帝他老人家,也不知道有没有给他捎句话。



加州的住宅几乎都没有安装空调,好点的房子有不错的隔热层,差一点的连隔热层都没有,毕竟这里适宜的气候,空调跟隔热层都显得多此一举。太阳憋足了火力,罩住这个巨型烤箱,从顶部开始,让你逐渐变得焦黄。突然间的暴热让大家不知所措,又赶上大周末,炎炎烈日,难不成跑去公司上班?房东太太的女儿说,去市里的图书馆避避暑吧。兴冲冲奔了过去,老远就看见图书馆前的旱喷泉下都是戏水的小孩子。图书馆大门外坐了好多人,心中暗喊,不好!如果馆内不是人满为患,为何大家都坐到了外面来?进了图书馆,满眼的人,空调系统好像失了灵,哪有一丝凉呼气,转而上二楼,气温反倒高了更多,难怪二楼的人明显少了下来,看来图书馆是没法待了。下到一楼,看见六十多岁的老太太抱着不满一岁的小BB ,尿片还夹在屁股上;推着婴儿车的爸爸妈妈们聚在门口的位置乘凉,这个地方有个空调出口,公共图书馆已经成了市民们避暑的地方,我们能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没办法只好找个mall去溜达。



在转进mall的路口就猜到了,无论是同方向过来的车,还是正对着过来的车,都无一例外地朝着mall的方向拐,马上紧张起来,会不会连停车位都没有了?终于拐进来,诺大的室外停车场象刚开封的鸡蛋盒子,一个一个塞满了应有的位置,还好旁边有两栋三层楼的停车场,可惜门口都竖着 full的牌子, nnd,活人难道还会被尿憋死,与其在烈日下转着等车位不如到室内去碰碰运气。车开进去,希望渺茫,好在已经是下午四点钟的光景,有人结束了购物活动,所有在场内转着的车子开始斗智斗勇,看见一个拎着购物袋出来的人,立马跟上,这意味着一个车位已经胜券在握了。突然我们发现一个目标,一对夫妇拎着大包小包出现在视线里,赶紧象狗仔队一样,尾随其后,终于看见他们到了自己的趴车位,不好,正对面又出现一辆车,闪烁着头灯,nnd ,到手的肥肉能让你抢走吗?Pau已经打了转向灯,识趣的话就赶紧走吧。该车犹豫了一下,叹息着呜呜走了。得意地趴好车向mall里走去,一辆BMW怒气冲冲地顺着上坡彪去,我俩幸灾乐祸地笑笑,小子,上面是露天的,你且晒吧。



走进mall里,顿时赏心悦目起来。人啊,还是那末得多,买东西的倒是少数,大家心照不宣,避暑来着嘛。突然想起在武汉上学的日子,天气热起来的时候,就跑到附近的商场里,带上本书,坐上一天。而且还要干早,晚了一点,大厅里免费的休息座位就被附近的老爷爷老太太抢走了。可是,现在是在美国呀!走着走着,不觉大笑起来。美国又怎样?碰到这种情况,没事偷着凉吧。


晚上大家都避暑回来,聚在一起闲聊,房东太太说,下午跑遍了附近的电器城,想买个冷风机,哪想昨天就全部sold out了,更好笑的是,店子里凡是长得象空调,冷风机的东东前都围满了人,等仔细看看不过是个空气清洁机,你说让你那个郁闷啊!跟北京99年的夏天相仿,花了钱买空调,冷风机,谁知电力供应不上,照样咯屁,这部附近一个城市电力不负重载,玩完了,还听说有的商场的空调系统经不起考验,也over了。房东太太的女儿自以为聪明地选择去Santa Cruz海滩,却没料到车子堵在17号上下不来,去这里的人太多了!照她的说法,就算下不来,好歹车子里也有空调啊。她描述中的海滩就象咱中国的集贸市场,一排排搭满了阳伞跟帐篷,到处都是乘凉的人,密密喳喳,景象蔚为壮观。

这恼人的天气有望在本周四后稍有回落,也仅仅是稍有。我最担心的是,天气异常,不会又要大地震了吧,好歹也得等到我们走了以后在动乎啊。

上周日去三藩玩,特意走访了yellow page上介绍的华藏寺。这个号称美国正宗的佛教寺院,也是唯一拥有圣物之证明的寺院,招引着美国四方的虔诚之心前来礼拜求问。

我当然有看看在美国这个基督教主宰的国家里佛教寺院究竟是何模样。游完Golden Gate Park就兴冲冲赶到这里了。“华藏寺”的招牌横在一典型天主教教堂的十字花窗上,下面的券顶上也有一个。我不禁大惊,佛教西土东来,落根美国,竟是这般不伦不类,即使找不到地方,也用不着借着其它神的位置啊。

进了大殿,门口的居士操着台湾口音说:“里面有展览,欢迎参观。”我还想着今天真运气,居然碰到佛教文化展览。里面的展品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竟然全是绘画、雕刻、书法。一个居士也操着台湾口音跟我介绍,说这是他们义云高大法王的作品。一听大法王三个字,立马觉得好像什么邪教,那里是什么佛教啊。

管它呢,既然进来了,不参观一下岂不浪费。先看的他的砖上作品,解说讲他将画画在花岗岩的表面,这些画都是模拟自然肌理的,说什么他的画比自然还自然,叫超自然。我当时觉得甚是好笑,什么叫比自然还自然,我们了不起说句巧夺天工,人家都超自然了。这层还展出了他的雕刻,那为解说的居士说他雕得多么多么好,曾花大价钱招认复制,可是无人能担当此任。说句老实话,我真的不觉得这雕刻有什么好的,相反材料的选用加上灯光的映照,一个个小单元像恶心的长虫互相缠绕,不说他disgust就不错了。

楼下一层是他的油画、玻璃画、国画跟书法。油画的色彩的确很漂亮,但就我的经验,这个觉不是油画颜料可以表现的,说白了就是我们以前上学那会玩的肌理了效果。画的确是在油画布上,但没有任何笔触,我开始怀疑,后来想想他八成是用其它颜料做了肌理效果再通过机器转映到油画布上,然后再在最上层摸了一层胶,这是国内卖行画骗老百姓的惯用手法。nnd,要不是俺学过两天,还真容易被他蒙了呢!国画的确不错,不过都是表在玻璃框里的小画,无法鉴别真伪,大的画又挂得太高太远,还是无法鉴别,但当我看到那副济公像时就觉得有蹊跷,旁边的居士眉飞色舞地讲,什么这个济公一眼笑一眼哭,呵呵,我想起自己以前好像在哪里看到过这幅画,但是有记得不太确切了,不过此时疑心已是很重。书法倒是不错,但谁知道是不是别人伪造的呢?参观到此,居士说带我们参观圣物。一个莲花池,盖了个房子闷着,说莲花池的池水十四个彪形大汉都抬不动,而他们的两个什么波切(她们这么称呼,估计是一个等级的头衔)一搬就搬动了,两个波切还是女的;还有什么圣树降甘露;什么关帝显灵等等,越说越邪乎,我只是在琢磨那个莲花池是不是有什么机关。

我想试探一下这个居士到底对道佛教了解的深浅,就假惺惺地问她关于密宗,显宗的问题,她的解释也不详尽,跟我的水平差不多。我还不死心,又接着问天龙八部的问题,她竟然也只能说出个阿修罗,我怀疑是不是听了王菲的歌。

在里面咕叨了一个小时,觉得他们不是讲佛法,而是在诱骗,搞得像法轮功似的。回家search了一下,更是大吃一惊,你道这个义云高大法王是谁?竟是我国一直在通缉重大要犯,大家可搜索这个标题“ 临时画工义云高自诩密宗大师散邪说骗财逾亿”,如果在baidu里搜“义云高”,图片模式,下面列的没有其它的东西,全是这伙骗子的通缉照片。

这真是天大的笑话,这么大的骗子,居然在美国搞得如火如荼,一个寺庙里的小画工,临摹寺里的字画后据为己有,还自称是自己的大作。包装上市,号称大法王,还将自己的情妇包装成活佛转世,居然能欺上瞒下,骗取巨款,你说他胆有多大!这样的人至今仍逍遥法外,招摇撞骗,不知何时休已!这世界上最成功的骗子就是打着宗教头衔进行撞骗的人,搞得神秘兮兮,利用人的弱点跟有所求的欲望,将你牢牢抓住,骗了你你还不知道。

Tuesday, July 18, 2006

我的观影记忆(三)-----Videotape、TV series and super stars

“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随着睡狮一声喉,揭开了港台武侠争霸,一统天下的格局。记得开播的第一部片子就是霍元甲,伴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精彩的中国功夫使得这部片子成了当时厂子里职工每晚的必修课,虽是引进英国殖民下的香港连续剧,但漫溢着民族主义情节,倒是适应了主旋律的要求,使得一系列的类似连续剧,如其后的陈真、霍东阁等火爆内地。

那时的确觉得好看啊,不仅片子好看,连主题歌也那么动听。傍晚一吃完饭,大家就期待着连续剧的开始,人人都像上了毒瘾一样,生怕拉下一集。看着黄元申儒雅的身姿,真难想象他后来竟然出了家。这三部连续剧给我们这群孩子进行了最早的也是最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东亚病夫”似乎还很激励了我们一阵子,比历史老师干巴巴的说词不知道要强多少倍呢!

在一片爱国激情后,我们迎来了我认为迄今为止香港武侠连续剧的颠峰之作——射雕英雄传。记得当时此片播放时达到了万人空巷。我无法不提到这部连续剧,也许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关于香港武侠剧最完美的回忆。金大侠的这部武侠剧作已经被搬演过无数个版本,连央视都没放过,网上关于她的孰是孰非也是铺天盖地,似乎最后大有演变成生于七十年代和生于八十年代的两批人的大论战。我也看过几个版本,但始终对翁黄版情有独衷,不怕大家笑话,我已经完完整整看过五遍,连台词都会背了,可是一碰到重播,还是忍不住再看她。也许有人会说,因为先入为主的缘故你才会如此喜欢这个版本,其实央视版的很不错。我当然没有理由驳斥,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嘛,不过用我朋友的一句话来说“满脸横肉的李亚朋,痞气十足的周讯”,加上张纪中一贯的炒作恶习,真真是糟蹋了这部小说。其实回过头来再看《射雕》,不足之处也颇多,场景的确粗糙,外景也不够漂亮,成吉思汗的千军万马也似乎只用了春秋笔法一笔带过,让人觉得不慎过瘾。但我认为演员的表演,导演的功力已经完全掩盖了条件的缺憾,因为花里胡梢的东西少了,反而让人更专注于剧情的发展,人物的塑造上来,就好比看话剧,场景越是简单,对演员的要求就越高,因为可看的就是这么点东西了。当然这年头,大家都学得更好莱坞了,追求一个高成本,大制作,绚丽的视听效果,烧什么都没有烧钱过瘾啊,看看张艺谋就明白了。

在后来的无数次重看的经历中,我们一群哥们最热衷的就是不断挖掘这部连续剧的犄角旮旯,像淘金似的,每次意外的收获都让自己乐了很久。那几个名角自不必提,光是星爷客串的宋兵乙和那个才露脸就被梅姐姐抓死的倒霉鬼就足够我们不厌其烦地翻来覆去看上好几遍了;此外还有他的老搭档吴梦达,戏份比起星爷强多了;欧阳振华客串的归元庄的小喽啰,等等,太多了,里面很多演员日后都红了起来,于是这后来的看射雕,玩味与戏谑似乎更多些,但不管什么原因,她始终能吸引我,这也是难得了。射雕的歌曲作者是黄沾,当时自然不晓得,演唱是罗文、甄妮,已经红得发紫,可惜罗文人已故去,每每听到铁血丹心难免怀念起来,一部片子留给我们的回忆太多,之于我们就不仅仅只是一部片子而已。

哇!一口气居然讲了那么多射雕,好像要离题了。还是回忆一下那时的其他武侠片,也算是一种纪念。《萍踪侠影录》、《侠客行》、《天龙八步》、《少林与永春》、《连城决》、《琥珀青龙》、《侠女十三妹》、《绝代双娇》、《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鹿鼎记》、《楚留香》、《书剑恩愁录》、《笑傲江湖》、《杨家将》、《决战玄武门》、《魔域桃源》、《大地恩情》、《再向虎山行》、《太极张三丰》、《武侠帝女花》、《陆小凤》、《天涯明月刀》、《天蚕变》、《日月神剑》、《饮马江湖》、《蜀山奇侠》……,太多了,一时只能记起这么多了。

当然如果你的记忆还允许的话,还可以想起港片在上海滩上的一部部杰作,在香港警察剧集的精彩演绎,在张恨水等鸳鸯蝴蝶派作家笔下的人物春秋,以及反映香港市民生活等方面的大量影片,好像我整个童年和青年时代就是在这些片子的包裹下度过的。

蜂拥而上的香港连续剧造就了成批的super stars,黄日华、周润发、翁美玲、梁朝伟、郑少秋、刘松仁、米雪、苗乔伟、曾华倩、赵雅芝、刘德华、曾江、万梓良、徐少强、温兆伦……,那时候不是很流行贴画吗?当然都是以美女俊男居多,我现在手里就还有一些。我们总爱把它贴在笔记本上,书上、文具盒里,桌子上,还曾经一度成为班主任重点打击的对象,我记得那时我的班主任总是深恶痛绝地称那些贴画为“美女头”。: )

当然除了香港火爆紧张的连续剧,琼瑶阿姨也带来了那甜腻腻的台湾爱情片,往往让我们看得是泪如雨下,无法自拔。于是乎我们追星的名单上又多了这几位:林青霞、秦汉、林凤娇、秦祥林、刘雪华……。

连续剧总是让人看得像傻子,没有电影、没有连续剧的晚上却多了无数的录像片。香港警匪、江湖仇杀总是那时候的主旋律,于是我们沉浸在一片血雨腥风中,感受兄弟豪情,恩怨纠葛,也就是在那时学会了最流行的一句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些片子太多了,戏谑有如《霹雳先锋》,捧红了星爷;悲壮有如《江湖情》,让我看到万梓良是如何演绎一个坏到骨子里的人;悲情有如《天若有情》三部,刘德华身着白色礼服,骑着摩托车飞奔的身影至今难忘;豪情有如《喋血双雄》,一兵一贼的真挚友情;功夫有如《唐山大兄》,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把中国功夫传扬海外的,立于好莱坞的中国人—— 李小龙;动作有如《奇迹》,成龙大哥也创造了很多奇迹;赌圣赌王,成了争相模仿的对象;鬼怪魔神营造了魑魅魍魉的世界……,脑海里还在不断浮现影片,既然已经写得不着边际,那干脆一乱到底吧。留在记忆中的还有《至尊无上》四部曲、《七匹狼》、《英雄本色》、《纵横四海》、《雷洛传》、《警察故事》、《咖喱辣椒》、《少林寺》、《红番区》、《倩女幽魂》、《赌神》、《九一(二)神雕》……,太多了,还有一串名字:张国荣、李修贤、成龙、洪金宝、李连杰、吕梁伟、梅艳芳、张漫玉、元彪、黄秋声、任达华、成奎安、秦沛、吴震宇、张敏、曾志伟、关礼杰、李赛凤……

而台湾录像片里印象最深刻的则是那部《欢颜》,片头是胡慧中弹着吉他,自然淳朴,唱着那首橄榄树,整个画面就是她那张唱歌的脸,单纯到了极至,却很温馨。后来知道词是三毛,曲是李泰祥,歌是齐豫,电影的情节已经淡去了,剩下的只有这首歌带给我的漂泊异乡的偶尔的忧伤,和胡慧中那张青春无忧的笑脸。

差点忘记了,虽然日本人最近猖狂依旧,品行恶劣,不过作为回忆的一部分,还是要补上这一段,那就是我们曾经在那个年代也痴迷过的日剧,当然那是山口百惠的时代,幸子、光夫这两个名字仍旧记忆犹新,一部《血疑》仿佛让我们大家也走入了那个多事的日本家庭;如果记得那首草帽歌的话,就不会忘记那个深沉、坚毅、俊朗的人——高仓健,《人证》、《追捕》紧张刺激;《阿信》,这个苦难坚强的日本女子在讲述完自己坎坷的一生后,也长久地留在我们心中。

还有《排球女将》,曾经让我那么地惊叹于小鹿纯子神秘莫测的“晴空霹雳”,当时我竟然天真地认为“晴空霹雳”, “流星赶月”是可以练成的,于是乎总是担心我们没有像样的招式对付日本球队,但郎平阿姨没有让每个中国人失望,却让我伤心无比,因为在观过很多次真正的排球比赛后,我终于知道电视里的都是假的,那种幻想破灭的失落与无奈让我那样难过了很久,一如我知道你不管拜多少名师,花多大气力苦练,也永远不会成为武侠片中那样的武侠高手。感谢这些给过我无限想象空间又让我不得不从中成熟的剧集。

除了日本电视连续剧,那时好像还有其他国度的不少好片子。《女奴》《诽谤》《卞卡》,一部比一部长,却精彩绝伦;《加里森敢死队》、《罗马警察》成了大人孩子的最爱;《神探亨特》中诙谐机智的亨特,漂亮泼辣的麦考尔简直是人间绝配,记得那时暑假的每天下午,厂里闭路电视都是放这部片子来打发我们这些小孩子,在看了无数次后,我终于忍无可忍地给电视台写了封信,要求停播此片,至此以后,我就再也没有看过亨特了,有时还挺想念的;还有《大西洋底来的人》,可惜我已经记不太清楚了。

我几乎写不下去了,回忆是杂乱无章,因为随性而写,并没有按诸如导演、类型什么的来分类,而且越回忆越发觉得东西多得涨满脑子,干脆就这样草草收尾吧。

写于2003.11.15

Saturday, July 15, 2006

我的观影记忆(二)-------一样的春秋冬夏

大概是我上三年级的光景,厂子里启动了一项重大工程,要盖一座真正的电影院,选址就在原来露天电影院的地方,所以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不能看电影了,也失去了曾经玩耍的乐土,不过大家都很高兴,因为新电影院是值得期待的,有了这样的电影院,大家就不用害怕下雨,刮风,天寒和蚊子咬了。日子一天天滑过,有些孩子耐不住性子,在电影院即将封顶的时候爬上房顶观看,其中一个失足落下去,要不是正好摔在一张椅子上,估计不死也得残了,结果命保住了却留下了后遗症。没想到新电影院就在这层阴影下拉开了帷幕。

终于有一天,我们被带去参观了新建的影院,这当然是厂里认为的头等大事,在当时花了近百万为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现在想来还很感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时体现得很充分啊!你们知道吗?当我迈进这个大空间是多麽激动嘛?第一次看见这么高的屋子,还是两层的,红红的幕布挂在明亮的舞台两侧,淡蓝色的墙壁做出层叠的造型,老师说是为了音响效果才做成这样的,墙上挂着音响,声音听起来棒极了。老师兴奋地说着,这里将来除了放电影,还会搞文艺表演,以后六一儿童节大家就在这里庆祝了。我闭着眼睛,想象着在这里看着电影,吃着冰激淋(那时冰砖已经淘汰出局,取而代之的是类似今天麦当劳里那种蛋筒冰激淋,当然味道肯定不如麦大叔的,也只是用塑料杯子装着的);在这样的台上跳着舞,唱着歌,简直眩晕了。

新电影院结束了看露天电影的时光,提高了物质享受的层次,票价当然也不会是两毛钱了,不过在当时还是可以接受的,只是频率大大降低了。其实不是中国人不看电影,实在是电影票相对于大众收入过高了,我一直不明白的是,为什么那么多电影院宁愿把票价拉得老高老高,让诺大的影厅里只坐着稀稀拉拉的几个人,也不愿意将票价降一降,让更多的人能走进影院。

还是回到我们的新电影院吧,记得老谋子的红高粱就是在这里看的,红红一片的高梁地里,我的奶奶坐着轿子走来,巩俐雪白的牙齿和红红的盖头,当时还是看不大懂,但我爷爷那泡尿却酿出了好酒把我逗乐了。还有一部印象深的,台湾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男主角是台湾版连续剧《鹿鼎记》中韦小宝的扮演者,不过仅仅在片头和片尾露了一小会脸。记得当时这部片子极其轰动,赚干了国人的眼泪,至少创造了我们厂影院有史以来最好的票房,我看的是最后一场,去之前,妈妈还为我准备了一条手绢,据看过的人说,一条都少了。那一场人可真多,连走道里都站满了人,大家全情投入,泪流满面,我当然也不例外,这么伟大的母爱能不让人感动吗?果然一条手绢不够用,我哭得连鼻涕都下来了。后来据说又导了一部《爸爸再爱我一次》,很遗憾我没有看过。

六一儿童节时,厂里会为我们免费放映一部电影,大都是革命片片,但都挺好看,像什么奇袭啊,我认为镜头、剪辑、剧本、表演在今天看来都是很成功的;还有地道战,地雷战,把战争拍得有幽默感些,不是比那些苦大仇深的要好看得多,人家法国人不也把纳粹统治下的虎口脱险拍得笑料百出吗?还忆起一部六一节放过的电影——孩子王,当时还不认识陈凯歌,只记得谢园傻傻的笑容,还有那篇学生作文,大致是,“我早上起床,刷牙,然后吃饭,然后背着书包上学,然后上课,然后。。。”课堂上有人笑出声,老师(谢园饰)却称赞他写得好。我心里琢磨着要是我们的语文老师能像谢园那样该有多好啊!我还可以写我在草地上玩,玩累了就躺下来睡一会,睡醒了就摘点野花编个草帽什么的,编完了可以捉两个蛐蛐逗逗,然后太阳落山,然后回家;或者我还可以写我来上学,上了一节又上一节,又上一节,又上一节,然后结束了早上的功课,下午接着上一节,再上一节,终于完了,我可以安心地玩游戏了;我还可以写……,哎哟,太多了,写什么都比写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手里面或是,我看了小说红岩,被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鼓舞,我一定要继承他们的遗志努力学习,为把我国建设成现代化强国而奋斗,或是,我要立志作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等等强些吧。

再后来,大家都买了黑白电视机,厂里又给装了闭路电视,港台片片如同龙卷风般狂扫大陆,远比电影院里的国产片片来得惊险刺激,还不用花钱,电影院好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至少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在这块的记忆是空白的。又有一段日子流行什么特轮电影,票价就更高了,很遗憾,我没能看过一部特轮影片。如今厂里的电影院还在,不过每次经过这里总有些物是人非的感伤,这里已经不再放任何电影了,只是每年春节团拜会,或是六一儿童节文艺会演时用用,再么就沦落到成为毛线展销会或是丝绸展销会的特卖场的地步,唉,怎一个“憾”字了得!

写于2003.11.6

Friday, July 14, 2006

我的观影记忆(一)幕天席地-----露天电影院

决定把以前的观影记忆写完,所以载上来,好让自己不会半途而废。

人一长大,便有了可资回忆的东西。看过jacky的《关于交大声像室的回忆》,也勾起我这些年对于观影的记忆,细细算来从开始看第一部电影到现在,年头也很久了。

记不清是小学几年级的事情了,厂子里盖起了露天电影院,很大的空间里,前面挂着白色的幕布,砌着长条的石凳,整整齐齐的。这场景对于生于七十年代的人来说并不陌生,那时还没有电视机,电影票好像只要两毛钱,看电影似乎成了厂里职工唯一的文化消遣,反正我记得我母亲就是超级大影迷,几乎场场不拉。

那时的电影院之于我,与其说是看电影的场所还不如说是尽情玩乐和满足胃口的 paradise。不知什么时候起,我记得露天电影院的旁边开了一家冰激淋店,最开始卖的是一种叫做冰砖的冷饮,黄黄的一块,不过就是加了奶粉和糖冻起来的冰块,要是放在今天孩子们的面前只怕连正眼也不会瞧一下,但对当时的我们,这种外表像肥皂一样的东西,简直具有无上的魔力,尤其是在夏天的傍晚,暮色将至,暑气仍在,能咬上那么几口,直爽到心头。冰砖的价格比电影票还要贵,所以不是想吃就可以吃的,那时还不存在什么贫富差距,家家境况都差不多,能吃到冰砖的孩子总是故意用嘴吮的簌簌响,引得别的孩子一片羡慕的眼光,这才是最得意的时候。我唯一能有机会向母亲提出买一块冰砖,就是在她带我去看电影的时候,母亲去看电影总是心情愉悦的,我会抓准这个时机提出要求,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令我失望,毕竟出来看电影是件高兴的事,也有碰到不遂人愿的时候,不过我也有绝招,那就是摆出泼皮无赖的架势,在电影即将开始前死赖在店门口不动弹,母亲因为急着入场只好买来哄我,于是,进场,在她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幕布的时候,我则专心致志地吮着那块千辛万苦才弄来的大冰块,不亦乐乎。也就在那个时候,我不知道错过了多少国产优秀影片。

露天电影院旁的冰激淋店在我的记忆中永久地留下了略带奶香的甜味,而电影院的石条板凳却给我的body打上了实实在在的印记。记得那时放学后的第一乐事就是跑到电影院去玩,影院的入口有个铁栏,我不知道怎么形容,有点像体育锻炼的双杠,因为今天各大影院都是金壁辉煌,让钱包不鼓的人多少有些望而却步,再也见不到那种老式的入口了。其实这个铁栏是用来检票的,看电影的人必须从一头进去,在另一头将票出示给查票员。因为它比普通的双杠要矮,所以很适合我们去玩,那时我们会学高年级的孩子在上面走杠,最爱玩的一种游戏叫“倒挂金钩”也有人叫它叫“金钩钓鱼”,就是把腿放在杠上,然后整个人倒过来,你可以静静地挂着,然后睁开双眼,看见的景色全变了,有时候倒着看东西有另外一种情趣,这个时候你听到的声音都是非比寻常的,现在想来,是不是因为倒着,血液都输送到大脑的缘故,反正我的很多有歪点子都是那时倒着想出来的。你还可以尽你所能摆出各种高难度姿势向周围的孩子挑战,如果你能独领风骚,很长一段日子里大家都会向你的动作不懈努力,在杠上炼了那么久,为我后来体育课的杠上运动课程着实打下坚实的基础,往往成为解救我体育分数脱贫的救命稻草。电影院的大场地也是不能浪费的,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我们哪有什么玩的东西啊,不像现在的孩子什么五花八门的玩具都有,还吵着要爸爸妈妈买这买那,我们那时能把一个只有条凳的空空的场地充分利用,而且玩得创意百出,不亦乐乎,甚至乐不思蜀的确不简单。通常场地是玩抓人游戏的最佳地点,大家规定只能在石凳上跑,那时我们还小,大概一次只能跨越一级石凳,跑着跑着容易眼花,一不小心就摔下去了,我自然是在劫难逃,一脚跨空,摔了个大口子,因为这事,电影院这个游戏乐园被母亲禁了很久,直到我后来信誓旦旦地胡诌了很多保证才又重新开放了我的玩耍权。多年后我看希区柯克的《爱德华大夫》,对里面的条纹依旧那么敏感,大抵是拜那些条凳所赐。

说了这么多都没讲到一部电影,简直太不应该了,不过那时毕竟小,玩还顾不过来呢,哪里想到要去欣赏电影啊?但还是会有些影片的片断留在记忆中的。像什么闪闪红星、地道战、地雷战、红岩、奇袭、追鱼等等,也算那时的精品了。记得还跟母亲一起看过《雷雨》,当时哪里懂什么乱伦之爱啊,就觉得四凤好漂亮,看到影片快结束时,突然也下起了雷雨,屏幕电闪雷鸣,现场也是雷声阵阵,狂风大作,不一会,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很多人都退场了,母亲还是不死心,又怕冻着我,找了影院后面小卖部的一角檐台将我放上去,正好可以遮住风雨,又继续看。此刻正好放到四凤触电身亡的场景,我第一次感到心痛,那么美丽的姐姐就这样死了,这大概是我生命中最早的一次感受到的对美的摧残的不可挽回的心痛吧。

还记得一部进场后就没看成的电影《画皮》,讲的是聊斋里的一个故事,一书生贪恋美色,最终被画皮鬼索心挖肠,后被其夫人以真情换回性命,应该是一个赞美妻子对丈夫深深爱恋,不惜牺牲自己的故事,虽是称赞情比金坚的,但因为沾有鬼怪难免会有骇人的镜头出现,我只记得当时入场没多久就被母亲蒙住了眼睛,从开始到结束都没看上几眼,只是听到旁边人们不时的惊叫声,这是一部完全听来的电影。

写到这里,母亲突然打来电话,我邀请她跟我一起回忆在露天电影院的那段时光。她说当时还看了很多好片子啊,《马路天使》、《早春二月》、《万家灯火》、《小街》、《知音》、《卖花姑娘》……,我轻轻地哼起了那只歌“天涯啊,海角,觅知音……”,母亲在那头愉快地笑了,我告诉她周星驰的大话西游里也有这只歌,不过是粤语的,词也改了,不在是那种恋爱中的小女孩甜蜜蜜地唱给自己听的话语,而是那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怀。

关于小时候的露天电影院能记起的就是这么多了,不知道你们看过《天堂影院》没有,我看这部片子时眼睛潮潮的,心也潮潮的,我觉得很真实很真实,就像我又回到了从前的那段无忧的只有电影的日子,而这是我永远也回不去了的时光。突然想起了郁冬的那首歌。。。





露天电影院


我家楼下的空地是一个电影院
在夏天的夜晚它不再出现
如今的孩子们已不懂得从前
那时候的人们陶醉过的世界
我长大时看着他们表演着爱情
当他们接吻的时候我感到伤心
在银幕的下面孩子们做着游戏
在电影的里面有人为她哭泣


城市里再没有露天的电影院
我再也看不到银幕的反面
你是不是还在做那时的游戏
看着电影的时候已看不见星星

写于 2003.11.1

Wednesday, July 12, 2006

摘自《八十年代访谈录》阿城:一九四九年后,整个知识结构改变了。你想,连字都变了,变成简体字。文字的变化,事关重大。一代之后,阅读古籍成了特殊或者专门的技能,实际上被剥夺了阅读传统的权利。

阿城:一九四九年后,整个知识结构改变了。你想,连字都变了,变成简体字。文字的变化,事关重大。一代之后,阅读古籍成了特殊或者专门的技能,实际上被剥夺了阅读传统的权利。

阿城:王蒙说索拉的小说,说那是吃饱了撑的文学。我的看法,工、兵、商、学、士,士是知识分子,都是既得利益集团的,惟独农不是,他们什么都没有。我当知青我知道农民什么都没有,结果国家反而还采取以农业养工业、重工业、核工业的政策。农业税,也就是交公粮,相当重,一交公粮,就是标语:支援国家建设!这是非常残酷的积累,农民维持着非人的日子。“文革”时我父亲去乡下,沙河,离北京不远,房东还是复员军人,穷得只能和子女合盖一条军棉被过冬,我父亲目瞪口呆,走的时候把自己的被子留给房东了。“文革”的时候,延庆县,北京的远郊区,还有农民一家子睡沙子,白天撮出去晒,晚上撮回炕上,图个热乎气儿。

阿城:我的文化构成让我知道根是什么,我不要寻。韩少功有点像突然发现一个新东西。原来整个在共和国的单一构成里,突然发现其实是熟视无睹的东西。包括刚才说的谭盾,美术、诗歌,都有类似的现象。我知道这个根已经断了。在我看来,中国文化已经消失了半个世纪了,原因是产生并且保持中国文化的土壤已经被铲除了。中国文化的事情是中国农业中产阶级的事情,就是所谓的地主、富农、上中农,这些人有财力,就供自己的孩子念书,科举,中了就经济和政治大翻身。他们也可能紧紧巴巴的,但还是有余力。艺术啊文化啊什么的是奢侈的事情,不是阿Q那种人能够承担的。结果狂风暴雨式的土地改革是什么意思?就是扫清这种土壤,扫清了之后,怎么长庄稼?谁有能力产生并且继承中国文化?不可能了嘛。

 阿城:坑坑洼洼的。他跟穷人呼吸的是同样的恶劣空气。越有钱,越尴尬。人均收入一千美金的时候,再多就有危险。拉美就是人均收入达到五千的时候崩溃,比如阿根廷。在人均收入一千的时候你起码要开始着手社会的福利系统,或者由税收达成回馈社会,或者等等。没有做好这个的话,接着往前走,到五千的时候就…… 拉美就是按西方的理论做啊,中国现在不是宣布到一千了吗?弄的不好可能到三千就崩溃了。

阿城:商业化?我们根本没有商业。商业什么意思?起码得有健全的信用制度和健全的金融体系才有商业。没有这个根本不可能有商业,更别说化了,我们现在是抢,是夺。只是有些人抢得多,有些人抢得少,大部分人没能力抢。国有的抢成私有的,股市最后会崩盘的,我没钱炒股,可是看股民被抢也很惊心动魄啊。

 查建英:就是何清涟那本《现代化的陷阱》讲的,原来的国有资产转移到有权力有关系能够把它拿到手的人那里去了。(很不错的书)

  阿城:对。这怎么是商业呢?这不是商业。我要去看看你说的这本书。

阿城:对,是九十年代后期的一个集子,就是在《收获》上发过的那些文章。其实还是知识结构的问题,就是聊聊现在的常识水平是什么。我这么一说我都觉得很难听,等于说人没常识,等于骂人。我当然出于好心,意思是提高常识水平,你的知识结构必然要变。那本书东拉西扯的废话太多了,我不会写栏目文章,规定要多少字,只好东拉西扯,其实呢,是希望大家知识构成变一变。变了,伪的东西总归会抛弃一些吧。

阿城:还高兴,因为发现常识还在,比如说最基本的信用,比如助人。你知道在美国经常碰到有人来问:要帮忙吗?这个中国原来就有,“要搭把手不?”“不用,谢谢了,您忙您的”,到“文革”,尤其是到现在,没有了,以前有啊!这是最起码的教养啊!搞来搞去半个世纪了,我们还没到起点!还在向基准迈进。连这个都没到,咱们就什么都别提了。在美国我有一次深夜开车车坏了,停在路边自己修,一会儿有辆车开过又倒回来,下来个人问我要帮忙吗?我一看是个很瘦小的女人,就说谢谢不用,你一个人下车很危险啊!她居然对我的后半句没听懂!另外,我从小就被推到边缘,习惯了不在主流。八四年发了小说之后,公共生活围过来,感觉像做贼的被人撒网网住了,而且网越收越紧了。到了美国才知道,边缘是正常的啊!没人理你是正常的啊!大家都尊重对方的隐私,这是个常识啊!所以在外国我反而心里踏实了。

这是很超前的,因为中国自四九年后直到现在还没有形成中产社会。中产阶级是非常重视教育的,受过教育等于是一种私产。当代受过教育的结果之一,就是中产阶级有能力消费先锋艺术,这就是先锋艺术的市场由来。本来先锋艺术是颠覆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和趣味的。这是个悖论。张光直先生在他的《中国青铜时代》里直接提到过巫师用酒用麻致幻,我告诉他中国民间直到现在还是如此。我是认为,起码从彩陶的时候,纹样要在致幻的状态下才知道是什么,青铜时代同样如此。唯物论的讲法是,纹样是从自然当中观察再抽象出来的。我在美院的讲座里说:一直讲写实,讲具象,八十年代可以讲抽象,现在我讲幻象。三大“象”里,其实中国造型的源头在幻象。古人的纹样,在致幻的状态下,产生幻视、幻听,产生飞升感。这一方向很重要,它决定了原始宗教,也就是萨满教的天地原则,神和祖先在天上。(很多国家器物表面的纹样惊人的相似)

  阿城:很痛苦的事情。你只有赶上这个效率,甚至你超过这个效率,你才有成就感。它给你的就是恶性循环。

阿城:我想我起码不是一个“主义”者,事情一到主义,就封闭了。我喜欢丹青表达的那种可能性。其实西方东方都有建立系统的传统,只是西方力求一个完整的系统,比如马克思。可是,系统一完成,就意味着终结、死亡。为什么?可能性没了。你把这个世界解释完了以后,可能性没有了。这是你自找的呀。这些年他们在否定形而上了。形而上就是最大的系统。老子也讲形而上,但他不是那么肯定地描述,是恍兮忽兮。另外,由于焦虑,我们现在对时间的承受力越来越脆弱,急得就像火烧猴儿屁股:一万年太久!中国这才一百年,到五百年的时候,你再去看。

阿城:是啊。他们从一懂事就被告知是祖国的花朵,八九点钟的太阳,未来是他们的。有些人到了美国的反应很有趣:为什么这些好东西不是我的?!他们觉得所有的好的,就应该是我的。有趣,凭什么是你的啊!这是公有制熏出来的一种权力意识,一种共和国的文化构成。这种东西有普遍性。他们到那边去,产生那样的反应,我完全了解。一定是这样的。

陈丹青:还得算流水账。八十年代我在中国只待了两年:八○、八一年。八二年一月初就走了。那两年其实很平静,我就记得出国前到处喇叭播放那首歌:“属于你、属于我,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那几年国家的一系列事变对所有人发生影响,在我这儿,就是一,我画许多人在哭,当时绝对不允许的,但那是哭毛主席,所以全国美展接受了,据说那才是我的成名作;二,八年知青生活结束了,上学了;三,父亲的右派身份平反了,忽然,那几年右派和右派出身变成时髦,我记得到北京后见人,说起彼此家长是右派,好像是荣耀;四,“星星”、“无名”、“同代人”在野画会运动闹起来(后来的八五运动要过将近七年才发生)。五,西单民主墙,我记得一大早有人在食堂里宣布这件事,冬天,嘴里说话冒白气……我们每天骑车去西单看,有一天看见有个人居然举个牌子,说要当时的卡特总统接见他,他要和卡特谈谈人权问题。路人呆呆看他,有根绳子拦着他,不远站个警察。现在想想不可思议:全中国那时就这么一堵破墙角允许公开说话。

陈丹青:我发现内在的问题根本没变,那种权力关系根本没变,只是权力的形态和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各不一样。我说是个幻象,因为九十年代我接触的实际上是一批个体户,一批幸运的、提前塑造自己个人空间的艺术家。可是二○○○年回来一看,体制内的情形甚至比过去更糟糕:过去集体生活的保障和安全感消失了,自由、自主,更谈不上。所谓竞争机制进来了:西方的竞争是无情,中国式的竞争是卑鄙,是关于卑鄙的竞争。那些成功者的脸上都有另一种表情,关起门来才有的表情。他根本不跟你争论,他内心牢牢把握另一种真理,深刻的机会主义的真理。

还是整体人文水准的问题。我的师尊木心先生在八十年代初就写过中国文艺的病根,一是才华的贫困,一是品性的贫困。

你给我看哈维尔。我真羡慕。他固然了不起,但他周围前后一群人都是好汉,才华、品性,都过硬,经得起折腾,包括波兰工运的一帮书生……说起来他们的年龄、经历相当于我们的右派,等于储安平那批人,可是哈维尔他们成了正果,你瞧储安平什么下场?从捷克归入苏东集团一直到一九八九年,整整四五十年,他们的知识精英,人格基本上是贯穿的,它被压抑,但没有枯萎,没有扭曲。我们呢,六十年代老大学生,七十年代知青,到八十年代这批人,他妈的,你说说看,谁能和哈维尔之流平起平坐聊聊?人格不在一个水准上。你很难看到这五十年来哪个家伙能在个人身上一路贯穿他的信仰、热情,稳定地燃烧……

  我只能有保留地肯定七十年代出生的孩子。我不愿意说他们。他们是最自私的一代,最个人,他们也很茫然,但至少在目前的空间里,只要将来不出现大的灾难,我想看看他们会怎么样。

陈丹青:小崔是对的,我尊敬他的怀旧。但他和好莱坞的怀旧不一样。好莱坞每一届颁奖都怀旧,但前提是:咱好莱坞今天仍然牛逼,仍然有活力,新人辈出,然后大家坐到一起来怀旧。崔永元凭个人的绝望在怀旧,他看出我们今天不行了,于是他叫:看看那会儿吧,多牛逼啊!他抱着一种悔恨、抱怨的心理在怀旧。好莱坞和欧洲不是这样,他们回首自己的黄金时代,怀抱敬意,同时并未丧失自信。他们三四十年代是个高峰,六七十年代又是高峰,但他们觉得今天“we can still do something”,他们的电影新秀不像崔永元那样,崔永元怀旧是为了诅咒今天。(还没机会看)

陈丹青:对,直到今天,它是中国三四十年代左翼文艺的隔代延续。问题是左翼那种激进用在年轻一代身上,正好。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前卫艺术能起来得那么快,快得让西方人、台湾人都惊讶--前卫艺术实际上就是红卫兵文化。

 陈丹青:我很久以后才明白他们问我的那些话是什么意思。我在美国也老在办展什么的,但我不说这些。他们让我谈成功观,我说:中国人出国就已经失败了,谈什么成功。哪有美国人大批到中国去的?中国人从晚清到现在,好几代人出国,谈什么成功啊!我们能不失败,就是大成功啊。

田壮壮:一共五年。那次印象也特别不好,觉得部队特别奢侈。原来在基层当兵,到军后勤做机关干部的时候,发现差异太大了。当兵时吃的是小米和大米混合的那种“二米饭”,但在军后勤全部都吃罐头,满车的罐头。后来陈永贵来了,坐在那儿一棵一棵地抽着“大中华”,我负责拍照片。因此我对大寨一点好感都没有。(好像军队工资又大涨了一回,不知道得利最多的是什么人)

分之一》,但是我又特别喜欢他的《我的回忆》,特别喜欢那部电影。我更喜欢安东尼奥尼。我觉得,电影、摄影机进入人的大脑很难,表现人脑里那种意象性的东西是绘画的任务,电影更多的应该是表现看到的现象。 (我也喜欢《我的回忆》,费里尼拍片子奢侈得很大气,特有劲!)

田壮壮:他拍了《愚公移山》,十八集,是他筹的钱,拍星火燎原啊,大庆工人啊,赤脚医生啊,拍的非常多,都拍完了,准备发行了,中国“文化大革命”结束了。突然间,他才明白他拍到的所有都是假象,都是组织给他看的,他特别伤心。他就一直想拍反映中国政治的一部电影叫《风》。正好他来筹备这个片子的时候看了《猎场》,看了《盗马贼》,那个时候我们已经是非常好的朋友了,忘年交。(类似投奔怒海里越共的做法)

田壮壮:回过去说八十年代的东西,为什么那么渴望去想清楚一些东西,想闹明白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八十年代积存了很多很多问题,到了九十年代,这些东西慢慢在心里发酵;在化合过程当中,突然间就明白了。我记不住任何电影的内容和台词,但是有一句台词很打动我,就是《悲惨世界》里冉?阿让偷了神父的银器跑了,被警察抓回来,警察对神父说他拿了你的东西,神父说这是我送给他的,就把冉?阿让给放了。然后神父对冉?阿让说了一句话,说我们到这个世界上来,应该是给予。到现在我都觉得“给予”是我做人应该信奉的原则。我觉得,在一个基本的原则上,人生道路上,不能够放弃自己信奉和喜欢的东西。这个潜意识一直在心里。

 田壮壮:没有,一点也没有,在七十年代的时候要想钱,那都是很有犯罪感的。到八十年代,突然间……所以我就说,中国人很有意思,中国人实际上挺喜欢被管理的。

田壮壮:没有影响。比如说,吴老师这么大年纪了,出门活动后回去,我送他回到家门口,他永远都说劳驾,就是您受累了。我们这些小辈的人每次敲门,他一定到门口迎接,走的时候一定送到门口。他走路已经不是很利索了。他使用的是在日本永远能够感觉到的礼仪。我有时候觉得真是太闹不清日本这个国家,他能够去打那么多国家,打那么多仗。可是这么多年多少次去日本,我发现日本人连架都不吵!你没见过说街上怎么着了怎么着了,没有。而且任何人做错事情,都会主动道歉。比如说司机赶路,为了抢拍摄时间赶一个拍摄点,开快车,到了那儿,开门之前他先说对不起,我刚才开得快了,你们可能不太舒服,因为是要赶这个拍摄点,实在抱歉,今后我会注意的。从小事就见到一种态度。所以,日本社会有秩序,有稳定感,有很多东西。我觉得,就是因为战争的原因、历史的原因,从心里头不喜欢这个国家。但是对于每个接触到的日本人,自己会觉得:挺有本事的嘛。

刘索拉:拿我自己做例子吧:在国内的时候,大家都以为我是现代派作家,幸亏我自己没敢接这个茬儿,否则出国一看,我哪儿懂文学呀?那时我都没敢让美国的译者出版《你别无选择》,自己对自己也没把握。还有我那时以为摇滚乐是反叛,写了那么多摇滚乐,到了英国,电视台采访时问我:我们英国人都不玩儿摇滚乐了,因为它不过是娱乐音乐,你怎么还拿摇滚乐当文化?我们当时真可怜,应该大声疾呼:我是他妈的中国人! 别对我要求太苛刻!

刘索拉:我认识一位女高音歌唱家,她在八十年代时在国际上同时得了几项金牌,她的演唱非常出色。出国以后她很诚实的对我说,她面临着一个危机,就是:中国的音乐家都是为了得奖才练习音乐,所以特别能得奖,整天练的都是比赛项目。(中国教育也同样)

这一点你把中国人和印度人稍微对比一下,态度就不同。前些年有一回开奥运会,我在美国报上看到一篇印度人写的评论印象极深,金牌银牌他们一块没得,铜牌好像也只在冷门赛项里才有,而这篇评论呢,写得轻松俏皮,一路插科打诨,完全是一种黑色幽默!我觉得这是一种放弃游戏者的心态--至少我放弃这个体育游戏了,这方面我弱,我认了,我就去搞IT搞学术搞瑜伽就行了。相比之下,中国的民族复兴是全面出击,文艺、体育、贸易、制造……一个都不能少,而且功利心重,要立竿见影打翻身仗。所以赛事一开,从运动员到观众,举国上下像一张绷得紧紧的弓,人们的情绪随着场上输赢大起大落。这股憋足了劲走向世界让人(尤其是西方人)承认的倾向,应该说是从八十年代国门一打开就开始了,在精英当中更为突出。那时候大学生又少,七七级七八级才多少人能进去啊,进去就被当成精英。

查建英:其实是在一片贫瘠的土地上,挣扎出来的几根草。(文中出现两次)

刘索拉:八十年代激动人心的大名词现在都改成激动人心的钞票数码了。现在是在杂志的封面上会有激动人心的标题:如何年薪一千万!当年作家们讨论如何得诺贝尔奖,就弄得人们愤世嫉俗的,现在的人面临年薪一千万的挑战,除了抢银行还有什么别的招儿吗?让我想起来“亩产千斤”的时代来了。

刘索拉:对,包括普通人都有一种心态,觉得不是人物没法活。其实越不是人物越可以活得更好,因为你没负担,你可以特别高兴的享受普通生活中的一点儿小乐趣。现在大家都爱算计,得有多少钱,才能达到中产阶级标准;得有多少钱才能达到大款标准,越算越没有安全感,就是一种暴发户的不安全感,必须要达到公认的水准,否则不敢直腰似的。没有一个文化基础去面对现实,其实有点儿钱就行了,有点儿快乐就行了,有点儿基本的保障让人能干愿意干的事情就行了。

刘索拉:其实在天的面前,人人都是渺小的。甘于渺小是人会享受幸福的本质。咱们的教育弄得谁都不愿意把自己缩小了,生怕当小人物。八十年代的艺术家在中国得到了夸张式的成功之后,一出国就面临了特别实际的挑战--怎么过渺小幸福的自由日子?我回国来后看到现在一些国内的成功人和不成功人对生活的反应:有些成功人士不喜欢把事情往深了想,对不懂的事坚决保持无知,似乎新信息会威胁成功的安全感;而更多不成功的人却认为只有明星名人有钱人是活成功的,如果不是这种人,就诅咒世界。所有的问题在于大家不愿意把自己和人生缩小了享受。其实生活的所有乐趣就在于自己喜欢的那一点儿事情。生活的乐趣不是在于表面的成功和有钱,现在很多人都不会赞扬一般人的生活了,把一般人的生活看成失败和白活,这才真是白活了。

查建英:是啊,北京很多新建筑就像七色进口冰淇淋:欧陆风情、加州棕榈泉、温莎大道、后现代城……其实多元文化、异国情调都是好事美事,要不生活多单调啊,只可惜我们先革掉了自己这一元的文化传统,失了元气,还没来得及复苏,异国情调就从空而降,弄得有点喧宾夺主,我们自己倒没有根底。台湾的龙应台讲到过这个全球化浪潮中的文化问题,她问得有道理:是应该跟世界接轨,但你接上轨之后开进开出的列车里装的全是人家的货,那你自己在哪儿啊?

查建英:对,无论主流还是另类,应该有共存、互惠的心态。前一段在北大教改的争论当中,有位朋友向我解释“海归”与“土鳖”学者的利益冲突时,用了一个词,叫“卡位”,好像是从台湾传过来的。比如说工作只有十份,那么谁先把这十个占住,卡住位子,后来的人就难以竞争了,哪怕你的条件更好。在资源和空间有限而又缺少公平竞争的地方,容易发生“卡位”,它触发了人狭隘排他的本能和有我没你的心态。八十年代的社会主义色彩更浓,好像还不大有这种东西。

刘索拉:八十年代有互助的精神,因为那时候大家很单纯,一起要把事情做好,总是一起探索一些艺术上的创新,也为别人的成就感动。也许是因为那时候我们的世界还很小,谁也没往太远了看。等一出国,发现有那么多国际好处等着,这些好处象征着生存质量的巨大不同,国际基金、商业合同、艺术奖等等。对于音乐家来说,每一场音乐会都意味着下一场的合同,和今后的前途。于是你说的这种卡位的事儿就有了。比如在一个国际音乐节上只能有一位中国音乐家的时候,就会有中国音乐家在下面使绊儿了。经常会发现你介绍一位中国朋友进入某场合,最后你的中国朋友就把你给呛了。出国以后你能感觉到中国人喜欢卡位,特别有竞争心理。所以出国以后的中国人反而危险,比外国人会算计,互相争斗,互相使坏,还非常会利用外国人,非常会吹牛。这点上说,在海外的香港人和台湾人也许比大陆人要单纯。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从小地方到了大地方,可算松了口气,用不着计较了吧?我不太了解香港人和台湾人的状态。

  查建英:我有位做房地产的朋友去美国旅行,回来之后很感叹。他说在美国海滩上观察,常有人躺在那儿长时间的看书,特别厚的书,然后戴着墨镜躺那儿想半天,再接着看。另外,每个城市都有很多一边跑步锻炼一边戴着耳机听音乐的人。他发现这种情景在中国很少能看到,于是就归纳了一句:中国人在活着,美国人在生活。我觉得他这个归纳很有意思。这个区别就是说,同样在活,中国人老在急急忙忙的赶场,生怕错过,因为这个机会今天有,明天可能就没了,过了这站就没车了,也许又天下大乱了。在这种情况下,他工作起来很容易抱投机甚至赌博的心理,玩起来呢,又可能是一种昏天黑地及时行乐的放纵。这样的人没有深谋远虑,他有兴奋点、有快感,但没有境界。其实,在西方住长了,我们知道悠闲的调子在欧洲更容易看到,美国有很多工作狂,美国人生活的座右铭是 work hard, play hard--拼命工作,拼命玩,但无论工作还是玩,其中都注入着一种精神,我想这与他们长久的信仰有关。

 刘索拉:对,是,中国人经历了这么多的动荡,有一种心态是任何地方都没有的--随时可以让自己身在其外。因为我们经历了那么多失落,所以再怎么失落都不太要紧了。一方面大家都想过天堂的日子,但随时都可以马上享受地狱。前两天北京发大水,就是下大雨造成的,第二天,报纸上登的头版头条新闻就说,北京人为此太兴奋了。这种情绪要是在任何别的国家里,都是很悲伤的,房子淹了,财产没了,情绪混乱了等等,外国居民会说,这么大的雨怎么不掏沟?保险公司怎么赔偿?但是北京人说,我这辈子没有看过北京被淹成这样,下这么大的雨,我一点儿都不害怕,就是太兴奋了,觉得太好玩儿了。这真是典型的北京人心态,天塌了还得看热闹。

崔健:就是现状。这样的人很多都是走的这个过程:从自我恐吓,到自我阉割,再变成颓废,然后掌握了话语权,再去对别人实行压制……其实这些话都应该是年轻人说的话,我到这个岁数了还得说这话。比如报社记者拿红包的现象,本来你要给我工资我就不该拿红包,我拿了红包,等于挖你的墙角。我在报社工作,却在外头拿红包,这不等于是挖报社的墙角吗?这么简单的事情他们不说,给红包反而变成天经地义的事情,你不给红包你变成不识人间烟火了!崔健:经济上是弱势,但如果在文化上中国变成弱势的话,那是人类资源的浪费。现在都有中国人自己故意按照英文的语法说错话了。如果没有原创,就只有这种夹生饭了。还有就是,所有人都在卖,挖别人的价值来卖,殖民主义就是这样的,光卖,不创造。如果一个民族就满足于这么一个没有创造性的状态,那太可怜了。

北岛:我曾很深地卷入“文化革命”的派系冲突中,这恐怕和我上的学校有关。我在“文化革命”前一年考上北京四中,“文革”开始时我上高一。北京四中是一所高干子弟最集中的学校。我刚进校就感到气氛不对,那是“四清”运动后不久,正提倡阶级路线,校内不少干部子弟开始张狂,自以为高人一等。“文化革命”一开始,批判资产阶级教育路线的公开信就是四中的几个高干子弟写的,后来四中一度成为“联动”(“联合行动委员会”的简称,一个极端的老红卫兵组织)的大本营。我们也组织起来,和这些代表特权利益的高干子弟对着干。我记得王绍光的博士论文专门讨论所谓文革派系冲突背后的群众基础。记得当时那些联动的头头就扬言,二十年后见高低。现在他们中许多人果然进入商界政界,成为“栋梁”。除了阶级路线的压力外,由于我数理化不好,“文革”对我是一种解放——我再也不用上学了。那简直是一种狂喜,和革命的热情混在一起了。“虔诚的信仰期”其实是革命理想、青春骚动和对社会不公正的反抗的混合体。由于派系冲突越来越激烈,毛主席先后派军宣队、工宣队进驻学校控制局势。最后他老人家干脆把所有学生都送到乡下去,这一决定,最终改变了一代人——中国底层的现实远比任何宣传都有说服力。我们的迷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Friday, July 7, 2006

Movie list (39) 此情可待成追忆

此情可待成追忆(给朋友blog的处女评上写了这句话,让我想起了以前这篇旧文)

北京难得下起了小雨,在微谅的丝雨清风中我逃班赶到了小西天,为的是去体会一部名为“暖”的电影。未曾想到刚从现实的雨里走出便又入了江南的绵绵雨季,说起来这是部很诗意伤感的电影,只是描述了在北京工作的主人公井河回到阔别10的故乡,在曾经的恋人家中小坐一天的故事,不过影片在10年后的今天与10年前的往昔间交错剪辑,成就了一部细腻丰富,触动人心的往事。

没看前对这部片子一无所知,甚至都没时间google一下,也绝没有想到“暖”会是故事中女主角的名字,这么形而上。欣赏的全过程很平静,慢慢的进入戏中,竟也是泪流数次,眼睛都胀了,但我不愿意用“删情”来给她下个定义,因为我觉得影片其实很自然,是那种慢慢“暖”起来的情绪,就那么理所当然地流泪了。很吃惊的是影院里很多人却能不时的发出一阵阵低低的笑声,而且绝对是集体性的,我觉得很可悲,也终于明白,电影绝对不是对每种人都适合的,看电影是需要心灵的。

每个人的初恋都是美好的,哪怕是暗恋都洋溢着满心的喜悦,暖和井河也一样。暖是村里最漂亮的女孩,能歌善舞;井河是跟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井河暗恋暖,而暖却爱上了来村里演戏的小武生。剧团走了,小武生也离开了,留给暖一面小镜子和一句“我一定会回来接你”的话,从此杳无音讯,暖开始了漫长的等待。村里的哑子总是对暖搞些恶作剧,将苍耳扔向这个女孩,时不时吓她一下,其实回忆我们的少年时代,班里头发上苍耳被扔的最多的女生一定是最出色的那个。哑子也会给她送鸭蛋,甚至后来快乐着她的快乐,悲伤着她的悲伤。小武生让暖幻灭了第一次爱情,考上大学后的井河又给了暖另一次的期待。在一次秋千意外后,暖瘸了腿,昔日聪慧漂亮的女孩子注定要承受命运带给她的磨难。第二次的等待也如镜花水月,暖一辈子都没能离开这个小山村,去坐坐梦想中的火车,而是嫁给了哑子,有了一个六岁的女儿。

“什么是过得好,什么是过得不好?有饭吃,有房住,算不算好?”十年后面对井河的追问,暖的回答竟是如此平淡。不思量,自难忘,井河终究还是去暖家探望她,暖的生活让井河很难过,因为爱所以心疼;因为爱所以自责。哑子半傻不傻的,但起初对井河还是怀有敌意,毕竟两个人曾经是恋人啊。我以为哑巴的谨慎小心是怕井河把自己老婆带走了,可是影片的结尾让我再次感到他内心那么温暖的善良。在送别的村口,哑子费劲得比划着,用尽全力地发出阵阵低吟,暖推着他,打着他往回走,暖的小女儿流着眼泪说:“我爹叫你带我和我娘走。”井河对着孩子说:“等你长大了,叔一定接你到省城去念书。”井河走了,路边满眼的狗尾草飘飘摇摇的,井河说:“暖是幸运的。”

其实影片的情节很简单,只看了开头一刻钟,我就猜出了全部内容,故事当然重要,但对于我来说情绪也许更胜一筹,这种情绪在影片中慢慢孳生开来,让你欲罢不能。很喜欢影片的音乐,放字幕时专门看了一下,是三宝的作品。摄影也不错,一些空镜头的剪接非常用心。那个重要道具“秋千”在摄影师的镜头下别具风格,时而是金色秋意下的喜悦;时而是清冷晨雾中的孤独;时而是灿烂阳光下的激情飞舞,时而是半月星辉里的莫名忧伤,从黄调到蓝调的切换,每个角度都唯美。还有暖家那个水塘子,下雨的时候静静地听到干净的水滴声,一滴一滴,直沁到骨子里。古人云,“留得残荷听雨声”,这里大概也渲染了这样的气质吧。

一直想知道影片是在什么地方拍的,影片结束后,这是我唯一想问导演的问题。似乎是徽派建筑,又不能十分肯定,远观村落是青一色的白壁青瓦马头墙,可是近景里分明是石墙来着,有点迷惑,还有那个祠堂,让我想起了我的故乡。

记起了侯孝贤的《恋恋风尘》,也是一段初恋的回忆,侯导好像更质朴些,不过故事在男女主人公青春岁月的尾声便嘎然而止了,而《暖》却是十年后对往事的追忆,旧景重现,伊人远去,怀旧真的是很伤感的事情,可叹红颜薄命,不如相忘。

这是个很抒情的电影,当你读懂这个故事时,你真的会暖暖地流着眼泪。



(后记:从朋友(现在已经荣升为俺老公了)那里证实片子是在江西拍的,难怪是徽派建筑。(江西靠安徽的部分基本也是徽派建筑))

写于2004年秋

Wednesday, June 28, 2006

三藩印象(2)

沿Fisherman's wharf往往东,没多远就是Pier 39,这里里是著名的sea lion聚集地。我们到时,躺在甲板上悠闲得晒太阳的sea lions远没有以前多了,据说访问湾区的sea lion 多为男性公民,难怪各个膀大腰圆的。背后是三藩密密匝匝建在山上的房子,如果再来一次地震,不知道三藩的人民是不是足够坚强。



在这个码头里有著名的巧克力工厂,店子里各式各样的巧克力把人眼都搞花了,用巧克力做成什么样的都有,我拣了一支雪茄试了试,很有派头哦。店里的一个标牌贴着“The top 24 reasons why chocolate is better than sex”充分显示了美国式的幽默与机智,可惜前12条要see other side,我们看不见,大概是店老板太粗心了。

靠近马路的地方有街头艺人的表演,只要给个buck,他们很愿意跟你留个影。一个模拟八音盒的街头女艺人,穿着fancy的白裙子,摆着梦露的pose,露出迷人的微笑;有着极强乐感的黑人小兄弟,独自敲着皮鼓,一下子让人感到精气十足;还有类似中国双簧的表演,艺人悠悠的太空步,真是处处有风景。

一个梳成小贝头的小孩在追赶鸽子,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不知道今次世界杯小贝是何发型。三藩的鸽子一个个又胖又懒,即使你用脚踢它,都懒得摇摇翅膀,所以成为姗姗学步的孩子们最爱追逐的对象。伦敦市长最近说“伦敦的鸽子就像长着翅膀的老鼠,令人讨厌”,不知道西方国家是怎么培养出这么多胆大的鸽子来。


Tuesday, June 27, 2006

三藩印象(1)



对三藩最早的感性认识来于那首著名的If you’re going to San Francisco,充满爱的夏季,友善的人们,在发际插着花儿,浪漫似乎都无法形容。亲切友好和平的三藩人用最浪漫的方式阻止了一场血流,至今想来都倍感温暖。

因为这首歌的缘故,喜欢三藩这个译名反而胜过了旧金山,虽然后者更有历史渊源。在一个晴朗的周末,我们也驱车来到这个城市,看看她是否浪漫依旧,风情无限。

从来没见过还有一个城市仍旧保存着这样的交通工具——Cable Car。坐在上面,行驶于三藩大起大落的马路上,别有一番滋味。黑人司机劲力十足,摇着铃铛,拉着又粗有长的控制筏,时不时开点小玩笑。Cable Car走得很慢,很多游人更情愿站在车外掉着,两车交错,都会停一小会,两个司机热情地打着招呼,说两句笑话,让我觉得仿佛身在江南水乡,两只小船相遇,农人们亲切的问候。

渔人码头是三藩非去不可的地方,就像城市地标一样,还未走到码头,长长的海岸线已然深入眼中,竖着高高桅杆的帆船静静泊在岸边,而我最感兴趣的是,这么多的绳线究竟如何缠绕?一旁的小工厂,展示着手工造船的技艺,如果有足够多银子就可以成为一艘船的主人。



看见那个著名的圆形标牌,知道我们已经位于渔人码头了,人流如织,却不显匆忙,也许只有在这个城市才有心情去享受心安理得的慵懒与慢条斯理的悠闲。喝上一口盛在面包中的Clam Chowder浓汤,呷上几口大海蟹,便又找回在武汉吃大排挡的感觉。


回忆一下那首歌吧,
If you’re going to San Francisco
Be sure to wear some flowers in your hair
If you’re going to San Francisco
You’re gonna meet some gentle people there
For those who come to San Francisco
Summertime will be a love-in there
In the streets of San Francisco
Gentle people with flowers in their hair
All across the nation,
such a strange vibration
People in motion
There’s a whole generation,
with a new explanation
People in motion, people in motion
For those who come to San Francisco
Be sure to wear some flowers in your hair
If you come to San Francisco
Summertime will be a love-in there
If you come to San Francisco
Summertime will be a love-in t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