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26, 2006

movie list(52)The Weeping Meadow

The Weeping Meadow

(Theo Angelopoulos, Greece 2004)

这次 Whitney上放的是希腊导演Angelopoulos的新作,The Weeping Meadow。这学期去Whitney看电影比较少了,不过这部可是早早就勾上了。看完后,感觉就像拣了宝一样,要是没看就太可惜了。影片结束,影院中很多人还坐在凳上,一只等待片尾乐曲结束才起身,这种油然而生的对此片的尊敬,让我不得不佩服,大师就是大师。

故事并不复杂,一个逃亡的女孩,被希腊移民带回希腊,女孩长大后,他的继父欲娶其为妻,但女孩已经爱上了继父的儿子,于是在结婚当天与男孩私奔,从此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女孩的丈夫靠拉手风琴为生,曾与女孩有过一对私生的双胞胎儿子。丈夫后来为了自己的音乐理想只身去了美国,渴望有一天能把妻儿接回身边。妻子在希腊辛苦抚养着孩子。二战开始,妻子被逮捕,忍受天窗生涯的折磨,失去了丈夫,儿子的音训。多年后,释放的妻子找到的却是战争中分属敌对两方的儿子的尸体,与一封四年前丈夫写的信,(丈夫为了能见到妻儿,在美参军,希望能回到希腊,却死于太平洋战争),“⋯⋯梦见你弯下身体,伸手触碰这片湿漉漉的草地。抬起手时,几颗露珠,竟如泪光般地落下⋯⋯”,点出全题。

看这片时,有些细节导演处理手段之高明,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吴清源》,怎么田壮壮没学来呢,把个电影拍得稀里糊涂。我对希腊的历史了解甚少,可是看The Weeping Meadow,我就猜出希腊在二战后一定经历了内战,回来google了一下,果然如此。女主角在监狱中的生活没有拍,但从她出狱昏倒后,最里痛苦呢喃的话语,“I have no water. I have no soap. I have no paper to write to my sons. Are you English?⋯⋯ ”,我们对她忍受的恶劣条件,思念亲人,以及监狱不停更换不同部队的管制等这些情况,一下明了,简单的一个细节,传达了如此丰富的信息,而面对昏死过去的母亲,无人不动容。这样的手法,比拍她在监狱如何忍受非人的待遇,如何思念亲人,到达的效果要强之百倍。所以说,吴清源没拍好,是田壮壮功力不够。

该片的电影原声也相当出彩,在此不多说,Eleni Karaindrou在某种意义上也许真的是Angelopoulos的知音。下面的网站可以视听该片原声,不过每首都只能听一分半钟,如果喜欢,就请买碟吧。或者谁有,跟大家共享一下。

http://www.jazzecho.de/product.jsp?eanPrefix=06024&articleNo=9813327&mode=productDetails&details=true&name=The+Weeping+Meadow

Monday, October 23, 2006

Sunday, October 22, 2006

movie list(51)The Banquet

夜宴

冯小刚同学就这样跟莎士比亚做了一次爱,看得我们狂笑不已,完全没了悲剧气氛。

自打李安凭《卧虎藏龙》问鼎奥斯卡后,中国的这几个电影大腕纷纷上马拉弓功,大有不射个奖就不罢休的气势。张艺谋连上几个大制作,陈凯歌也毫不示弱,还要加上故弄玄虚,如今冯小刚也迷恋此术,为自己转型大造烟幕。可惜的是,人人都画虎不成反类犬,偷鸡不成反惹一身骚。

冯的野心更大,第一部大片就直冲莎士比亚而去,不过拍之前也应该好好看看黑泽明前辈的《蜘蛛巢城》跟《乱》,揣摩清楚了再搬个中国式的哈姆雷特也行,怎么就弄了个如此糟糕的东东出来,外国人看了不知作何感想,不过俺中国人看了,悲剧就成闹剧了。

此片中最不着边际的就是台词,张艺谋的十面埋伏已经让我们笑够了,冯小刚又出来凑热闹。还有那些刻意夸张的杀戮镜头,是想学李安武侠电影中的优雅吗?还是要让我们欣赏他的美感?怎么看怎么觉得好笑,冯导自己大概都不明白自己要表现什么吧?该紧张的紧张不起来,该放松的又没松了去,我看,他还是老老实实去拍贺岁片好了。

这个夜宴吃得真的不怎么样!

Friday, October 20, 2006

发两张旅途中的照片

摄与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彩虹:已经很多年没有看见过这么大的彩虹了。



人间仙境:





静谧:本来有白鹭飞过,可惜不在这个角度。

我的观影记忆(七)--毕业生 The Graduate

Are you going to Scarborough Fair
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

Remember me to one who lives there
She once was a true love of mine…….

我听英文歌起步很晚,入大学前嘴里会哼的就只有两首,happy birthday to you跟ten Little Idian Boyes,后者还是初中英文课本上必学的一首。一个偶然的机会,却让我疯狂的找寻那些八十年代的口水英文歌喽。

那是一次美好的邂逅,无意经过某个宿舍窗下,一阵轻柔的木吉它飘入耳里,带着一丝丝幽怨的潜吟清唱,反复吟咏的旋律,主歌副歌完美的糅合在一起,那么美妙的和声,让我驻足了许久。后来听有人提起这是一部电影的插曲,我就向往起来,什么样的电影才会有这样美丽的音乐呢?

终于有一天,“西宫”的节目单上排了这部影片《毕业生》,我欣喜若狂,拿着红笔早早打上了勾。有这样一首忧伤的民谣,我胡乱猜想着故事情节,八成是讲述很感伤的离情别绪的。那时侯的我实在是好那口,最喜欢的就是那种“为赋新词新词强说愁”的调调,好像很blue的样子,感觉上这部电影实在是对上了胃口。

那时毕业之于我还是遥遥无期的事情,我异想天开的认为这部电影可以让提前感受一下毕业的气氛。

节目单上赫然印着Dustin Hoffman的名字,就冲着这名字已经让我垂涎欲滴了。那是中学时在看《成长的烦恼》中留下的映像,玛姬在跟自己的孩子谈到自己意外见到Dustin Hoffman时,双眸立时双奕奕闪光,眼角爬满了陶醉的笑纹,可见玛姬对这位演员的钟爱有加。这个身高只有1.63米,小眼睛,大鼻子的人就这样留在我记忆里了。经过我的一番大肆渲染,再加上亲自对这首歌地悲情演绎,宿舍里的姐妹们对这部影片的热情空前高涨,接下来就是等待放映的日子了。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我们欢天喜地准备去看毕业生时,却遇见狂风暴雨。武汉是个多雨潮湿的城市,尤其到了夏天,暴雨经常不期而至,打乱生活。本以为这场雨会使观影活动受到影响,未曾料到,大家的意见却恰恰相反:《毕业生》就该这样的天气去看啊!大概我们对这部片子的共识都是一个关于离别忧伤的故事了。于是乎,六个女生,三把雨伞,顶风冒雨地出门了。

雨太猛了,风也太大了,伞被吹地翻过来好几次,踉踉跄跄地终于到达西宫影厅,精神可嘉。当我们浑身湿漉漉地走进大厅时,居然看见上届建筑学的师兄们已经安然坐在位置上,人数之多,差不多占了影厅的1/4,而他们每个人几乎在同一时刻,用同样诧异的眼光注视着我们六个女生,好像我们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一样,一时间倒是把我们先镇住了。有个师兄发话了:“你们几个,居然冒这么大的雨来看这部片子!”我们很不解,心里琢磨着,我们怎么就不能来看了?好在灯光很快暗下来,故事要开始了。

原来毕业生讲述了一个刚毕业却又对未来感到迷茫的大学生,经不住他家来客中的一位成熟女性的勾引,与她发生了暧昧关系,但同时他又爱上了这位太太的女儿。当事件暴露后,影片的矛盾冲突更加激烈。最后的结局当然是美好的,毕业生坦诚自己的过错,并向心爱的人表达爱意。在片子的结尾处,本恩冲进教堂“抢婚”的那场戏将全剧推向高潮。也成为后来很多电影竞相模仿的浪漫爱情的典型范式,简直都类型化了。但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简直浪漫得不行(武汉话:意思是很浪漫很浪漫,用上海话来讲就是,不要太浪漫)啊!甚至幻想着自己将来也会有这么一番遭遇才好。至于后来两人会不会像所有童话书的结尾那样“从此以后,王子跟公主过着幸福的生活”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看完后终于明白师兄们看我们的眼光了,想想还真尴尬啊。

查阅了有关这部影片的简短评论,称这部影片是使好莱坞电影从纯粹的“逃避现实”消遣品逐渐变成“反映现实”的艺术品中的一部重要作品。我对这些都不怎么感冒,只是钟爱片中的音乐和Dustin Hoffman的表演,多年后能萦绕我心头的还是那首如泣如诉的哀婉的歌曲,以及对这首歌无限地玩味与揣测。后来看见有人把她翻成了诗体格式,觉得甚好。


问尔所之,是否如适
蕙兰芫荽,郁郁香芷
彼方淑女,凭君寄辞
伊人曾在,与我相知

嘱彼佳人,备我衣缁
蕙兰芫荽,郁郁香芷
勿用针砧,无隙无疵
伊人何在,慰我相思

彼山之阴,深林荒址
冬寻毡毯,老雀燕子
雪覆四野,高山迟滞
眠而不觉,寒笳清嘶

嘱彼佳人,收我秋实
蕙兰芫荽,郁郁香芷
敛之集之,勿弃勿失
伊人犹在,唯我相誓

烽火印啸,浴血之师
将帅有令,勤王之事
争斗缘何,久忘其旨
痴而不觉,寒笳悲嘶

当然片中还有大家很熟悉的歌曲Sound Of Silence,以及Mrs. Robinson,也让我认识了Paul Simon,和Simon & Garfunkel乐队,现在回想起来,我对西方流行音乐产生兴趣大概最早是由这部片子开始,由Paul Simon领航的。以后找了很多这个乐队的歌曲,果然经典得了得。像什么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My Little Town等,都被许多电影电视引用过,至今传唱不衰。

注:关于这首歌
1966年底,又一张主要以西蒙在英国期间创作的歌曲为主的专辑出版了。专辑的名称《欧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是专辑主打歌《斯卡布罗集市/颂歌》(Scarborough Fair/ Canticle)中的一句歌词。此歌原是一首古老的英国民歌,其起源可一直追溯到中世纪。它曾被英国民歌之父麦考选进他编辑的一本介绍英国民歌的书中。后来英国民歌手马汀·卡西(Martin Carthy)在原歌的基础上加进了自己的再创造(尤其是里面那优美的吉它伴奏),把它变成了一首非常优美的爱情歌曲。西蒙在英国时从卡西那里学会了这首歌。他又再创造性地把自己写的一首反战歌曲《山坡上》(The Side Of A Hill)作为副歌和这首歌混在一起,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加芬克尔为副歌作了曲,成为歌中的“颂歌”部分。两人在录音时利用多轨技术把多个声部叠加在一起,使人声显得特别丰富。当年崔健在“七合板乐队”出版的一张专辑里曾翻唱过这首动听的歌曲(括号内是同时唱出的《颂歌》的歌词):

  斯卡布罗集市/颂歌

  你要去斯卡布罗集市吗?
  那里有醉人的香草和鲜花
  那香味让我想起一位住在那里的姑娘
  我曾经是那么地爱她

  请让她为我做一件麻布的衣裳
  (山坡上那片绿色的丛林中)
  欧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
  (顺着麻雀在雪地上留下的一行脚印)
  没有接缝也找不到针脚
  (在毯子下面找到一个山的孩子)
  那才是我心爱的姑娘
  (他睡得正香听不到山下进军的号角)

  请她为我找到一亩土地
  (山坡上落叶稀疏)
  欧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
  (汹涌的泪水冲洗着大地)
  座落在海水和海滩之间
  (一个士兵正在擦拭手中的枪)
  那才是我心爱的姑娘

  请她用皮做的镰刀收割庄稼
  (战斗激烈,红衣士兵冲向敌阵)
  欧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
  (将军命令士兵杀死敌人)
  再用石南草札成一堆
  (战争的目的早已被遗忘)
  那才是我心爱的姑娘

  你要去斯卡布罗集市吗?
  那里有醉人的香草和鲜花
  那香味让我想起一位住在那里的姑娘
  我曾经是那么地爱她

  对于歌曲的意义我曾见过许多种解释,以前在国内曾有人认为欧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这四种植物都具有很浓的香味,这种香味让歌者联想到了斯卡布罗集市,而歌中作者提出的那些要求其实是在考验那个姑娘的能力。崔健的那首翻唱就是这么认为的。而卡西则在他自己的版本中指出,这四种草药在英国传统中都和死亡有着某种的联系,它们都被认为是能抵抗死神的草药。联想到歌中演唱者要求心爱的姑娘做的那三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似乎是在暗示那位姑娘已经死去了,歌者正虔诚地祈祷,让死神把她还回来。

  最近有人经过研究,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解释。歌里的那个斯卡布罗集市其实是暗指那个姑娘毫无原由地离开了这位歌者,而歌者对姑娘提出的这些完全不可能实现的要求是在向她表明,爱情有时必须要求双方做出在常人看来不可能的事情才会持久。当一个人为了爱情去尝试明知不可能的事情,才最能表明他(她)对爱情的忠贞。而欧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这四种植物则在中世纪时的欧洲分别代表善良、力量、温柔和勇气,这也是歌者对姑娘的期望。不管当初歌者的动机是什么,此歌那独特的词句和优美的旋律使得她永远地和爱情联系在了一起。这首歌的出版曾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本来谁都有权翻唱一首属于民歌范畴的歌曲,可西蒙和加芬克尔的唱片内没有按惯例表明这是首改编歌曲,结果大多数听众都以为这是首西蒙的原创作品。其实西蒙根本没有必要这样做,他们两人出色的改编和演唱早已使这首歌成为西蒙和加芬克尔的标志性歌曲之一,别人想学也学不象了。
加丰克尔与保罗·西蒙组成的“西蒙和加丰克尔”乐队,在上世纪60 年代因主唱达斯廷·霍夫曼代表作《毕业生》插曲《寂静之声》和《毕业生》而走红,此后乐队解散达20 年,2003 年获得“格莱美终身成就奖”后,二人重组乐队,并举行巡演。

该片导演迈克.尼科尔斯(Mike Nichols) 今天(二月八日)获得美国电影导演协会终身成就奖。


写于二零零五年二月八日

Friday, October 13, 2006

movie list(49)Izabella

伊莎贝拉

伊莎貝拉是另一個常見的女性名字伊莉莎白的異體。它起源於希伯來語名字אֱלִישֶׁבַע,字面意思為「向上帝起誓」。摘自wikipedia.org。

影片的名字已经暗含了电影想要揭示的主题。

在加州就看了,一直没时间写,网上当的海报躺在桌面上好久了,今天翻出来,赶紧完工吧。

总的感觉还是不错的,音乐部分也很不错,要不然也拿不了柏林银熊。故事实在很简单,私生女在母亲去世后找到自己的父亲,而父亲此时也深陷困境,自身难保,两人之间的故事由此展开,一点点忧伤,一点点温暖,一点点浪漫,彭浩翔不愧有鬼才之称,如此简单的剧情可以演绎出丰富的内涵,细腻的变化,很文艺的感觉。

虽然这回的风格很不彭浩翔,但也有不少桥段流露出了“彭式幽默”:如碧欣赶走父亲几个情人的对话;酒吧小k要追碧欣的那些陶瓷;碧欣父亲上司(黄秋生)总挂在嘴边的葡国论调,在缓慢的节奏中,让人突然忍俊不禁。

梁洛施在片中的表现极好,很难想像这是个刚出道的小女孩能把人物演得如此活灵活现,以至于盖过了杜汶泽的表现,如果章子怡看了的话,应该会羞红脸吧。

片中最出彩的两段为摔啤酒瓶,跟碧欣在餐馆内唱梅艳芳的《梦伴》。

好处说了,不好的地方还是要提一提,就是关于这部电影的影像问题。应该说该片是部很不错的文艺片,比起张艺谋的那部反映父子关系的要强出很多,但是怎么看怎么都觉得影像都太王家卫了些,破旧的澳门老街,连墙上斑驳的色彩都让我忍不住想到《花样年华》;室内的墙壁刷上绿色,红色的椅子摆在客厅里,长沙发后的一展落地灯,与《花样年华》中的两个对称的台灯不同,这回是一高一矮,总让我觉得导演是在有意暗射两人的父女关系。总之,澎在这方面的处理太过模仿的痕迹,如果能够有所突破,则整体就会更好些。

Tuesday, October 10, 2006

movie list(48)women on the beach

晚上来看Hong Sang-soo的women on the beach的人显然比下午的那场要多多了,可见这位韩国导演在美国的知名度。

Hong Sang-soo的电影我只看过三部,上一次电影节的Tale of Cinema,跟前年的Woman is the Future of Man。说老实话,Paul喜欢他喜欢得不得了,我对他的片子简直是受不了,看他的片子我宁愿到朴赞郁的电影里血腥一把。

所以进场前我就跟几个朋友说,看他的电影需要极大的耐心,弄的其中的两位女士差点决定现场退票,去逛纽约大街。我们进场后迟迟不见他们三,我猜没准真的退票了。

每次影片播放前会有一个短片,这个短片让我们大家笑得前仰后合,短短的十分钟,剪辑十分老道、精准、利落。

而这次Hong Sang-soo的电影让我大吃了一惊。影片才开始,片中的导演接了个电话就把大家乐得前仰后合了。再接着往下看,有趣的事情一件接一件发生,似乎在情理之中,每次的结果又恰恰在情理之外,让人觉得真实得不得了又荒诞得可以,我突然想起一句话,“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等到灯光亮起,影片结束,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两个多小时,却是意犹未尽,只能报以热烈的掌声回应。那三位朋友走到我们这边来,我终于放心,他们没有错过,不然我可真是会不好意思到极点了。

Hong Sang-soo的电影总是讲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这部也不例外。
男人与女人——爱与被爱;

男人与男人(面对同一个喜欢的女人);
女人与女人(面对同一个喜欢的男人)。——后两个关系——嫉妒与占有

Paul同学还为这个电影提炼了Hong Sang-soo在电影中经常重复的主题——谎言与背叛。

仔细想想,人与人之间,经历最多,最微妙的也就是这几对关系了。

Hong Sang-soo同学通过一部生动有趣的影片将这些关系一一呈现在观众眼前,好像我们放大的生活,唯妙唯肖。

影片的对白实在是精彩,让你不得不佩服导演的睿智与创造力。

镜头语言这次也有了小小变化,当然仍少不了,一台摄影机架在桌侧边,两人对坐吃饭的定点镜头,这次还增加了zoom,比之前的几部变化要多不少,但个人风格仍旧明显。

(发现一个很奇怪的问题,问韩国人知不知道Hong Sang-soo同学,都知道,而且还有人告诉我说他在韩国很populpar,但不拍商业电影,所以挣不到钱。而我问很多认识的中国人,没有一个知道田壮壮的,我很纳闷,也很郁闷。

Sunday, October 8, 2006

movie list(47)The Go Master

吴清源

也是专为捧田壮壮的场去纽约电影节看此片,怎么说呢,不是很满意,尤其是跟后一个韩国片比起来,田壮壮显然弱了。

我对传记不是很了解,首先,传记书读得少,除了一本博格曼的《魔灯》耐心读完以外,充其量再加上一本《李叔同画传》,图多字少的那种,连从前宿舍女生强力推荐过无数次的《伟人周恩来》,我都没有那个心去看上几眼,干脆让她讲好了。至于传记电影,数数也没几步,《拿破伦》,很小的时候看过,印象模糊,就记得拿破伦是个小矮子;一直想看《莫扎特》,也找不到片源;看了采访关锦鹏关于《阮玲玉》的电视节目,也没看着阮玲玉;如果《焦裕禄》算是传记电影的话,那我倒是完完整整地看了这部。由此可见,我对传记电影不具备什么评判力,没有可资比较的东西,充其量就是胡诌几句罢了。

说说这部吴清源,说老实话,对田壮壮处理的开头还着实欣赏了一番,说不上什么道道,但很喜欢这个开头,吴清源本人说着“山上还有猴子”等等,他夫人的笑容,几乎全是特写镜头,随意但亲切,纪实感强。

张震出来了,知道这是年轻时的吴清源,据说吴年轻时很帅,跟张震也很像。但是影片至此开始就拍得越来越不知所云,虽然我们看到了吴清源一生颠沛流离的生活,但是整部电影结束,如果要我说从电影中看到吴清源的什么什么,我觉得只能是两个字——“挣扎”。如果说这是田壮壮要表达的东西,那我倒是很高兴,我好歹得其要领了,可是影片完毕后田壮壮的表述却跟我的体会有很大差别,要么是我太愚钝,要么是他真的拍得就不好。

影片中多处让人很 confused的地方,以至出现影片放映完毕,观众针对片中不明白的情节向导演提问的情况,最令我诧异的是,导演的解答竟与我的理解相差十万八千里,我想paul大概跟我的感觉差不多。paul说,没有看过这个人的传记,对吴清源不了解。但是我想问的问题是:是不是你在看传记电影前一定要对此人有所了解呢?如果答案是肯定,我想我就更不能评论这部电影了。

当然这部影片的摄影还是可圈可点的,有几处像极了中国的写意水墨画,不知道是不是日本真的是风景太优美的缘故。

还要说的几个问题:

1。影片中除了两三句中文外,其他全为日语对白;
2。整部影片给不了解中日文化的外国人一个概念就是——围棋是日本发明的;
3。有洋人问,你拍这部影片,你们中国人民会怎么想,会接受吗?田壮壮的回答是,“吴清源的自传《中的精神》在中国很畅销,连版五次。”。我觉得这个回答极不妥当。
4。田壮壮当天的着装实在是让我等不敢恭维。

田壮壮虽说想表现吴清源的超然物外,含蓄等等特点,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却在这部影片中看到他的野心,反而让我很失望。

备注:关于吴清源

阿城的说法,“阿城:所以,比如说,在壮壮拍的电影《吴清源》里,我在剧本里提供了我的想法,吴清源的家境就是这样。他父亲到日本学法律,回来在平政院做个科员。家里用着七八个人,典型的北京中产阶级一亩二分地的四合院儿,天棚鱼缸石榴树,肥狗白猫胖丫头,喜欢写字了,买一大堆帖来,好帖当时不便宜啊。又喜欢小说了,哗,去买小说,买很多,成箱的,也不便宜啊。吴清源兄弟三人,私塾在家背四书五经,背不出来打手心板儿,不去外面上新学堂。我们在吴清源的回忆录里看不清晰“五四”的影响,他们家当时就在北京。我们可以想象,父亲在衙门里上班,回来后会说:哎哟,这两天学生挺乱的。嗨,也就这两天,说过去就过去。接着就说别的了。那个东西在他的生活里,不算是主要的,吴清源是在这样的家庭里出来的。后来焦虑了,父亲死了,家败了,穷了,焦虑了,段祺瑞给钱,就去陪段祺瑞下棋吧,日本人给钱,就去日本下棋吧,结果杀得日本人大败,二十五年无敌手,棋圣。”。

 
以下摘自http://book.sina.com.cn/zhongdejingshen/2003-10-21/3/20999.shtml

吴清源,姓吴名泉字清源,今年88岁,1914年生于福建,同年移居北京。7岁那年,吴清源从留日的父亲那里学会了围棋,年仅13岁时,已隐然有中国顶尖高手之势。1928年,吴清源东渡日本继续学弈。

  1939年到1956年,被称为“吴清源时代”。二战初期,在日军铁蹄横扫中国和东亚大陆的同时,棋士吴清源在日本本土上孤军奋战,仅凭个人之力,在震古铄今、空前绝后的
十次十番棋中,战胜了全日本最顶尖的七位超级棋士,并把所有的对手打到降级,迫使败者改变交手身份以表示弱者不具备和强者公平竞争的能力——吴清源成为当之无愧的棋坛第一人,被誉为“昭和棋圣”。